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公路施工企业生产的顺利,同时又是衡量公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修,不断提高工程机械的完好率、作业率和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整体的经济效益。
一、公路工程机械的施工特点分析
公路工程机械品种繁多、规格齐全、技术结构复杂,涉及到机、电、液等各个知识领域。它们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几乎都是露天作业,日晒雨淋的,工期一般较短时,还带有突击性,加大了公路机械的使用强度。相比其他环境工作的机械,机件之间的润滑条件较差,从而导致相配的零件间出现松动和磨损,零件表面也会出现锈蚀或污垢,结果会改变零件间的相互位置,使各零件间的配合性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性严重降低。另外,工程机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流动性过大,人与机的稳定性差。由于以上结果,最终导致公路机械的动力性变差,经济性和使用的可靠性降低。
二、公路工程机械维修的发展现状及弊端
1、施工环境恶劣。公路工程一般都是野外施工,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环境比较恶劣,机械设备行走道路都是临时搭建的便道崎岖不平,机械行驶时振动剧烈,加速了机械磨损和损坏。野外施工的气候条件恶劣,夏季气温较高,机械设备各部件系统易产生高温发热,设备润滑达不到需求的效果,加剧磨损,机械的效率下降。冬季气温严寒,发动机启动困难,机械由于摩擦造成的功率损失增大,降低了效率。
2、维修条件差。公路施工企业在现行公路养护体制的制约下,机械维修仍处于手工作业的分散落后状态。不能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也就不可能提供足够的资金去满足应该达到的维修条件。
3、技术力量不足。进口和国产设备的增多和更新,对于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提高,但现有的人员满足不了发展需要,造成设备维修管理滞后的局面,适应不了使用现代化建筑机械的要求。
4、故障维修检测技术落后。现场维修中,对施工机械故障的判断主要是凭经验,靠感官判断故障部位,准确率低并难确定故障程度。
5、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的维护保养根据设备的规律,经常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延长零件的正常使用阶段;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掌握设备情况,以便在零件进入设备问题前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修理。但目前我们好多单位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淡薄,经常出现机械设备维护不到位或者超过检修期却未检修,导致设备加剧磨损,过早损坏,耽误了正常施工延误了作业时间,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只有按时按期按照设备要求进行维护保养,才能正常发挥设备效能,延缓设备的使用寿命,才能不断提高工程机械的完好率、作业率和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维修管理模式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所在,设备的维护工作是大量的复杂的工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设备使用和维护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设备的日常检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润滑制度,确保定人定机,做好交接班手续和记录,做到专人负责保养,管好、用好、修好机械设备。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新员工上岗必须经过教育,使之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要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会修理、会排除故障。通过各种途径引进机械设备维护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场所,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和技能竞赛,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一支人员稳定、技术精湛的专业维修队伍。
3、做好设备的档案记录与保管。设备档案能够及时的了解掌握设备的变化情况、运行时间、维修记录和技术状况,合理的安排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使其在优势条件下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维修提供比较科学有效的依据。所以应当及时的填写机械设备的档案和交接维修记录,做到档案随机移动,严禁抽换、涂改和损坏。
4、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维护是完好率、利用率、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设备维护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的进行,避免盲目维护带来的危害。应该树立合理使用、加强维护的思想,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管理水平,对违章操作、重用轻管、拼设备冒险作业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要严厉制止。
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支柱,加大管理力度,明确管理责任,合理使用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通过技术、经济的措施对设备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坚持维护与检修结合,修理与更新结合,以达到最经济的使用价值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坚持先维护后使用、预防为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状态监测,提高设备的维修技能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故障发生。在管理过程中找出设备本身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5、检修到位。检修是机械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部分,是消除设备故障、恢复和提高设备功能的有效管理办法,在检修的过程中,认真检查设备输出是否达到要求,紧固接头是否牢固,油温、声音是否正常,各连接部件是否平稳等等,采用各种有效的检测办法和监测手段进行检查和判断,做到故障不明不放过,故障不清不放过,对存在的隐患和缺陷,积极研究对策,及时排除和修复,努力提高维修质量,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维修的经济效益。
6、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将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维修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国内外有名的工程机械厂家其维修服务网已遍布全国,各地区均有配件中心仓库,业务人员仅用几分种就可以掌握维修站点和某种配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运用网络技术,还可以超越国家、地区和时空界限,将工程机械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生产厂、维修厂、配件站和使用单位联系起来,实现远程、快速、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生产厂以此作为售后服务的主要手段,通过与工程机械配套的数据采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维修服务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从施工现场获得信息,按最佳效率时限完成维修服务。
四、结束语
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是公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准备周全,态度端正,注重细节,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必然就会形成一套正确的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模式,才能加大工程机械的利用率,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增加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崔巍.筑路机械的使用与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59.
[2]高峰.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J].公路交通技术,2009(05):187.
[3]王丽华.筑路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