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隧道股份五项科创成果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向“新”而行、赋能行业发展

2025-07-24 2149 0




近年来,隧道股份持续推动科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一批又一批新技术、新成果落地应用,赋能企业发展、服务城市建设。

今年上半年,隧道股份又有五项科技创新成果成功通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这些成果覆盖隧道管片智造、新材料、管道修复、智能建造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隧道股份以科技创新驱动行业进步的硬核实力。


从智造机器人,到管线微创术

从沥青新材料,到语言大模型

隧道人以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

赋能城市智慧高效建设



钢筋骨架焊接告别纯手工

管片钢筋骨架

自动焊接机器人SMW.V1.0

盾构隧道管片钢筋骨架结构复杂,通常依赖人工进行精细化装配和焊接成型。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研发的“管片钢筋骨架自动焊接机器人SMW.V1.0”系统,针对人工焊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痛点,创新构建两步法自动焊接工艺。该系统配备先进的3D结构光视觉识别技术,将焊接准确率提升至99%以上,焊接一个钢筋骨架平均仅需35分钟,效率成倍提升且装配容错率大幅降低。


该技术已在上海市域机场联络线工程成功应用,完成约10000环管片钢筋骨架的高效焊接,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均满足工程要求,并提高了管片整体精度和性能的一致性,使得管片高质量、高效生产成为可能,研究成果也将为盾构隧道建设标准化与智能化提供坚实基础。




让钢桥面铺装更便捷长寿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由于钢桥面挠度变形大、桥面光滑、导热系数高等原因,钢桥面铺装相比其它道路铺装更容易发生破坏,是道路铺装领域的难点。


隧道股份上海路桥研发成功开发针对钢桥面铺筑的复配型高掺量SBS浇注式改性沥青。该材料基于高温降黏、增强增韧等技术原理,通过对树脂材料、弹性体、改性剂与原料配比等进行调变,不仅具备良好抗荷载性能、优良防水性能、低温抗变形性能,还具备便捷施工的显著优势,可用于大跨径钢结构桥梁桥面铺装。新材料有效解决浇注式改性沥青混合料搅拌和施工难题,大幅提升钢桥面铺装服役性能和服役寿命,并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为工程施工“减负增效”

预钻孔根植桩技术

传统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难把控、混凝土用量大、泥浆排放难等问题与国家建筑工业化、双碳战略、绿色发展要求相悖。


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推广的“预钻孔根植桩技术”,成功攻克了大直径桩(0.8-1.2米)的设计施工难题,并精准控制施工对周边设施的影响,凸显了预制桩的高质量、低碳优势和非挤土施工优势。实际应用中成效显著:采用工厂化预制桩身,质量更稳定;排土量仅为钻孔灌注桩的30%,大幅度降低泥浆量;同等承载力下,混凝土用量减少一半,碳排放降低50%,施工效率提高4倍。该技术已在长三角地区市政、公路、市域铁路等多个项目应用,未来将替代更多传统桩基,为全国工程“减负增效”。



图片

为排水管网实施“微创手术”

地聚增强复合砂浆非开挖修复技术

过去,老旧管道维修通常需要封闭道路,进行开挖施工,不仅影响市民出行,还对周边商铺、社区造成干扰。而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引入,则彻底改变这一局面——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研发的“地聚增强复合砂浆非开挖修复技术”,聚焦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箱涵及检查井等基础设施的非开挖修复难题,通过智能喷涂设备,将地聚增强复合砂浆均匀喷涂在结构内壁,形成均匀且连续的内衬。喷涂内衬与原有结构形成叠合结构,犹如给管道、箱涵及检查井穿上“金钟罩”,能快速修复内壁裂缝与脱落,形成连续致密防护层,提升抗渗与承压能力,无需破路即可完成修复。


从清理、喷涂到固化,新技术可实现“即修即走”,大大缩短单次作业窗口时长。这一创新技术不仅使施工周期缩短约60%,且全程无噪音、无扬尘,可最大程度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其高强度、超强抗渗和耐腐蚀特性,更能让修复后的管道使用寿命延长至20年以上,真正实现了“修管道不扰民”。




施工方案“智”动生成

千语千寻大模型构建一体化平台

传统建筑施工作业迎来AI“智慧大脑”。隧道股份数字集团创新研发“千语千寻大模型构建一体化平台”,该项目依托开源Llama 3.1框架,以自研的LLM为基础,构建面向建筑施工组织领域的垂类大模型应用,提供高效、智能、可定制的施工技术方案生成系统。


平台高效整合行业知识资源,通过智能问答、方案生成、图纸自动生成等功能,为工程项目快速提供科学、合理、高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平台创新点突出,具备建筑行业知识库与算法双轮驱动、自适应学习、多模态数据处理、上下文感知、知识图谱构建等能力,并提供丰富的API接口便于扩展。该平台已获得软件著作权,正助力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知识共享。


以科技创赋能行业发展

让更多的科创成果

推动行业迭代、实现产业升级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