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设迎来实名制时代

2015-07-23 132 0

  编者按: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今年对全省范围内所有建筑施工项目的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实施实名制管理,实现全省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动态监管。由于“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时间紧、任务重,不论是建设主管部门还是各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坦言推进不易……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实名制管理工作分步推进战略,依托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组织起一支讲解“实名制”管理的培训团队,通过培训更好地完成从管理到服务、从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监管等一系列政府职能的转变。

  2015年5月20日,陕西省《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在全省建筑施工现场关键岗位实名制管理推进会及新资质标准宣贯会上开讲,这意味着陕西省建筑业正式迎来了“实名制”和“新资质”的时代。

  推进关键岗位实名制管理,是落实新资质标准的具体举措。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全省在2015年1月1日前开工的在建项目,法定手续完备的,要在8月1日前完成项目申报和设备安装,组织施工现场实名制考勤。

  背景:建筑业发展遇到的桎梏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为保持陕西省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陕西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57.7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增加值1650.89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省GDP的9.3%。建筑业从业人员达136.5万人,其中农民工占80%左右,居各行业用工之首;应届毕业大学生在建筑业就业近2.9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1.82%。今年一季度完成产值761.4亿元,同比增长19.3%。

  与此同时,由于建筑市场监管滞后,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围标串标、违法分包转包、资质资格挂靠和关键岗位人员不到位不到岗等问题突出,成为制约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市场”与“现场”互联互动,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全省推进关键岗位实名制管理,是深化工程质量专项治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按照建设法治型政府、服务性政府的理念,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思路。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全省建立以推广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两个体系为基础的“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将信息化新技术引入行业监管,建设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关键岗位实名制管理,对全省新开工和已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制作核发实名卡,并依据工程项目中标合同,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和项目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8类人员与项目绑定,进行实时动态监管,确保其在岗履职,从源头上排除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人为因素。

  实名制:打破桎梏的钥匙

  陕西省建筑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对在全省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企业中从事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岗位人员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实行实名制管理,并将其落实实名制的情况与企业资质动态监管、个人从业资格和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解决了证书挂靠、人证分离、关键岗位人员不到岗等失信乱象,成为提升建筑市场动态监管能力的重要抓手。

  实名制发挥其监管的流程可以归纳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施工许可信息和招投标文件,承诺核实项目信息及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信息,通过实名制考勤和面部识别等技术,将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到岗情况实时传输至实名制管理系统。通过系统信息记录,推进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在资质审批、招标投标和扶持奖励事项中的应用,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强化行业自律,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稳步推进陕西省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具体工作将分步实施:第一步,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和注册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第二步,对项目班子经理部和监理机构人员实名制进行考核。第三步,劳务人员实名制,最终实现建筑业所有从业人员实名制。

  为确保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在岗实名制考核工作动态、实时、准确,陕西省将通过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对建筑施工和监理企业的实名制管理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制作核发实名卡。同时,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施工许可证时,按照投标文件承诺将项目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卡信息及项目信息上传至陕西省建筑业管理服务平台。施工、监理等企业通过互联网刷卡和面部识别等技术,将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到岗信息实时传输至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动态监管。之后,施工现场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应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陕建发201482号文件及企业其他投标文件的承诺配足配齐并坚持到岗工作。如: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和其他关键岗位人员到岗时间按日计算不得少于每月施工时间的80%,因此,中标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的打卡记录应不低于此标准,同时,由于面部识别技术的应用,中标人员和出勤人员的吻合程度也为保证诚信记录的真实性上了“质”与“量”的双保险。

  依托: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

  实名制的实现,依托于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的研发和应用。

  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可以概括为“两体系、一平台”,即建筑市场动态监管体系和诚信体系,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平台涵盖了6个业务系统(即信息采集系统、实名制管理系统、施工许可管理系统、行政许可系统、劳保统筹系统、统计报表系统)、6个应用服务系统(即统计分析系统、GIS展示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协同办公系统、消息推送系统、移动办公系统)、6个行业数据库(即项目库、企业库、人员库、信用库、规范标准库、政策法规库)。

  同时,平台可以纵向构建覆盖部、省、市、县四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运转协调、功能完善的业务专网。横向建设覆盖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工程项目动态监管、信用综合评价、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和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实现对全省建筑行业的全面管理。

  为什么一个平台就可以攻克建筑业的顽疾?

  因为平台建设之初,就是为了建立起以项目管理为龙头、以诚信体系为核心、以建筑施工现场实名制为手段的工作机制。以“项目库、企业库、人员库、信用库、规范标准库和政策法规库”为支撑,将日常监督、统计分析、智能决策功能融为一体,面向政府提供管理服务,全面提升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决策能力。面向行业提供应用服务,提高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将现代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此外,平台还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做到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由此,实现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的“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使陕西省建筑业迎来规范发展的新时代。

  试点:让“诚信”变为现实

  2014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省制定了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信用评价管理、实名制管理等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全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管理平台。在西安等市的试点开展建筑市场施工、监理和勘察设计企业信用评价、实名制管理工作。

  截至今年5月,全省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试点项目共39个,涉及35家施工企业、28家监理企业,参加项目实名制考勤人员463人,其中施工单位261人、监理单位202人。试点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安市32个、宝鸡市2个、安康市3个、商洛市2个。

  2014年10月~2015年1月,第一批试点34个项目已全部完成考勤设备安装,共418位项目参建人员参加了现场考勤,其中施工单位235人、监理单位183人,项目关键岗位人员考勤数据传输正常,平台系统准确地显示并记录下现场人员考勤情况。

  2015年3月,第二批试点选在商洛市、山阳县、安康市、旬阳县等地的5个项目进行,并在商洛市、安康市主管部门安装了2台制卡机,地市部门进入到制卡环节。自此,操作过程经过全流程试点,数据传输正常,实现了项目人员通过实名制卡记录考勤。同期,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管办牵头组织对全省15个地市区、直管县建设主管部门安装了实名制制卡机。在安装过程中,对制卡系统进行了全面调试和测试,制作完成了符合要求的实名制卡,并就设备及系统使用,通过实际演示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的传授和讲解,实现了各制卡设备正常运转及工作人员熟练操作使用。

  通过试点记录,39个项目的信息传输保存完整,通过平台系统的考勤记录,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到岗的真实情况一目了然。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