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是当前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是喊得多、落实得少,叫得响、行动迟缓。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习惯性违章,规范和控制人的行为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地勘单位的多种经营(包括建筑、服务业、基桩工程、采石及地勘服务性行业)较严重的事故类型有高空坠落、机具伤害、坍塌和触电等。这些事故常发生于建筑施工、基桩工程、机修等作业。分析地勘行业坍塌伤亡事故案例,吸取已发生事故之教训,引以为戒,从中查明原因,把握规律,避免从前的差错和失败,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中即选取了的两个地勘行业基础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加以分析总结。那么什么是坍塌事故?坍塌事故指物体在外力和中立的作用下,超过自身极限强度的破坏成因,结构稳定失衡塌落而造成物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挤压伤害及窒息的事故【1】。
1两起坍塌事故案例
1.1湖北鄂西地质基础公司当阳市三峡新材技改基坑维护工程“3.20”坍塌事故
2010年3月20日,湖北宜昌地质勘探大队鄂西地质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当阳市三峡新材“气代油”节能综合技改基坑维护工程,发生一起边坡崩塌事故,造成两名正在坑内进行支护排桩桩头钢筋调直作业的民工被埋死亡。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地质条件:崩塌位于熔化工段基坑北边坡中部,崩塌段长20至25米,崩塌方量约200立方米。该处边坡上部2米为碎石素填土,中部2米为粘性素填土,下部粉质粘土。结构松散的素填土中发育大量平行于边坡走向的陡倾裂隙。坡面土体崩塌,对人体产生较大冲击力,并窒息而死亡。
(2)气候条件:3月16日至20日,天气晴朗,气温从9℃猛升至29℃,气温上升达20℃,是当阳市60年来同期最高气温。由于天气干燥(连续多天出现浮尘天气),土体迅速失水、干裂,土层裂隙进一步扩大,导致土体失稳,而产生崩塌。天气的急剧变化是本次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三是工程管理:因建设单位要求,为了保护通行道路,没有按设计要求进行放坡;虽然多次向业主和监理提出要进行放坡施工,在业主的坚持和不理睬的情况下,没有采取其他防护设施;多次安全检查也没有提出整改要求;项目部中途更换技术负责人,没有基坑施工管理经验经验。
从事故中应吸取的教训:基坑设计方案必须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才能施工。严格执行设计技术要求。不能过于迁就其他因素。加强监测,群测群防。不能被地面障碍物麻痹。
1.2湖北地建集团华南分公司中山市中海翠林兰园挡土墙工程“3.12”坍塌事故
2008年3月12日11时左右,湖北地建承包公司华南分公司中山市中海翠林兰园的挡土墙工程,挡土墙中间段(高约15米,长约30余米)突然向外倾覆,将在离墙体外侧约10米的项目部临时办公室全部掩埋。正在室内整理资料的二名技术人员当场压在混凝土板下,工地负责人立刻组织抢救。经过3个小时的现场抢救,将压在挡墙下的两人抢救出来,二人已经死亡。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造成挡墙整体突然发生倾覆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工程设计存在不足;管桩施工震动对墙内土体产生挤压等。
(1)设计方案有缺陷。设计存在以下缺陷:①挡土墙最高处约17米,按规范要求采用此种结构应合理设置分级平台,但设计未设置分级平台。②本挡土墙边坡呈90度,未设预应力锚杆,必然造成较大位移。③挡土墙底标高与设计标高相比低1米,造成墙后土压力产生弯距增大了约20%左右,而挡土墙仍要求按原设计施工,没有采取任何加固补强措施。
(2)管桩施工的影响。施工的管桩距离挡土墙仅2米,必然会对挡土墙板产生较大冲击力,并破坏挡土墙结构。打桩施工单位开始在离挡土墙后约2米处进行管桩施工,就在管桩施工过程中挡土墙整体突然发生倾覆破坏。
2 坍塌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通过分析、总结坍塌事故的发生原因,得出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设备因素四种主要因素导致坍塌事故发生的致因。分析表明,坍塌事故的发生不仅与施工过程有关,还与施工前的勘察设计阶段有关,因此,需要从基坑施工前与施工时两个时间段,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4方面,就此总结出基坑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如表1所示。
表1基坑坍塌事故的防范措施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施工前 施工时
人员因素 勘察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地质勘察;设计人员严格按照勘察资料进行设计;管理人员在施工前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要承接与资质相符的工程 配备合理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指导;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制定健全的施工操作规程;对劳动用工进行合理的配置;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合理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环境因素 制定合理的临时排水、降水规划;详细调查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情况及地表水体情况;编制环境安全专项控制方案;针对雨水、冻融等不良气候条件制定应急预案 保证现场安全设施健全;保证现场照明通风条件良好,定期监测队工作现场进行安全合理的布置;遇到不良地质条件,及时进行补勘;
设备因素 设计规划时选用合理的生产设备 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保证设备质量;配备合适的操作人员,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出发考虑大型施工设备的使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的影响
材料因素 设计规划时选用合理的材料 选择质量和强度合适的材料;充分考虑因为储存时间的原因,导致材料本身的质量变化;材料使用前进行质检
单就以上这两起坍塌事故而言,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即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更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安全生产工作不是被动应付,而是如何“治本”的问题,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就是“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赵云胜等.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武汉:建材出版社,2011.2.P27-35
【2】覃家海.地质勘探安全规程读本.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8.P55-56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