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顿国际广场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纪实

2014-11-12 131 0

  俯瞰成都天府新区,由著名设计公司阿特金斯设计、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承建的希顿国际广场似一颗钻石,在众多高层建筑中格外夺目生辉。

  该工程3幢高达168米的建筑均采用三角形水晶体造型设计,共同构成一个大型三角水晶体建筑群。3幢单体建筑采用多立面棱角切割手法,以上宽下窄的单体设计配合165.8米的高度,打破常规平衡,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钢筋与型钢柱的“结”

  该工程是由希尔顿酒店、超甲写字楼、公寓式办公楼组成的综合体建筑群,总投资20亿元,总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23.85万平方米,地下4层,地上37~41层,建筑总高168米。基础采用筏板基础,结构形式为含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该工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有十字型钢柱、双十字型钢柱、斜十字型钢柱、H型钢梁。大量使用40毫米、45毫米、60毫米等高强度且具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钢板,型钢用量约1.1万吨,最大单层单件吊重量约10吨。

  该工程最复杂的“结”是型钢柱框架节点钢筋密集,多根梁与型钢柱正交和斜交。应力集中会大幅降低型钢柱承载力,因此型钢柱腹板承受不了“千疮百孔”的梁主筋穿孔。为解决这个问题,部分梁主筋应该采用焊接,但是某些梁筋位置无型钢柱加劲肋可供焊接。为提供型钢柱加劲肋,可以增设牛腿板,但这又导致了柱钢筋受阻。除了贯通筋,如果全部采用焊接,则存在着某些梁筋位置的工作面空间无法进行焊接操作和某些梁筋位置既无加劲肋也无法增设牛腿板的问题。

  设计柱箍筋肢数太多,若按设计详图箍筋大量穿过型钢柱腹板,既操作难度大、效率极低,又势必加重型钢柱“千疮百孔”。

  解开“一团乱麻”

  为解开钢筋与型钢柱的“结”,项目部成立了土建与钢结构共同组建的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多次会商探讨,一张张手画草稿、一份份CAD制图、一个个 Tekla Structures三维建模摆在项目部施工人员的面前,大家的眼睛看得迷糊了、手机被往来讨论问题的电话烧烫了、茶余饭后也在细细思量……

  项目部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每一个典型框架节点都做了详细的深化设计,精确到每一个钢筋孔的定位,每一块牛腿板的设计,每一根钢筋是贯通还是焊接,是弯锚还是专用接驳器连接。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调整,并经设计复审,最终定稿成型,用于指导型钢加工厂和工程现场的施工作业。

  经过凝聚集体的智慧,总体方案最终确定了,项目部决定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采取钢筋穿腹板、焊锚、弯锚、连接接驳器等多种措施,这样既保证钢筋贯通率,又保证施工可操作性,所有穿孔和辅助构件焊接均在工厂预制成型。

  “结”终于一个个被解开、理顺,由于工程规模及钢结构体量巨大,技术成果是厚厚的一大摞钢结构深化设计图,复杂的型钢柱框架节点在大家心中从“一团乱麻”变成了一幅“几何派”的立体画卷。

  解“结”游刃有余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技术攻坚战准备,项目部首次在酒店地下室负四层墙柱、负三层梁板试用该设计成果,取得较好的效果,此次的成功得以让这项技术在项目后续施工中推广。项目部对钢筋与型钢柱的“结”越来越得心应手,可谓“游刃有余”。

  虽然工程困难重重,但项目部始终以华西“善建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一心,刻苦钻研,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经过精心施工,该工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通过验收,观感质量优良,得到了各相关单位及社会业界的一致好评,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项目部在施工中创新的技术荣获中建协QC成果一等奖。该工程于2012年8月通过省市标准化工地验收后,2012年12月顺利通过省市优质结构工程验收,为工程最终目标(鲁班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希顿国际广场工程正在进行装修和安装工程,即将进入收尾和竣工清理阶段。项目部将再接再厉,做好后续工作,完成项目目标。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