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舞台当做建筑 把建筑搬上舞台

2013-11-25 129 0

     “建筑是艺术节2013”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动。艺术节通过剧场表演、主题展览、研讨会、导赏等形式,与普罗大众共同探索艺术设计、建筑及城市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而荣念曾“舞台如建筑”展正式拉开了“建筑是艺术节”的序幕。

  在欧洲,从希腊、罗马开始,雕刻、绘画都是建筑的组成部分,所以,有人称“建筑为艺术之母”。这一切的艺术都是在建筑空间中展现,并且叠加、演绎或者创造出不同的空间美学。但行至信息时代的今天,到了全球数码化的时代,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又应该如何?或许,此次展览与艺术节将重新给我们一次思考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机会。

  荣念曾的舞台是“清水混凝土”,他的手稿像建筑图纸

  这是一个悬挂起来的舞台空间。这是一个被平行呈现的舞台形态。跨越了时间与空间。

  在香港文化中心一楼展厅,高高悬挂起来的“荣念曾舞台如建筑展”的字幅闯入视线内。字幅旁边是二十几个各式各样的手绘舞台,随着舞台的装饰、舞台的灯光、舞台道具各个元素的变化,组合出不同的舞台形态。即便是不懂舞台艺术的人亦能明显地感受到其中些许不同。

  此次的展览,展出了荣念曾1979年以来的创作手稿、与友人的亲笔书信、演出的珍藏照片等等。一直以来,观众只能看到台前的光鲜亮丽,台前的精心安排,而在这次的展览中,却能够一窥帷幕后面的心路历程。以历史为轴线,以重大事件为节点,荣念曾每一次戏剧的创作手稿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每一个创作手稿都由复杂的点、线、面构成,各种几何图形相互叠加交错。又或者是密密麻麻的表格上,写满了数字以及粗细各异的箭头。这些创作手稿确与建筑图纸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这些复杂的点线面表现的同样是空间——舞台。不过,建筑一旦生成,形态就固定了,而舞台不一样,舞台的生命在于活跃于其上的演员和故事。因此,从荣念曾的创作手稿中,除了可以看见舞台的布局之外,我们还能看到时间和人物的踪影。

  白色的纸上,黑色的线条、蓝色的字迹,精细地标出戏剧的时间脉络和演员方位,全是功能性的指示,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这一点正如荣念曾的舞台风格。

  “建筑是艺术节”策展人胡恩威认为,如果用一种建筑风格来阐释荣念曾的舞台,那就是简约。“荣念曾是简约主义者,他注重人与空间的关系,就像中国画里面的留白,让你可以对空间有更多的想象余地。”胡恩威说。

  舞台如建筑:通过创作舞台来探讨人物与空间的关系

  就像每个人做事都有其特点和习惯,戏剧导演也一样。有的导演侧重于戏剧的故事性,有的导演注重演员的选择,有的侧重服饰的华丽,而荣念曾则习惯从故事发生的场景开始切入。“通常舞台导演处理话剧的手法,其实是集中在演员身上的,但是荣念曾的方式是从空间开始,先从空间开始进行创作,人是在空间里面的,主角是空间,人是跟空间互动的。”胡恩威说。

  荣念曾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在探讨空间的命题,他在创作一开始的时候,就把空间里的全部元素仔细考量一遍,灯光、音响、演员布局等等,因此他在设计舞台的时候,就像在设计建筑物一样,充分考虑光线、格局,以及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

  事实上,荣式的空间美学绝不是为了展示建筑物,而是为了实现空间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筑是一个空间,舞台也是一个空间。我常说舞台分两个部分,舞台和舞台以外的地方。但是舞台有前台、后台、左台、右台。舞台以外的地方又可以分为进口的地方、观众停留的地方、坐下来的地方……这个空间的布局决定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了沟通要怎么进行。”荣念曾说。

  因此,荣式的舞台空间更多注重的是舞台的功能性,而不是追求华而不实的装饰效果。例如,荣念曾的实验剧《拍案惊奇》系列,打破既定空间概念,探索了演员、观众、空间的相互关系。《拍案惊奇》系列由《大梦》、《无边》、《坐井》三部剧组成,表演的空间与常态三面朝向观众的舞台迥然不同:舞台的四面由镜子包围起来,像一面枯井一样,平面低于观众。观众不是聚集在舞台面前,而是环绕着舞台而坐,欣赏剧目的时候,需要用俯瞰的姿态,像古罗马剧场一样。舞台里的演员,看不到观众,只能看见镜中的自己,看着一张桌子变成无数张桌子,一个自己变成无数个自己……通过一个新形态的舞台空间,改变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关系,观众不再只是一个消费者,而是一个观察者;演员不再只是一个戏子,更是一个要在舞台上与自己对话的艺术家。

  而在此次的“建筑是艺术节”上这些戏剧亦会上演,观众可以从荣念曾的手稿中直接走进“建筑”的成品之中。

  把建筑搬上舞台,通过舞台唤起对建筑文化的关注

  荣念曾把舞台当做建筑来创作,而对于另外一个人而言,他则把建筑搬上了舞台,在舞台上细说建筑。他就是胡恩威。

  胡恩威早年在学习昆曲的时候,觉得昆曲非常有趣,常常一个戏码唱半个小时,都是在唱庭院的设计,不说故事,也不说感情,只说这个花园如何如何的美。而受到这个启发,胡恩威创作了《紫禁城游记—公祭》,讲述了崇祯皇帝死后,魂魄回到了紫禁城,却恰巧遇上了建造紫禁城的苏州香山工匠蒯祥,蒯祥主动请缨,要带崇祯游一次紫禁城。于是,在蒯祥的带领下,二人边唱边游紫禁城,崇祯皇帝重新感受这座生活了一辈子的皇城,了解到了这座宫殿的设计意图,以及伤感与其即将分离的忧伤情怀。

  《紫禁城游记—公祭》用昆曲剧目,结合现代艺术形式,以建筑艺术为出发点和主旨,呈现紫禁城昔日的面貌,探索其中的建筑文化。胡恩威希望观众通过昆曲,能够了解并且欣赏这座沉淀了深厚历史和文化的建筑。“我们做‘建筑是艺术节’,没有太多强调情感,而是跟生活有关,跟艺术的概念有关。”胡恩威说道,他希望通过把建筑搬上舞台,唤起人们对建筑文化的关注,而不仅仅是一味地建楼买楼,跌进消费主义的陷阱里。

  探索舞台与建筑的关系,促使胡恩威创办了“建筑是艺术节”系列主题活动。而荣念曾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对空间进行实验,对于舞台建筑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因此胡恩威收集整理了荣念曾的创作手稿,把其创作背后的过程、采用的工具以及美学态度,分享给大家。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