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佩栋助理 王晓桐 许元祥
“桥坚强”的前世今生——
风霜雨雪八十年
图1:河南省浉河大桥
河南省浉河大桥,位于罗山县与信阳市交界处的河棚西段,横跨浉河东西两岸,屹立81年,废弃30余年而不倒,被称为“大桥活化石”。2012年12月6日,网友微博爆料,该桥竟靠木头支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图2:《罗山县志》中关于“桥坚强”的记载
1987年出版的《罗山县志》详细记录了该桥的信息,浉河大桥,位于罗山与信阳交界处的河棚西段,横跨浉河东西两岸,距罗山县城21公里,为信叶公路主要大型桥梁之一。民国12年(1923年),罗山公款局长方绍尧在现桥上游244米处架设简易木桥,可通行小型汽车,民国14年(1925年)被洪水冲毁。民国21年(1932年),国民党政府在原址建起一座47孔,长64.8丈、宽1.05丈的低水位木桥,可通一般汽车。不久,又毁于水。民国23年(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木桥旧址建造一座永久性大桥(就是现在这座桥)。共29孔,每孔跨径12米,系钢筋混凝土T形梁,全长360米,宽5米,两侧有栏杆。为当时京陕干线河南省境内最大桥梁之一。民国27年(1938年),日本军进犯豫南,国民党军队撤退时将桥东头两孔炸毁。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但桥面窄,车辆通行不畅。1978年,国家在老桥下游244米处增建一座新桥(现在312国道上在使用的公路桥)。
图3:照片上侧是302国道大桥,下侧是铁路桥,中间靠近铁路桥的就是原浉河桥。
图4:浉河大桥桥东端局部照片
“桥坚强”的美丽背影——
众网友:这是“大桥活化石”,应尽快修缮保护
著有《罗山条约》的作家王耀平,讲述了罗山浉河大桥的有关历史。
“浉河大桥桥墩下的木桩,我用手抠,很难抠动,木质十分坚硬,听桥头的老人讲,用的是东北运过来的红松木。”王耀平说,“1938年武汉会战之时,胡宗南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炸毁了两孔浉河大桥,因为大桥太结实,光炸桥就曾死伤几百人。”据王耀平介绍,从各种资料来看,浉河大桥由日本人所建应为误传,因为1938年10月罗山战役结束,至12月武汉会战结束,日军根本没有时间修建浉河大桥。
王耀平说,这座桥虽然不一定能称得上文物,但应该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桥梁建设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标本价值,应该被很好保存下来。
对此建议,不少网友也在网上进行呼应。有网友说:“这座桥能屹立将近81年,废弃30余年而不倒,而且至今傲然挺立,完全够资格成为‘桥坚强’。中国活着的老桥不多了,这座桥虽然不够百年历史,但毕竟是上世纪30年代民国的建筑。不如留着,维护好,做个活教材。”
对“你认为政府应该怎样处理信阳‘桥坚强’”问题,大河网发起的一个网络调查也显示,持“保护起来”的网友高达88.89%。
图5:河水退去后露出的木桥墩
图6:朴实的当地村民
图7:“神奇的松木桩”
图8:岌岌可危的“桥坚强”
图9:松木桩支撑的混凝土桥墩
图10:“桥坚强”远景
“桥坚强”岌岌可危——
技术人员反映:河沙减少露出木桩
实际上,“桥坚强”与其北边的312国道大桥、南边的宁西铁路大桥长度相仿,跨度均在800米左右。3座桥下的浉河基本呈南北流向,大桥则基本是东西横跨浉河河床。
枯水季节,加上上游300米处正在截流施工,“桥坚强”至宁西铁路桥(已建成使用)之间200多米内基本是干涸的沙滩。浉河河床东部明显高于西部,西部3座桥墩之间是整个河床最低处,细而浅的河水从其中两座桥墩下流过,支撑大桥的木桩赫然显露。
在浉河大桥现场,借助罗山县公路局副局长携带的强光探照灯,笔者看到,支撑每座桥墩的木桩在23根至27根之间。看情形,当初打桩时,每座桥墩下的木桩应该分为9排,每排3根,整齐而平均地分布。笔者触摸木桩,仍能感觉其木质的细密结实。
