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2015-07-15 1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铁路以及机场的大力建设,解决软土承载力不足以及沉降过大的问题十分紧迫。在各种地基处理技术中,复合地基以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加固效果好等优势,在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在形成复合地基的各种桩型中: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材料强度低,达到承载力极限时一般在桩身上部发生破坏,沉降量也可观[2];而现浇薄壁管桩[3]以及广泛使用的灌注桩[4],在达到极限荷载时桩周土体首先发生剪切破坏,而此时桩体强度还远远没有发挥,造成材料浪费。 
  砼芯水泥搅拌桩采用高弹模的预制砼芯作为受力核心,大表面积的水泥土搅拌桩外壳提供侧摩阻力,结合了刚性桩和柔性桩的优点,能够提供较高的承载力并有效减少沉降[5]。董平[5-6]等根据现场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砼芯水泥搅拌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并将单桩破坏模式分为砼芯压裂和桩周土体剪切破坏两种,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陈颖辉等[7]根据静载试验研究了含芯率和芯长比对承载力的影响,将单桩破坏分为渐进型和急进型两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丁永君等[8]通过单桩静载试验发现,砼芯水泥搅拌桩的侧摩阻力要远大于水泥搅拌桩和钻孔灌注桩,有利于单桩承载力的提高。 
  现有的关于砼芯水泥搅拌桩的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单桩承载力方面,对于砼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质研究较少,对其承载力机理的认识并不清楚。本文结合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进行了砼芯荷载传递规律、侧摩阻力分布特点以及桩土应力比测试。最后给出了砼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1.工程概况 
  某绕城公路沿线穿越深厚软土分布段,在里程桩号K9+260~K9+310段路基中心处打设三根试验桩。其主要地层分述如下:① 0~1.6m:粘土,灰黄色,湿,可塑,含铁锰质结核及其浸染,杂蓝灰色条纹。②1.6~3.1m:粉质粘土,灰色,湿,可塑。③3.1~5.9m:粉质粘土,灰色,湿,流塑,混粉土,含云母碎片。④5.9~12.7m:淤泥质粘土,灰色,湿,流塑,含腐殖质和泥质结核,粒径2-3cm。⑤12.7~19.9m:粘土,灰色,湿,软塑,含腐殖质。⑥19.9~23.6m:粉质粘土,灰色,湿,可塑,土质均匀。  
  2.试验设计
        试验目的 
  (1)确定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研究承载力形成机理。 
  (2)确定不同荷载水平下地表土体、搅拌桩外壳与芯桩的荷载分布规,研究砼芯水泥土搅拌桩的沉降控制机理。 
  (3)研究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竖向荷载传递规律。 
  2.2 试验区域布置 
  试验采用边长1.4m的正方形混凝土荷载板,水泥搅拌桩直径500mm,桩长20m,水泥掺量为15%。砼芯为桩径200mm的预制方桩,桩长9m,采用4Φ14配筋和C30水泥。

试验区域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土层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土层序号  层名  含水率 w(%) 密度(g/cm3)  饱和度Sr(%) 孔隙比e0  液限   wL(%) 塑限   wP(%) 粘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Φ(?) 
压缩模量 
Es0.1-0.2(MPa)
①  粘土 31.4 1.86 96.1 0.882 31.4 19.8 16.1 15.2 7.23
粉质粘土 37.7 1.79 93.2 1.092 32.8 20.1 11.6 15.4 4.53
③  粉质粘土  34.1 1.85 96.8 0.951 33.2 20.2 12.4 14.5 4.81
淤泥质粘土 35.9 1.83 95.0 1.02 33.7 21.5 10.2 17.5 3.12
粘土 30.8 1.89 94.7 0.878 30.7 19.1 13.8 16.9 4.74
粉质粘土 28.7 1.9 92.7 0.836 30.9 20.2 14.6 21 6.85

  共设置3组试验桩,各试桩区的仪器埋设方法和数量相同。
  (1)搅拌桩和桩周土表面各对称埋设两个土压力盒AT1~AT4,进行土压力和搅拌桩应力测试。 
  (2)砼芯内采用串联式预埋钢筋计AE1~AE18,埋设深度为0m、1.6m、3.1m、5.9m、7m以及9m,图2所示,进行砼芯应力测试。在0m、7m以及9m,每个深度对称埋设两个钢筋应力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读数。而1.5m、3.1m和5.9m属于土层交界面,为防止数据突变,界面上下共埋设四个钢筋计,同样取其平均值作为此深度处的轴力值。 
  2.3 试验方法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步骤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附录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小时读记一次,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3.试验数据分析 
  3.1荷载-沉降分布特征 
  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复合地基沉降随荷载增大而发展平稳,对沉降控制效果明显。达到设计荷载时,沉降仅为4mm左右,小于桩直径的1%,说明高弹模砼芯的插入对沉降控制效果十分明显。 
  3.2荷载传递规律 
  随着深度增加,轴力呈直线状递减。这表明在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上部荷载仍然主要由砼芯承担,并随着荷载的增加由砼芯→水泥土搅拌桩外壳→土体进行扩散,这与单桩静载试验的砼芯荷载传递规律是相同的。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