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8 206 0
算一算,红场已有500岁了,这座凝结着莫斯科历史的广场,处处弥漫着神圣而古老的气息。时光回到15世纪末,当时的红场还只是个孕育在子宫中的婴孩,在沙皇伊凡三世的一声令下呱呱坠地。为发展经济,伊凡三世下令在莫斯科城东开拓城外工商区,于是这块无人问津的地区渐渐繁华热闹起来,商铺林立,无数商贩走卒往来吆喝,沙皇将此命名为“托儿格”,意为“集市”,这里就是红场的前身。几十年后不慎发生的一场大火,让红场冠上了“火灾广场”的别称。直到17世纪下半叶,才最终更名为“红场”。在古俄语中,“红”含有美丽的意思,直译为“美丽的广场”,然而美丽的背后却满含血泪交融的伤痛史。1812年,拿破仑的铁骑在俄罗斯叱咤风云,莫斯科也没能逃脱其战火的蹂躏,整个红场被焚烧殆尽,满目疮痍。然而莫斯科人民并没有放弃红场,战火熄灭后,人民开始重建红场,并将其拓宽,20世纪20年代,红场又与邻近的瓦西列夫斯基广场合二为一,形成现在的规模。
如今的红场呈长方形,南北长700米,东西宽130米,总面积90000余平方米,虽然面积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左右,但在国际上却有很高的知名度。莫斯科河绕红场而过,沿河漫步广场,人的思绪会沉浸于美丽的风景,以及属于红场及俄罗斯民族的厚重历史……
红场的一切代表了俄罗斯民族悠久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红场发出了人类有史以来反抗侵略抵御浩劫的最强音。1941年11月,正值莫斯科会战的关键时期,180多万德军,1700多辆坦克,1390多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业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形势万分危急。为了鼓舞士气,斯大林毅然决定:传统的十月革命节阅兵式照常在红场举行。在“拥有钢铁般意志的巨人”斯大林的号召下,年轻的士兵们告别心爱的“喀秋莎”,直接从阅兵广场开赴前线。最终,苏联人创造“冬天里的奇迹”,将入侵者赶出了家园,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此后的每一年,红场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以此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今,经过多次修葺的红场依然保留着原样,路面还是当年的黑色长条石路,青光发亮,显得整洁古朴而神圣。
红场南面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是俄罗斯最漂亮的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伊凡大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于1560年建成。教堂由9座塔式的圆顶教堂组合而成,中间是一个带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它周围。9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各自独立,下部有曲折的信道相连接。这座有着洋葱一样圆顶的大教堂,被誉为“一个石头的神话”,富于创意的形式、色彩与精妙绝伦的结构完美结合,令人叹为观止。据说,伊凡大帝为了使建筑师再也不能造出比它更美的建筑,完工之后,性格暴躁而残忍的伊凡大帝挖去了建筑师的双眼。“美是残酷的”,芭蕾舞的美源于演员畸形的双脚,而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美却以建筑师的眼睛为代价……
红场的西面是列宁墓,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排队前去瞻仰列宁的遗容。列宁陵墓的后面,是闻名于世的克里姆林宫。有句俄罗斯谚语这样形容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摇摇苍穹。”史上享有无限尊崇的克里姆林宫,巍然矗立于红场上已有800余年,占地26公顷,有宫殿、教堂和办公大楼。
多棱宫,是克里姆林宫中最古老的宫殿之一,也是克里姆林宫中唯一的民用建筑。多棱宫建于1487~1491年,如今依然矗立在广场的西面。虽然它被认为是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典范,在宫殿中心四棱台上的十字形楼板却有着自己的民族原型。严格的比例和立方体的容积使得多棱宫显得优美、简洁而清晰,由砖砌成的墙从东面开始就镶上了削成四面体的白石,多棱宫也由此得名。
伟大的历史,加上精致的建筑艺术,渗透着红场迷人的魅力。红场的建筑艺术,也体现了俄罗斯建筑发展的曲折多变:从形成阶段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到以多棱宫为代表的融合了拜占庭和俄罗斯本土风格的建筑,再到完全可以代表俄罗斯本土建筑艺术最高成就的圣瓦西里大教堂。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随着俄罗斯历史的发展而相继出现,它们本身也成了俄罗斯记忆的一部分。
很多人说,红场反映的正是俄罗斯本身,在其庄严的城墙之内所包含的“既是一部完整的俄罗斯民族史诗,又是俄罗斯人灵魂世界的曲折变化的真实写照”。每个俄罗斯人来到红场,对它总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记忆沉淀,只因这片土地之上,有着太多的民族悲欢故事,这是历史的宏大叙事
2024-11-27 13 0
2024-11-27 13 0
2024-11-27 11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