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夫走了:遍布中国的“逸夫楼”使之永在

2014-01-09 291 0

 

据香港翡翠台早间新闻报道,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先生2014年1月7 日逝世,享年107岁。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邵逸夫的逝世,却惊动了神州大地,几乎让所有的中国人感到悲戚。为什么?就在于这位年逾百岁的老人有着与众不同的非凡“精神”,这精神让邵逸夫先生泽励后人,千古流芳。

邵逸夫生于中国浙江宁波镇海,原名邵仁楞,字逸夫,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邵行银。邵逸夫最初从电影中开启自己的“王国之路”。早在50年代,他带着战略思想和市场观念,建立培养明星制度,从而改进公司的工作,令60年代邵氏王国辉煌灿烂,影坛“霸业”维持长达二三十年之久。随后逐步转型,向电视王国迈进。

80年代出任TVB董事局主席后,邵逸夫随即将当时邵氏的明星及精英收归旗下,为TVB制作了许多高质素的作品,收视节节上升,也培养了无数电视明星。TVB牢牢占据香江“电视一哥”地位。1977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邵逸夫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第一人获“爵士”衔头。

在娱乐事业方面取得非凡成就的他,资产积累丰厚。邵逸夫个人名义资产超过100亿,包括持有邵氏股份74.58%、透过邵氏持有26%电视广播有限公司、2002年以6亿元向天映娱乐,出售760套邵氏电影影带、在美、加及欧洲等地,尚有大量私人资产等。难能可贵的是,邵逸夫将自己的资产做了很多慈善捐助,尤其是在捐资兴学、支持国家和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堪称社会的典范。

据报道,他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至2012年,105岁的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25年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13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如今上至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下到普通中小学,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

正是邵逸夫热衷慈善,捐赠教育的非凡贡献,得到中央高度肯定。2005年11月20日,他成为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中华慈善大会”首批“中华慈善奖”得奖者之一,2008年又获得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他的善心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善长捐款协助教育事业的推进,令支援教育善款的雪球越滚越大。如今,网友为他的离去点蜡烛默哀,表示“感谢你的逸夫楼”。可以说,邵逸夫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要精彩、更动人。

不少人称“娱乐之王”邵逸夫是个伟大的慈善家。他当然当之无愧,但笔者认为仅仅为大慈善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教育的重视与捐赠,称得上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为此,他曾多次表示,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他说,“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教育强,则中国强,见证了邵逸夫有着民族复兴的博大胸怀与强烈愿望。这,就是邵逸夫精神永存之所在。

责任编辑:吴越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