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机械在施工中的安全使用问题

2015-08-19 135 0

  一、工程机械的特点
 
  1、种类繁多。由于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和工作条件的差异,工程机械的用途与作业对象也相应不同,现代化施工现场中工程机械普遍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通常在施工现场中的主要工程机械都有几十种,且多数机械都来自于不同的制造商,甚至有进口机械设备。这也导致了现场工程机械的零部件众多,装配精密且结构复杂。
 
  2、技术结构复杂。现代化施工现场中工程机械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规格齐全和技术结构复杂的特点,并涉及到液压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知识领域。对工程机械的选型、管理、使用、维修及保养都需要较强的经济性与技术性,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3、价值高。现代化工程机械的投资额度普遍较大,一台机械设备价值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具有极高的价值。施工企业购买工程机械后将转化为固定资产,若因管理不当或操作使用不当,都容易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二、工程机械的安全技术
 
  1、推土机的安全使用技术。机械在进行施工时,必须对地形进行了解,特别是起垂直边坡的深度不应超过2m,否则必须放出安全边坡。在进行填沟作业时,如果驶近边坡,推土机的铲刀不能越出边缘。
 
  在道路施工中,施工地形复杂,因此在Ⅲ~Ⅳ类土或者多石土壤地质条件作业时,应先爆破或将土质翻松,在用推土机施工。在Ⅰ~Ⅱ类土等柔软地质条件下作业时,应采用湿地专用的履带板推土机。
 
  推土机不能推石灰、烟灰等粉尘物料,以防止粉尘飞散的现象。
 
  2、装载机安全使用技术。装载机进行装卸作业时,应在平整的施工场地上进行,机械要保持平衡,不能倾斜,并将铲斗升高至距地面50cm左右时,可以使用高速档,行驶时不能进行升降或者翻转铲斗,装卸作业时必须使用低速档,装卸机如果在沟槽边进行卸料时,其前轮必须与沟槽的边缘保持2m以上的安全距离。
 
  3、挖掘机使用的安全技术。挖掘机在拆除构筑物时,作为操作人员应该对构筑物的倒塌方向有所了解,保证挖掘机驾驶室和被拆除的构筑物之间能够留有供构筑物倒塌的空间,并且挖掘机的驾驶室在外露传动部分必须安装防护罩。
 
  挖掘机在有较大起伏的场地进行挖掘作业时,必须随时注意作业面的结构是否发生看松动,要防止发生坍塌,当发生坍塌情况时应及时的进行处理或者将挖掘机撤离到安全位置。进行拉铲作业时,挖掘机的铲斗不能超载。拉铲做沟渠或河道等项的作业时,可以根据沟渠、河道的深度、坡度以及土质来确定距坡沿的安全距离,同城不能小于2m。
 
  4、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使用技术。对起重机的拆装必须由获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相关专业施工单位进行,并且要按照出厂说明书的规定,依顺序进行装拆作业。
 
  塔式起重机在进行起吊前必须进行检查项目:机械金属结构与工作机构的外观情况检查;检查各个安全装置与各个指挥仪表是否齐全、完好;检查确保各齿轮箱以及液压油箱的油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检查主要部位的连接螺栓没有松动;起重机钢丝绳的磨损情况以及各个滑轮穿绕也要符合规定要求;检查供电电缆是否完好没有破损。
 
  塔式起重机在吊运过程中不能随意吊物上升;要严格禁止起重机超负荷作业,施工操作人员不能随意调整限位装置;塔式起重机在停止使用时,起重机上的吊物必须落地,吊钩升至臂架下面2.5m左右的距离,并靠近塔身停滞;还要严格防止两台或两台以上塔式起重机同时施工作业时发生碰撞的现象。
 
  三、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
 
  1、必要性。机械的维护保养是零件没有达到极限磨损前进行的一种预防性技术作业,具有强制性。一般是消除机械设备在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零件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等不正常技术状态的作业过程。实践证明,机械设备中的零部件,除少数属于偶然情况发生损坏外,绝大部分是由于正常磨损而逐渐丧失作用的。因此,做好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上述不正常现象,能够使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充分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延长大、中修间隔期;同时还可防止其过早磨损,消除机械隐患,减少或消除事故,从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率。
 
  1.1提高经济利益。对工程机械进行维护保养,可有效地保证机械地良好运作,预防和消除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事故,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机械运行和维修成本,从而提高其使用的经济利益。
 
  1.2机械设备技术特点的要求。每一种机械设备由于它本身的性能和结构等性质,都具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果能够严格地遵循它的技术要求合理地使用机械设备,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效率,并降低使用成本。
 
  1.3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在合理运用的条件下,对工程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不致因中途损坏机件而停歇,使工程机械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以便随时可以起动运转或出车,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在各项目的机械调配问题上,要做到提前及时地了解各个施工项目的工作进度和机械设备的需求信息,然后安排好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化解好工作使用和维修保养之间的矛盾冲突。
 
  2、工程机械维护的要求
 
  2.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2清洁。机械内外清洁,各滑动面、丝杆、齿轮、齿条无油污和碰伤,无泄漏,渣物除净。
 
  2.3润滑。按时加(换)油,油质正确,油具、油杯、油毡、油线清洁齐全,油标明亮。
 
  2.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作规程,精心维护,防止事故。对于大型、精密设各,还应“四定”,即定使用人、定检修人、定操作规程和定维护细则。
 
  3、工程机械维护的类型
 
  机械维护的作业内容主要是清洁、紧固、调整、润滑和防腐以及更换一些不能再用的磨损零件等工作,此外,还有检查、添加等辅助作业。目的是减缓机械的磨损,及时发现和处理机械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机械维护按照维护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分为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特殊维护等。
 
  3.1日常维护。日常维护是机械维护的基础,是操作人员每天必须进行的例行维护。日常维护的项目较少,大多涉及机械外部,作业内容概括润滑、清洁、紧固、调整、检查等。
 
  3.2定期维护。定期维护指在用的机械使用到规定的台班、工作小时或里程后所要求进行的维护。定期维护按间隔时间长短、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可分为: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和三级维护等各级维护。
 
  (1)一级维护:主要作业内容:①检查、紧固机械外部螺纹件;②按规定加注润滑脂,检查各总成内润滑油平面,并加添润滑油;③清洗各种滤清器;④排除所发现的故障。
 
  (2)二级维护:主要作业内容:①一级维护作业项目;②检查、调整发动机及电气设备;③拆洗机油盘及机油滤清器;④清洗柴油滤清器;⑤检查、调整转向、制动机构;⑥拆洗前、后轮毂轴承,加添润滑脂(油);⑦拆检轮胎并进行换位。
 
  (3)三级维护:主要作业内容:①二级维护作业项目;②拆检发动机,清除积碳、结胶及冷却系污垢;③视需要对底盘各总成进行解体清洗、检查、调整,清除隐患;④对机架、机身进行检查,是需要进行除锈、补漆。
 
  3.3特殊维护。特殊维护包括磨合期维护、换季维护、停驶维护、封存维护和转移前维护等,是在特定情况下进行的维护。
 
  四、结束语
 
  工程机械的管理、养护、使用技术是工程施工中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对工程施工具有重大影响,机械工程的发展、创新是与许多学科进行综合、渗透形成的。我们需要对许多传统的工程机械的管理、使用技术研究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更好的掌握机械施工技术。我们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认真的总结,不断进行探索,推动我国工程机械施工技术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永平.浅谈道路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安徽建筑.2011.18(4).
 
  [2]罗长琼.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探究[J].机电信息,2013.09.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