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述
白马特大桥全长5916.70(171-32m简支箱梁)+(3-24m简支箱梁)+(1-(32+48+32m)连续梁)+(1-(40+56+40m)连续梁)米的后张法简支箱梁,位于DK1190+794.56~DK1196+711.56处。地质大部分为各类风化的砂岩、泥岩,黏土和粉质粘土,局部为淤泥。其设计主力在3800~4400KN之间,设计应力在350~450KPa之间。下部桩基础结构,其中钻孔桩有嵌岩桩和磨擦桩两种。桥台基础采用12根Ф1.25桩、连续梁主墩采用8根Ф1.5桩,其余桥墩均采用8或9根Ф1.0桩。最深桩长50米,最浅桩长28米。
2、施工机械的选择
施工钻孔桩基础常用的机械有:手动式冲击钻、自动式冲击钻、反循环式钻机及旋挖钻等等几种类型。旋挖钻具有如下优越性。
进度比较:一台旋挖钻正常工作状态下每天出4根桩,一个月120根,除机械维修等一些不可见因素影响,每月可出100根桩。而手动冲击钻每月4-5根桩,自动式冲击钻每月5-7根桩,反循环式每月5-7根桩,在任务量较大时,旋挖转优势明显。
经济比较:按直径1米桩综合单价分析:手动式冲击钻300元/米,自动式冲击钻330元/米,旋挖钻240元/米。其施工单价远低于冲击钻。但每月完成的产值却是冲击钻的20-30倍。
旋挖钻扩孔系数非常小,基本控制在1.05以下,所产生的混凝土超方量非常小,而冲击钻扩孔系数在1.2-1.3,有的甚至超过1.5,由此产生的混凝土超方成本数倍增加。
质量比较:旋挖钻钻进取土,可直观的观测到地层情况,渣样留取准确。钻进上有进尺读数显示,可准确控制钻进深度。钻进角度调好后,可保证成孔倾斜度,防止偏钻。施工产生泥浆非常少,节约成本,净化施工环境。
3、旋挖钻施工技术要点
旋挖钻施工技术一般按如下顺序进行。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平整等)→埋设护筒→泥浆制备→对位开钻→钻进成孔→清孔→吊装钢筋笼→二次清孔→下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头处理。
施工准备:先进行场地整平,清除杂物、软土,保证施工平台。
全站仪利用坐标法定出桩位,并经两次换手测量放样和监理校核后及时埋设护筒,方可开钻。护筒用厚4mm钢板制作。钻机挖埋安放护筒,并监控中心位置和高程。
埋设护筒:埋设护筒时,护筒中心轴线对正测定的桩位中心,严格保持护筒的垂直度。护筒固定在正确位置后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浆流失及位移、掉落。护筒上口应绑扎木方对称吊紧,防止下窜。
泥浆准备:在两个桥墩之间设置泥浆池,泥浆选用优质膨润土、胶泥或粘土制备,根据泥浆多少加入火碱,调节水中酸碱性,使泥浆水为偏碱性,用挖掘机、泥浆泵搅拌均匀,制作出具有粘度和比重并且含沙率低的泥浆。桩基施工完后,将泥浆池回填,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开钻:在施工第一根桩时要慢速运转,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在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在钻进过程中不可进尺太快,一定要保持泥浆面不得低于护筒顶40cm。在提钻时,须及时向孔内补浆,以保证泥浆高度。
清孔:在钻进到设计深度时应立即清孔,常采用磨盘式捞渣钻头捞渣法,可一次或多次进行捞渣。终孔检查合格后,换浆法进行第一次清孔。孔底沉碴要≤10cm。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后,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进行二次清孔。保持孔内水位,避免坍孔,直到测试出浆口的泥浆满足有关规定为止。
钢筋笼安装:钢筋笼为桩基中间和三节焊接两种设计,从加工厂加工后,利用自制拖车运至施工平台上用25t吊车吊放钢筋笼;钢筋笼主筋对接使用钢套管丝扣联结钢筋接头工艺,加快钢筋笼的安装速度。当需要焊接时,先将第一节钢筋笼吊至孔口,用钢管住其中的加强筋的位置,然后再吊装下一节,吊至孔口与上节进行对接焊,焊好后,再将钢筋笼一直放入孔入。为确保钢筋笼吊装时不变形,钢筋骨架在加工时设置强劲的内撑架,防止钢筋骨架在运输和就位时变形,并设置孔口拼接平台。
导管安装:导管用内径Ф300钢管,标准每节长3m,底节长6m,配1m~2m的辅助节。均为丝扣连接,接头设置密封胶条。导管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除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检查外,还作拼接、过球、承压、接头和抗压等试验,确保导管的良好状态。下放导管时小心操作,避免挂碰钢筋笼。导管安装长度建立复核和检查制度,避免因误装而造成断桩。混凝土浇注架用型钢制作,用于支撑悬吊导管,吊挂钢筋笼,上部放置混凝土漏斗,桩孔底距导管底间距为0.3m。
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首批混凝土数量要经过计算控制,使混凝土埋入导管下口1.5m以上。导管内首批水下混凝土使用软球式隔水栓防止与泥浆接触,它是塑料布包新鲜混凝土制成的软球,已在多个工地使用过,效果很好。软球式隔水栓预先用8号铁丝悬吊在混凝土漏斗下口,当混凝土装满与软球式隔水栓完全接触后,剪断铁丝,混凝土即在重力作用下顶着软球式隔水栓下沉至孔底,排开泥浆,埋住导管口,完成封底。随着浇注连续进行,及时提拔导管,拔管前需仔细探测混凝土面深度。水下混凝土要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并应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时间。施工安排专人负责测量导管埋置深度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及时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加灌一定高度,一般在1.0m左右。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砼柱高度减少,超压力降低,如砼顶升困难可适当减小导管埋深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节长导管时速度要慢,避免孔内上部泥浆压入桩中。灌注砼时每班组应制作不少于3组砼试件。
4、桩基成孔事故预防及处理
坍孔:保证钻孔时泥浆质量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保证钻孔时有足够的水头差,不同土层选用不同的转速和进尺;起落钻头时对准钻孔中心插入;回填砂和粘土的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2m,静置一定时间后重钻;吊入钢筋笼骨架时对准钻孔竖直中心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钻孔偏斜和缩孔:钻机就位时时使底座水平,钻杆、钻头中心和孔位中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采取减压钻进;钻杆、接头逐个检查,及时调整。遇有斜孔、偏孔时,在偏孔、缩孔处上下反复扫孔。偏孔、缩孔严重时回填砂粘土重钻;全过程减压钻进。
掉钻落物:小铁件可用电磁铁打捞。钻头的打捞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有采用打捞叉、打捞钩、打捞活套、偏钩、打捞钳和钻锥平钩等器具。
5、结束语
鉴于旋挖钻在武广客运专线白马特大桥的施工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在今后的桩基础施工中,可根据地质情况优先选用旋挖钻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侯再民.旋挖钻机卡钻原因及对策.探矿工程,2001.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