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承建上海北横通道全线通车

2024-08-06 567 0

8月2日晚10点,上海北横通道东段主线(热河路—双阳路)试通车,这意味着全长19.1公里的北横通道在历时十年建设之后,终于迎来了全线通车。

北横通道是上海中心城区北部东西向小客车专用通道,服务北部重点地区的中长距离交通,是“三横”北线的重要扩容和补充。北横通道西起北虹路,东至内江路,贯穿上海中心城区北部区域,全线途径6个行政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骨干路网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内首条城市核心区超大超长地下快速路。

在十年建设期中,隧道人破难题、克难关,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打造了地下盾构穿越的“百科全书”。十年间,北横通道十余次穿越轨道交通,下穿上百栋各类建筑(含百年历史保护建筑),多次上跨和穿越苏州河,以一次次“极限穿越”打破了多项全国纪录。

在隧道通车之际,全市各大主流媒体聚焦报道为蓝旗下的隧道建设者喝彩

西段:刷新记录,填补空白

打造地下盾构穿越的“百科全书”

北横通道西段隧道环境复杂,路径曲折。主体盾构“纵横号”直径15.56米,为上海历史上尺寸最大。施工期间,隧道人驾驭它大规模穿越房屋建筑、多次近距离下穿运营中轨道交通及苏州河防汛堤,并完成国内首次、世界少有的500米半径S型急转弯。

盾构推进中,“纵横号”在百年历史保护建筑——兆丰别墅群下“急转弯”式穿越,土体及构建筑物等各项参数表现良好,地层损失率仅为千分之二。“纵横号”盾构还与轨交7、11号线“擦肩而过”,地铁隧道的最大变形量仅为8毫米,创下世界隧道建设新纪录。

东段:老将出征,胜利收官

再创盾构工程领域多项世界纪录

2021年,在北横通道西段通车半年后,隧道人驾驭的“纵横号”盾构再度披挂上阵。东段Ⅷ标隧道全长2842米,隧道人驾驭超大盾构攻克了7.78米超浅覆土始发、国内首次不拆解井内平推过站、下穿运营中轨道交通等多项挑战,创下了多项“中国首次”和“世界**”。特别是在下穿轨道交通4号线过程中,隧道人一举攻克最小净距、最大坡度、最急曲线及最小角度的技术难关,顺利完成了区间隧道掘进目标,以实打实的工程业绩,证明了在地下工程领域的“绝对实力”。

施工过程中,隧道人还自主研发“电渗检测系统”,有效解决软土区开挖难题;开发深基坑无人监测系统,保障基坑开挖安全;首创的清水混凝土免装饰技术,实现了机电设备的明敷简装,引领低碳节能新风尚……

数字赋能项目建设

打造信息化、智能化重大工程样板

开创特大隧道数智创新先例

北横通道建设期间,特大型隧道尚无完整开展BIM设计与应用的先例。隧道股份率先将精细化设计和数字化交付的理念贯穿于北横通道项目的始终。

从前期融合地面与地下的三维数据,确保项目选址的最优化;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BIM技术,打好工程建设“辅助位”,让工程成本更优、影响更低、质量更好;再到后期,以北横通道建设期的数字成果为基石,深入探索开展数字化竣工交付,让建设更高效、运维更精细。

无人摊铺的“隧道首秀”

在北横的路面摊铺中,隧道股份率先应用了无人驾驶摊铺技术。通过智能沥青道路施工设备及成套技术,工人们无需待在驾驶室,只需发送指令,借助设备强大的后台计算能力,便能完成作业,实现路面铺装技术的“华丽蜕变”。

建设中,隧道股份还利用地基增强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通过智能设备上安装的大量传感器,充分收集分析施工过程中所采集的环境温度、路面温度、碾压速度等数据,实现对路面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控与预警处置。“智能化”摊铺在实现道路施工精细化管控的同时,也确保了道路摊铺的质量。

以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启智慧运维新篇章

在智慧运维方面,隧道股份将针对北横通道“距离长、车道窄、空间低”的特征,以全生命周期运营理念、以数字化运维技术,逐一击破难点痛点,打造智能、安全、绿色运行的STEC运维模式。

以人工智能替代传统巡检与监管,通过智能物联设备,搭建北横智能化态势感知体系,建立全生命周期管养平台,全面实现线上智慧化管理,同时增强隧道应急抢险能力;布设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隧道内空气环境质量,让超长隧道的通行环境更加绿色、安全、环保。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