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本工程共有四座桥,分别为1、2、3、4#桥。
2、1#桥工程
(1)、桥中桩号:K0+401.00.
(2)、本桥桥跨为五跨8+3×20+8=76米简支梁桥,桥梁斜交20°,桥梁上部结构20米跨采用85厘米厚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8米跨采用36厘米厚钢筋混凝土板梁,桥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单排Φ12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单排Φ100cm钻孔灌注桩基础,盖梁式桥墩、桥台。
(3)、桥梁断面:全宽66米,布置为2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1m绿化带+7.5m辅道+2米绿化带+11.5米机动车道+12m中央绿化带+11.5m机动车道+2m绿化带+7.5m辅道+1m绿化带+3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
(4)、桥面机动车道及辅道处采用双向横坡2.0%,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处采用双向道路内侧的横坡1.5%;桥梁纵坡分别为西侧0.8%、东侧0.53%。
(5)、桥面铺装:机动车道桥面铺装下层为≥9厘米厚纤维混凝土垫层,铺装上层采用4厘米厚SMA沥青混合料(SMA-13型)+5厘米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型);辅道桥面铺装下层为≥9厘米厚纤维混凝土垫层,铺装上层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型)+5厘米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型);人行道铺装采用毛面花岗石铺面。
3、2#桥工程
(1)、桥中桩号:K1+021.
(2)、本桥桥跨为三跨8+13+8=29米简支梁桥,桥梁斜交22°,桥梁上部结构中跨采用55厘米厚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边跨采用36厘米厚钢筋混凝土板梁,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单排Φ100cm钻孔灌注桩基础,盖梁式桥墩、桥台。
(3)、桥梁断面:全宽66米,布置为2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1m绿化带+7.5m辅道+2米绿化带+11.5米机动车道+12m中央绿化带+11.5m机动车道+2m绿化带+7.5m辅道+1m绿化带+3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
(4)、桥面机动车道及辅道处采用双向横坡2.0%,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处采用双向横坡1.5%;桥梁纵坡分别为西侧0.5%、东侧0.41%。
(5)、桥面铺装:机动车道桥面铺装下层为≥9厘米厚纤维混凝土垫层,铺装上层采用4厘米厚SMA沥青混合料(SMA-13型)+5厘米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型);辅道桥面铺装下层为≥9厘米厚纤维混凝土垫层,铺装上层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型)+5厘米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型);人行道铺装采用毛面花岗石铺面。
4、3#桥工程
(1)、桥中桩号:K2+067.50.
(2)、规划河道与道路斜交40°,斜交角度较大,因桥头跳车易造成车辆侧翻,因此边跨采用异形跨,使路桥相接成正交过渡;桥跨布置:中间跨度22米,两侧在车行道及辅道处各设一跨异形跨,使桥台正交,桥墩斜交40°。
(3)、桥梁上部结构:中间22米跨采用90厘米厚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边跨异形跨采用55厘米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桥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单排Φ10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单排Φ80cm钻孔灌注桩基础,盖梁式桥墩、桥台。
(4)、桥梁断面:全宽66米,布置为2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1m绿化带+7.5m辅道+2米绿化带+11.5米机动车道+12m中央绿化带+11.5m机动车道+2m绿化带+7.5m辅道+1m绿化带+3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
(5)、桥面机动车道及辅道处采用双向横坡2.0%,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处采用双向横坡1.5%;桥梁纵坡分别为西侧0.70%、东侧0.5%。
