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十号”盾构机靓貌
2016年6月,她挪动着庞大的身躯,毅然“嫁”给了他——济南轨道交通R1线,在王府庄站施工区间完成始发,他们的“婚礼”世人瞩目。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她的19个姊妹陆续“嫁”给轨道交通R1线、R3线,其间,默默奉献一生,只为成就“丈夫”的辉煌!她们,就是由济南重工设计制造的盾构机,为济南实现轨交时代续写一个又一个神话!
不断前进的机器
盾构机,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盾构法(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的隧道掘进机。济南重工总工程师许京伟介绍,济南市内南高北低,南靠泰山余脉,北邻黄河冲击平原,地层中软土、沙卵石、灰岩交替分布,形成了复杂独特的地质水文条件。所以,他们都是为济南量身打造的复合盾构机。
2016年5月17日,山东省首台大直径地铁隧道盾构机“开拓一号”顺利完成组装调试验收下线,当年6月投入济南轨道交通R1线王府庄站施工区完成始发。于2017年11月顺利完成R1线2.9公里的施工任务,历经两次始发和接收,先后“零沉降”下穿新建联络线、京沪普铁、京台高速、京沪高铁四处一级施工风险源,各处最大沉降量远小于设计控制指标要求。它不仅攻克了R1线重大风险,还突破性地在地下40米进行小半径曲线、叠落段掘进等高难度“动作”。
截至2017年,济南重工共交付了24台盾构机,用于济南轨道交通R1线、R2线和R3线建设。目前,20台盾构机已经投入线下工作,6台已经圆满完成了掘进任务。
许京伟说,在全国范围来说,盾构机已经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就是得益于该机器在施工过程中,地面上不用大面积拆迁,不阻断交通,施工无噪音,地面不沉降,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高标准的精细作业
每台盾构机都为标准尺寸,总长为85米,刀盘直径达6.68米,重515吨。由刀盘、盾体、主驱动、管片拼装机、螺旋机、皮带机等10余个部分组成。
1月16日,在盾购机的生产车间内,每个巨大的刀盘屹立在现场,记者需要仰视才能看到全貌,也看到了每个零部件都是经过精雕细琢打(过后才放入。济南重工办公室主任于海波介绍,每一台盾构机造价约5000万元,制造工期6个月,仅刀盘就需要十余名电焊工连续一个多月才能焊接完成。设计施工期间,所有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周末,每天加班加点至晚上八九点才下班。
“我们在制造技术上也在不断更新,吸取外地的失败教训,改良自己的产品。为了责任到人,每道焊接缝都要焊上技工的名字,这样也提高了每位员工的责任意识!”
在盾构机下线工作时,于海波介绍:“基于其工作原理,盾构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所以一旦启动,每掘进一环都要计算清楚。一台85米长的盾构机需要十几个工作人员,负责机器的不同部分,确保机器每一部分运行正常。比如,机器的中间是动态轨道,负责将刀片挖掘下来的泥土及时运送到后方,不能堆在前面,要及时运送出去,否则泥土越堆越多,就容易造成塌方。这些精细化方面,我们公司都考虑到了,为济南轨交贡献一年多,目前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多元发展的未来
济南重工总经理卢庆亮表示,公司盾构机研发生产要把握好济南市全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大好机遇,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除轨交建设外,还要在公路隧道、铁路隧道、穿黄隧道、地下管廊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实现盾构机市场的新突破;二是除济南市场外,还要在周边城市以及省外市场实现新突破;三是要突破目前的技术局限性,实现盾构机的大型化、系列化生产。
济南重工拥有一支由上百名博士、硕士和本科学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近年与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院校进行了多项技术研发合作,以卢庆亮为领军人物的济南重工“济南市全断面隧道掘进技术与装备研发创新团队”入选了2017年泉城产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创新团队),与山东大学联合申报的“盾构机焊接机器人”也已获得山东省科技厅立项,成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过去的一年里,济南重工还荣获“济南市市长质量奖”、“济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卢庆亮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大规格泥水平衡盾构、硬岩TBM、地下管廊建设专用盾构、异型断面盾构等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隧道掘进装备,拟建立“山东省全断面隧道掘进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地下空间开发与应用研究院”,积极推动我省轨道交通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工作。按照济南市《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部署,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一历史机遇,力争在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领域内争取有所突破,架构产业联盟,加入产业集群,打造发展新亮点,把盾构机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共同抢占国内国际市场,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