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08-19 155 0

     2011年的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各行业经济都受到了不小冲击。虽然在爆发经济危机后,工程机械行业还没有显露出倦意,仍旧保持着较高的年增长率。但是在2012年到来临之际,观察发现,工程机械行业似乎渐渐也掉入了泥潭之中。之前的较高增长并没有得有效延续,随之而来的“衰退”让所有生产厂商一度陷入疲惫。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面对紧接着的2012年,在各机构眼里,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国内国际市场发展是危中更有机。
 
  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
 
  国虽然已经成为机械生产大国,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工程机械行业运行中行业发展不平衡,低端的产品产能过剩,技术水平落后,这严重制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之间的矛盾
 
  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施工现场,生产管理人员缺乏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定期保养等知识,而机械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了解甚少,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地位,这样大大削弱了机械管理。
 
  2、工作环境恶劣,施工任务繁重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期短、工作任务重、施工机械数量少、机械设备加班作业施工等,造成了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甚至带病作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与使用寿命,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
 
  3、操作人员素质低,培训少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本身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几乎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无操作证就直接上岗,经常出现先上岗、后补操作证的现象。在施工现场,也经常出现个别操作人员有事离开,为了对付上级检查,随便找一个没有操作经验的人来代班。在平时工程不忙时,为了节省成本,企业也不会对操作人员进行实际培训。
 
  4、陈旧设备更新不及时
 
  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投入,一台设备即使超出了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期限,但依旧在服役,造成设备故障率高、维修成本大,并且易发生安全事故。
 
  5、管理层对设备管理重视不够
 
  管理层只重生产进度和施工质量,而忽视设备管理,使设备保养机制不健全,突发故障较多,并且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管理随意,现代化检测工具缺乏。
 
  二、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做强做大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岗前技能培训
 
  在操作人员上岗或转岗之前都应该加强岗前技能培训,要求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操作、维护及保养培训并且了解设备的基本原则。同时要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上岗考核,要保证操作人员能熟练操作设备、判断常见的故障并能简单地处理,以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标准化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管理制度是关键,故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一种设备从选型、采购、使用、维修、管理到报废的全过程都要标准化管理,操作人员要每天认真填写三个记录:设备运转记录、日常维护记录、每日发生费用记录,这样可以充分了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时间、维护、故障及维修情况。此外,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巡视,根据每月实际情况编制这个月的维护保养计划,安排修理作业。修理作业时,也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按照正常的修理工作程序,完成修理之前的技术检验、故障分析判断及解体鉴定,制订修复方案,修理过程要执行自检、专检记录的填写和最终竣工的验收,同时要注意对设备的季节性维护,持续高温、设备高速运转、温度过高等问题都会导致设备燃烧和毁坏;寒冷冬季,要提前更换冬季用油,进行冬季维护。
 
  3、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情况监督考评制度
 
  完善岗位责任制,进行月度设备考核,详细规定考评程序及奖惩办法,并对设备运转工作时间、费用消耗、车容车貌、服务态度和维修成本等方面进行考核。在每次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到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限期整改,并到现场监督完成,同时做整改后的验收工作。
 
  4、及时淘汰老化、技术落后的设备
 
  每种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实际设备使用中,大多数机械设备往往超期服役,长时间使用或使用频率高,导致了机械设备提前老化。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及时地淘汰老化设备,引进新设备,以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另外,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高科技设备层出不穷,为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任务,也应该及时更新技术落后设备。在淘汰老化、技术落后设备时,应该遵循一定的机械设备淘汰与报废的技术标准:①到设备使用年限,折旧已提足,技术性能已达不到国家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的;②因事故等原因造成设备主要结构性能损坏严重、无修复可能或修复费用超过更新设备价60%的;③能耗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技术改造不经济的;④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⑤自制非标准专用设备及无继续使用价值的。各种机械设备只要达到以上其中任何一条报废条件的,原则上都应及时予以淘汰,以有效地控制机械事故的发生,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
 
  5、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自动化的配套技术
 
  现代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等技术,也是我国工程机械走出困境的必须攻克的技术,必须加大这关键的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只有把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新产品中,我国的工程机械才等打入国际市场,才能在世界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6、推行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一是促进流程制造业循环发展,构建物质/能量充分(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系统,加快现有生产装备的节能环保改造,建立循环经济链。二是开发和推广量大面广的节能、节材和环保产品及装备,发展废气、废水、废固体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推广高效绿色生产工艺。三是发展再制造工程,促进“静脉产业”的发展。
 
  7、推行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推行数字化智能化制造高度重视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和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和装置;突破一批“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的试点和应用。
 
  三、新时期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策略
 
  首先,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家应该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企业战略无疑是一种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是所有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在经济低迷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由制造型企业转变为“智造型”企业是很好的选择。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原料、劳动力的成本均提高,制造型企业正在进入高成本时代。如何控制好成本?进行产业结构变革和技术创新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其次,优质服务客户,致予亲切关怀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近期,企业的服务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中联重科在业内首推“蓝色关爱”服务品牌,率先将设备服务从“被动式维修”升级为“主动式关怀”,并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一站式整体服务解决方案。工程机械的服务万里行也走近了客户的心,走遍全国,如今,制造企业都已经将服务纳入企业发展重要的战略,而“服务”作为一个主题,各个企业都将本公司的服务理念传达到大江南北,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和客户的信任,这种主动式的出击比被动地等待投诉要理想得多。再次,要加强人才培养。再次,加大力度进行人才培育。企业职工的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要素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必须加强工程机械行业国家新职业的申报、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和人员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训体系。
 
  四、结束语
 
  工程机械行业是综合性的新型行业,其发展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不仅新兴的管理、安全、服务、无人监管的危害、应急救援的责任以及工程机械行业自律的精神。而且还是许多传统的技术领域研究领域也都通过更深入的开发、创新,突破了原有的传统技术界限,工程机械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总结,不断探索,推动工程设备管理维护技术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结束了高增长,回归了理性发展,因为工程机械行业对于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强,我国需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想出台更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更多的了解金融危机,准确把握好企业、行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薇,机械设备管理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7.
 
  [2]程芳芳,中美应急管理体系与科技支撑的现况比较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6-7.
 
  [3]张金兴,工程机械在灾害治理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8(12):129.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