公路技术人员在仔细查看现场之后认为,这些木桩应该是当初施工时先楔进河滩,钻过沙层,牢牢扎进河底,形成水泥桥墩桩基;随后,施工人员在桩基四周钉下一圈稠密的木桩,围护桩基,浇筑钢筋水泥桥墩,桥墩稳稳地坐落在扎进沙滩底的木桩桩基上,形成稳定坚实的桥墩。随着河水经年累月地冲刷,特别是近20年来大量捞挖河沙,致使桥墩下的河沙越来越少,最终露出木桩。
“河床东部靠近罗山县,河沙挖得少,桥墩下的木桩都没有显露出来,围护桥墩的木桩大量保留着;河床西部是平桥区五里店镇,挖沙频繁,河沙流失多,所以木桩暴露严重。”村民张田表示。
“桥坚强”何去何从?——
官方回应:浉河大桥存隐患,罗山县主张联手拆除
王耀平也坦承,虽然目前浉河大桥没有明显的主体变形、裂缝等问题,但两岸村民过往,因为护栏缺失,仍有一定安全隐患,包括桥墩木桩裸露后的安全性,这一点需要当地村民和政府部门注意。
12月7日,罗山县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早就在考虑消除隐患,把这座桥拆除。只是一桥横跨两个县区,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这段河床不到1000米的距离之内,密布了一座在用的公路大桥和一座铁路大桥,另一座铁路大桥也正在紧张施工,很快建成。废桥毫无意义,隐患多多。我们建议市公路局出面,协调组织两个县区,联手拆除。”罗山方面有关负责人说。
陈如是说:当年灵渠管理处主任跟我们讲,大坝的基础是松木桩。(上世纪)80年代对坝体进行试探性维修,扒开一看,下面是松木,木质几如昨日才打下去的。闻得此言,那种震惊难以言表。我们对古代科技的认识太肤浅了。
学苑出版社编辑的刘丰:这个用木桩做基础不稀奇。我责编的《钱塘江建桥回忆》(茅以升著)中由我国自行设计和主持施工的首座现代桥梁钱塘江大桥就是用的木桩,这桥现在还用得好好的。施工质量和设计同样重要,他们都是安全的保障!希望今天的建筑者把安全永远都放在第一位!
“风吹千年枫,水浸万年松”,据了解,这种施工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大桥的承载力不够,用木头打桩加大密度,减缓大桥沉降速度,不存在偷工减料问题,那时全国建桥都是用这种办法。
其实还有很多在海滩、沙洲、淤泥这些挖不到实底的工程,都用的松木梅花桩。以前没有打桩机,只有靠人工打桩,人工怎么打?只能打木头。木头都是处理过的,前端切削尖,靠人力或简单机械打进,能将基础挤紧,提高承载力。
建于隋代大业年间的赵洲桥也是插柏为基。柏树,松树,有一个特性,干一千年,湿一万年,不干不湿只能撑半年。松树要深入水中,才可保证千年不腐,浉河桥基以前应当是有沙土包围,深埋水中的,从水泥柱下面可以看出。后来应该是河床被冲洗掏空及河中采沙使松树桩外露,木桩易腐烂,承载力大幅下降,这样就需要维修加固了。
坚强的罗山浉河旧桥,是具有相当文物价值的。第一,81年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是作为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化建筑而言,应该是历史悠久了;第二,作为建桥工艺而言,这座桥又极具那个年代(民国时代)的标本价值;第三,该桥梁建筑结构巨大,高架、大跨度,360米,这在当时也是出类拔萃,足以匹敌当下的类似的桥梁;第四,这样的桥梁并不多见,特别是裸露木头乃至所有濒危的古建筑桩基,更是少见。估计这个桩基裸露不是一两年了。第五,极具美感和历史沧桑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历史建筑乃至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保护遗存的罗山浉河旧桥,既是保护悠久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又是建设‘美丽乡村’,实证“中国梦”,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
因如是,笔者在此呼吁,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提出应对对策,希望专家学者多多建言献策,保护好这座“桥坚强”,惠及子孙!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