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精细化”实施长江岸线修复工程 三国古城江堤重回“颜值高峰”

2019-02-27 225 0

  荆州市拥有 483 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在实施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中,该市注重细节、着眼未来,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让古城江堤重回“颜值高峰”

  重细节 强机制 三国古城江堤重回“颜值高峰”

  “每天七点钟开始,下午五点半结束,锹铲土,挖窝子,栽树…”在荆江大堤边上忙碌着的孙师傅一见到记者便赶忙介绍。

  孙师傅今年60岁,是荆州市荆州区学堂洲附近的村民。农历大年初八起,她就和村民忙乎着在荆江大堤边上种树了。

  放线、量距离、撒石灰、做记号,三组人分工明确,一亩多的空地不一会的功夫已经做好了栽树前的准备工作。据孙师傅介绍,正在栽种的树苗品种是中山杉。

  荆州市荆州区副区长 王厚强说,在荆州区长江岸堤边,从学堂洲围堤荆江大堤起点处的滨江公园,一直到引江济汉渠船闸进水渠总计将栽种1.3万株,目前已完成一半以上。

  “选择中山杉可以耐水,而且非常美观。我们要打造一条城市景观带,真正竖起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的新画卷。”王厚强如是说。

  在一旁的孙师傅补充到,自己有时候累了,就会抬头看看上头的荆州长江大桥。她想象着,在不久后坐车过江的时候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的画面。

  据了解,荆州区从去年初就开始实施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目前一期复垦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复绿工程已部分完工。该区还建立长江岸线长效管护机制,由区河长办负责管理,出台《荆州区长江岸线管理办法》,解决长江岸线管理属地不清、职责不明、监管不力等问题。

  勤钻研 观未来 江堤复绿美观经济“双丰收”

  如何让绿意盎然的江堤带来经济效应,是石首市在实施长江岸线复绿工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记者在石首长江沿岸的洲滩地走访看到,不少农民正在栽种杨树。石首市长江岸线较长,洲滩资源丰富,是较为理想的杨树种植区域。

  石首市杨树研究院副院长樊孝萍介绍,经过他们多年的研究和培育,现在种植的树苗都是“升级改良版”,而且均是纯“石首制造”

  “它主要是抗病、抗涝、抗旱,而且是速生的,比80年代的六九杨要长得快很多。”她告诉记者。

  在现场,记者还注意到杨树下的间隙地,绿油油的冬小麦长势喜人。村民们每植完一棵树,顺便查看树下小麦长势,满脸期待。石首市林业局总工程师 李新猛解释:杨树的生长周期一般要达到10年以上。套种小麦后就可以增加树林的整体效应,以短养长。

  石首市副市长 赵文魁告诉记者,今年,该市长江两岸规划造林面积超6万亩,且全部实现林粮套种。目前,已完成3万亩,其余绿化造林目标将在3月底前全部完工。

  根据荆州全市的规划,今明两年长江两岸造林面积将达到36.8万亩、森林质量提升15.5万亩,其中今年计划完成任务的50%以上。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