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进军混凝土行业确实“困难重重”

2013-11-12 191 0

               混凝土行业怎是一个“乱”字了得 

  目前国内的混凝土行业极不规范,各种投资模式都有,有建筑施工企业背景的,有水泥企业背景的,有房地产商背景的,有个人乃至地方势力背景的,大多是粗放式管理经营,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设计规范与环保要求,站点规模一般不大,装备布置各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短期经营与快速盈利的目的性极强,砂石骨料的料场多为面积不大的敞开式非封闭料场,土地多为租用,运输车辆如罐车、泵车等多为个人产权的挂靠车辆,总体来讲投资额不大,建设周期短,门槛不高,行业秩序也不规范。
 在一些城市周边,还有很多黑搅拌站的存在,这些搅拌站为了拿下工程,不顾产品质量好坏,而是一味压低价格。也有水泥企业在收购搅拌站前和地方政府达成协议,不能再在相关区域新批搅拌站,但是等收购完成没多久,新的搅拌站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拖欠款已成行业“毒瘤”
混凝土行业是个高垫资、低回款的行业,拖欠款问题十分严重,也一直是困扰混凝土企业的一大难题,大部分混凝土企业的应收账款每立方米混凝土140元以上,而应收账款状况比较好的企业,像华润、华新的混凝土每立方米也在90元左右,所有进入混凝土行业的企业都要面临应收账款的问题。甚至有的水泥企业收购搅拌站后也开始有了应收账款问题,自己的搅拌站欠自己水泥企业的帐款,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许多混凝土企业,表面上混凝土方量喜人、业务毛利率不低,但应收账款却很高,久而久之,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就会增大,有的应收账款还可能转换为死账呆账,有的地方与政府间的关系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应收账款的难易程度,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有的混凝土企业也想改变这种拖欠款问题,创新混凝土产品营销模式,但这是个行业普遍问题,靠一两个企业短时间内彻底改变行业痼疾也不太现实,因为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混凝土产品更“短腿”,质量控制风险大
混凝土是一个比水泥还“短腿”的产品,合理运输半径只有20~50公里,产业的区域化特征更加明显,而由于各地区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不一,所以,区域选择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混凝土企业的业务效益水平,一个区域开发完毕,一个工程完工后,区域内的混凝土企业价值也会逐渐下降与丧失,产品持续性较差。从质量控制方面看,商品混凝土与水泥质量控制不同,因此有种说法:说商品混混土企业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可以致命的问题,在产品交付时往往难以及时发现,试块检测也比商品混凝土交付晚28天,实体钻心检测往往会比交付拖延几个月的时间,质量控制风险大。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赔付金额巨大。
收购后的管理模式还不成熟
水泥企业大规模收购混凝土搅拌站后,多站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能对旗下多个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成了集团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很多混凝土集团都出现了问题:新搅拌站不能顺利达产、质量问题频出、应收款居高不下、收益偏低、管理失控、人才缺失。
  水泥企业在搅拌站的管理上精细化程度不够,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1、水泥人的并购惯性和思维惯性(通过并购提升集中度,通过协同提升价格),很少有人会去关注精细化管理。2、内部繁衍机制。忠诚比才干更重要,导致水泥人掌控混凝土板块,懂混凝土的人话语权不够重,不仅不帮忙,反而帮倒忙。3、干部的频繁调整。干部没有来得及学明白就被调走,新来的干部要重新搭班子、熟悉业务,学习成本太高。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