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筑师似乎“无所不能”了,跨界已经成为建筑师圈内流行的风潮,很多建筑师在很多展览中展示了他们包罗万象的作品——桌椅、CD架、灯具、皮包、瓷器、首饰、服饰等,甚至还有专供建筑师自娱自乐的棋牌。众多社会媒体也试图通过解读告诉整个社会,建筑师跨越建筑和非建筑的全设计时代来临了。与此同时,建筑与文化的再次碰撞也在跨界中不断升温。那么,对此现象如何解读?于此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建筑师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曹晓昕:建筑师要对生活保持想象
其实建筑师从事非建筑设计早有历史可寻,在中国,2011年意大利著名设计品牌阿莱茜(Alessi)曾组织了张永和、马清运、马岩松等中国建筑师设计了《止禁城》系列产品,从他们自说自话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建筑师不只是把这些器物的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延伸,更反映着他们对生活保持着某种批评的态度。
确实难以想象:当建筑师构筑空间的设计时,会不去思考与空间发生最直接关系的器物的形式,不去对司空见惯的生活进行再一次想象,建筑师还有多少依托点和动力进行创新呢?就好比思考茶室空间,而对茶具的形式和人的使用状态视而不见,那么茶室空间本身还将具有多少价值,将不得不成为一个被追问的问题。
其实很多建筑师爱上非建筑的设计,抑或还有更深一层不易发觉的原因。首要的一点,可以理解为对设计过程中挫折感的心理代偿。建筑师在实现意愿中常有挫折感,即使是大师,即使他的建筑能够获奖,能在社会中受到褒扬,他面对甲方时,依旧需要为实现自己的理念付出巨大的说服成本。
在我看来,思维方式的跨越才是真正的跨界。产品设计之于建筑师,就像泥土之于农民,让建筑师从浮躁和充满蜃景的状态里接到了地气。因为假如连建筑师自己都无法投入到活色生香的真实生活中,在长期的制图和空谈中忘却情绪里的那一丝感性经验,任由理论和并不真实的价值观支配设计,那么或迟或早有一天,“建筑师”这曾经令人敬慕的字词会变得空洞和虚伪。建筑师存在的前提就是要对生活保持想象。
姜宇捷:建筑要强调文化认同
谈及文化建筑,许多人都会想到博物馆、展览馆等这些狭义上的文化类建筑物,事实上,不论建筑的用途如何,从创作伊始就与文化密不可分。什么是文化建筑?建筑是作为文化的表现还是文化的容器,或者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以功能来区分文化建筑是否过于狭隘?我倾向于以更广义的方式来看建筑、空间与文化的关系。我觉得文化是特定时间的特定一群人对于某种精神和生活价值的认同,有其特殊的时空地理环境的背景关系,建筑呈现的是时代的技术、需求、政治、阶级、美学和认同,有着特殊的风土与地缘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本身即是文化的一部分,建筑现象即是文化现象的一隅。
文化没有属于谁的问题,只有认同的问题,对认同或不认同他的人发生关联和意义。文化建筑也是如此。一个建筑或是场所,如果可以让人对它的存在或环境产生思考或情感上的关联,这个建筑便对这个对象产生意义。有意思的是这个意义和认同会随着时间改变,建筑和场所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和定义也会随着时空背景发生变化。透过这个改变我们可以看到价值观和政治经济背景的演变。文化建筑的归属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认同和识别的问题,是同时代和环境的人必须共同思考和挑战的事情,唯有能创造更多的认同,才能创造更加多元和包容的文化社会。
从广义的文化建筑角度来看,世界各地的城市总是可以阅读到许多历史的轨迹,可以看到在文明演进中文化的积累与对话,甚至冲突。建筑相对来说,作为一个重要的单体,被当成一个集体在城市文本中被理解和阅读。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一些快速发展的区域,新的城市和规划在政策导引和商业需求下成形,狭义的文化建筑承载的意义有时大过实质功能,建筑也往往流为形式和意义的讨论,而失去了更多深刻探讨都市空间和未来环境的可能性。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