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实施要点探究

2015-07-13 123 0


        一、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 
  (一)质量问题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事关重大,影响范围比较广且十分严重。由于地基承受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全部荷载,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极易引起地基失稳,出现局部破坏,甚至发生对建筑工程整体结构造成致命破坏的重大质量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由于地基质量问题的损失程度扩散很快,又往往是突发性的,不易被发现,因此更加剧了这种事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二)施工难度较大 
  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部分区域的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建规模迅速膨胀,受建设用地规模等制约因素的影响,许多地方不可避免的在一些不良地质场地上开发建筑项目。不良的地质条件具有大量的复杂的技术难题,对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增加了难度。 
  (三)施工质量问题的修复具有低可逆性 
  由于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通常是地下隐蔽工程,同时地基承受了整个上部建筑物的荷载,对其质量事故的处理,必然涉及到上部建筑结构,尤其是对建成交付使用的工程,地基承受了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再加上地基基础质量事故的连续性,所以对地基质量事故进行地下施工修复的操作困难性较大。 
  二、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准备措施的要点 
  (一)勘察工作的要点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项目场地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要详细掌握项目区域的地质与气候环境状况,并了解邻近建筑、地下工程和已有地下管线等情况。根据工程的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同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尤其是对具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应查阅我国其他地区相似地质条件下同类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以作参考。 
  (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选择的要点 
  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处理技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项目区域内地形及地质成因、地基成层状况、软弱土层厚度、不均匀性和分布范围、持力层位置及状况、地下水情况及地基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等因素。同时要还要考虑地基土质的类别、加固深度、上部结构要求、周围环境条件、材料来源、施工工期、施工队伍技术素质与施工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和经济指标。 
  此外,建筑项目的体型、结构受力体系、建筑材料的使用要求,负荷承载的大小、布局和深度,基底压力、天然地基承载力、稳定安全系数、变形容许值等也是影响地基处理技术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初步确定的各种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应分别从适用范围、加固原理、预期处理效果、施工方式、工期要求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对比分析,从而选出最佳的处理技术。对已选定的处理技术,必须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项目区域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三、几种常见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 
  (一)钻孔灌注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 
  钻孔灌注桩是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或钢管挤土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钻孔机的安装地基必须稳固,钻孔内应保持比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增加孔内静水压力,能防止坍孔。钻孔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来确定其稠度,应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在钻孔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成孔质量,首先要注意开孔质量,必须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压好护筒。在施工中要注意不断添加泥浆和抽渣,要随时检查成孔是否有偏斜现象。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对孔深、孔位、孔形、孔径等进行检查。在终孔检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进行孔底清理,避免隔时过长以致泥浆沉淀引起钻孔坍塌。清孔完毕后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要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不得中断,否则易出现断桩现象。 
  (二)强夯施工技术的特点 
  强夯技术能够通过较大的压力和冲力对地基产生很大的作用,实现加固地基得的目的,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施工前应对路基场地进行清理,必要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挖除。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的最小地基承载力、最小地基压缩模量,最小压实度进行现场试夯,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单击夯击能。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对于渗透性弱的细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应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强夯施工时要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按照以边缘夯向中央,以侧向另一侧的顺序原则进行施工。夯完一遍要及时用推土机平整场地,进行测量定位后再进行下一遍的夯击。夯击时必须严格要按照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作业,落锤应保持平衡,保证夯位准确,如果夯击坑内积水,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出。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淤泥质地基处理时,必须经过相关试验证明其运用强夯施工的有效性后方可使用。 
  (三)置换垫层施工技术的要点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无法承载建筑结构的软弱土体,可采取置换垫层施工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应采用压缩性较好、强度较大等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灰土、矿渣、粗砂、卵石等岩土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土层,并分层压实,形成稳固、符合施工标准的持力层。适用于软土埋深较浅、开挖方量不太大的基础施工。要注意设计要求,避免超欠挖以免造成经济损失。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控制用于替换软土的岩土材料的质量,不得含有腐蚀性成分。 
  (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前应注意清理桩位下的障碍物,必要时可对每个桩位用钎探了解。要加强对桩体质量的检验,发生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宜使用,在确保桩机和桩身中心线重合后再开始施工,同时要强化现场指导和监督力度。若项目区域地质比较复杂,应适当加密地质探孔并详细描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在初沉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如有可能应把桩拔出,清理完障碍物并回填素土后重新沉桩。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操作要求执行。预制桩在堆放和转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发现桩开裂超标时及时报废,不得使用。 
  总结: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整个房建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更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责任重大。因此,加强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实施要点的研究与总结,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是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 
  [2]佘伟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1 
  [3]黄炜《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