(6)、桥面铺装:机动车道桥面铺装下层为≥9厘米厚纤维混凝土垫层,铺装上层采用4厘米厚SMA沥青混合料(SMA-13型)+5厘米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型);辅道桥面铺装下层为≥9厘米厚纤维混凝土垫层,铺装上层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型)+5厘米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型);人行道铺装采用毛面花岗石铺面。
5、4#桥工程
(1)、桥中桩号:K2+650.00。
(2)、本桥桥跨为三跨6+13+6=25米简支梁桥,桥梁斜交8°,桥梁上部结构中跨采用55厘米厚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边跨采用28厘米厚钢筋混凝土板梁,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单排Φ10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单排Φ80cm钻孔灌注桩基础,盖梁式桥墩、桥台。
(3)、桥梁断面:全宽66米,布置为2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1m绿化带+7.5m辅道+2米绿化带+11.5米机动车道+12m中央绿化带+11.5m机动车道+2m绿化带+7.5m辅道+1m绿化带+3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
(4)、桥面机动车道及辅道处采用双向横坡2.0%,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处采用道路内侧的横坡1.5%;桥梁纵坡分别为西侧0.32%、东侧0.40%。
6、桥头地基处理:
a、桥位地基为软土地基,为避免由于路基沉降引起路桥衔接处的错台现象发生,在桥头两侧机动车道、辅道及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各设现浇搭板,作为道路和桥梁的过渡。
b、桥头地基处理采用预应力管桩与水泥搅拌桩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老路范围内的地基沉降基本完成,因此不做处理,新路范围内预应力管桩变桩长布置,水泥搅拌桩等桩长布置。
二、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先进行南侧桥梁的施工,待南侧桥梁施工完成后进行北侧老桥的拆除及新桥施工。
施工准备--桩基施工--墩台、盖梁施工--架梁--台后、台前同步覆土--浇搭板及桥面施工
第二节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一、概述
根据招标设计图要求,桥梁桩基采用80cm、100cm、120cm钻孔灌注桩。
二、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接通水、电,为钻机进场创造好条件。
2、钻机、吊机、护筒、钢筋、泥浆箱、泥浆池及各种相关材料,准备到位。
3、开工前召开现场技术交底会,使所有参与钻孔桩施工的施工人员明确本岗位的具体技术要求、职责。
4、跟商品砼厂联系有关标号、配合比、坍落度及运输方面等事宜。
5、处理好文明、安全施工有关事项,包括用电、排污、排放泥浆、三防等。
6、备足有关配件材料,做到开钻后中途不停站,检查所有测量仪器及施工机械,确保无误。
7、围堰采用双排木桩围堰,木桩围堰的坝顶宽度为2M.坝身必须有稳固、防水功能,木桩采用梢径Φ18的圆木。木桩间距为0.5M,内贴竹篦片,再用粘土夯实,外侧用尼龙布覆盖。
三、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定桩位)--→埋设护筒--→钻孔(成孔)--→一次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浇注砼-→养护。
四、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如下施工措施。
采用GY150型钻机,正循环回转法施工。
1、测量放样
(1)工作主要工作内容
①墩台纵横向轴线的确定。
②桩基础的桩位放样。
③墩台、墩帽结构尺寸、位置放样。
④支座的结构尺寸、位置放样。
⑤板梁定位放样。
⑥桥面系结构的位置、尺寸放样。
⑦各阶段的高程放样。
3、平台搭设
施工平台,拟采用木桩作为支撑,上部横梁用方木与下部木桩连接,并用斜撑撑住,增加牢固性,上部铺木板作为平台,平台边上用钢管作为护栏,增加安全性。
3、埋设护筒
(1)护筒采用钢护筒,用5mm厚钢板制成,直径比桩直径大20cm,确保在护筒埋设稍有偏差时,保证钻头能正确就位,并能顺利提钻。
(2)护筒长度原则上保证护筒进入原状土50cm,并高出地面30cm左右,以确保不小于1m的水头压力,防止塌孔。如2m不够长,加长护筒。
(3)开挖孔洞以确保护筒能正确就位。用十字交叉法定位。开挖较深时,上面派专人值班,以防发生塌方等意外事故。
(4)护筒就位后,周围用粘土分层均匀填满夯实,确保泥浆不外漏,确保护筒位置正确牢固。
(5)如果底部土质很差。为防止护筒下沉,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把护筒固定。
(6)护筒埋好后,测定好护筒顶标高,做好资料,请监理复核认可后,钻机就位。
(7)护筒埋好后,在桩机范围内整浇砼地坪,砌好泥浆排放沟。确保泥浆不外流失。
4、泥浆循环
墩台位边设钢质泥浆箱,用于泥浆循环。
5、钻孔
(1)开钻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