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交通道路中工程机械的选用

2015-08-19 146 0

  一、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
 
  选择的施工机械应具有较好的工程适应性。施工机械的选择必须与道路工程的特点相符,应以相应建设项目的现场地质及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以适应道路工程现场周围的环境,运距及工程要求为标准,同时也要考虑施工机械自身的工作容量,施工效率等,避免出现机械的施工能力无法满足工程的现象。
 
  选择的施工机械应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必须考虑到施工的成本,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机械选择时应以施工单价作为选择的重要基础,而施工单价与机械的磨损及使用费用密切相关,故而在选择机械时要考虑机械的抗磨损度及其使用价格,综合考虑工程量、机械损耗及机械使用之后选取合适的施工机械,以创造出最大的施工效益。
 
  选择的施工机械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被称为施工三要素,而施工安全作为整个施工工程的基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选择施工机械,必须要衡量该机械是否安全可靠,是否会对工程施工人员及其它设备造成威胁。
 
  选择的施工机械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或专用性。在保障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的前提条件下,应考虑机械的通用性及专用性。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
 
  影响施工机械的选择依据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市政道路工程量的多少及施工工期的长短,当工程量较大或工期紧凑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及进度就应优先选用大型的工程机械进行施工,反之当工程量较小或工期较长时,可选用中小型机械进行施工,同时也要考虑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场地条件不适于大型机械时,此时就要选择其它的机械来代替大型机械进行施工。考虑到市政道路工程自身特点及周围环境、地质等因素,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时,对工程机械进行合理的组合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一)工程施工机械技术性能之间的组合
 
  机械技术性能之间的组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组合:1.施工主机械与配套机械的组合。在进行配套机械的选取时,应尽量选择作业效率高,产量大的机械,以利于工程主机械性能的充分发挥。2.辅助机械与工程主机械的组合使用。同配套机械相同,为充分发挥主机械性能,应优先选取生产率略大于主机械的辅助机械。(3)机具之间与运载机械之间的组合,如牵引设备与装载机具之间,装载机具的容量及性能要在牵引设备承受范围之内,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以发挥出组合作业最大的性能。
 
  (二)工程施工机械种类与数量的组合
 
  为提高组合机械的作业效率,在选用施工机械种类时,应遵循越品种及数量最少的原则,以市政道路工程的自身特点为依据,尽量选用工作效率大、作业效率高的大型施工机械,品种也应尽量单一,这样一方面利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另一方面也利于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运输、调度及保养等工作的开展。当选定一套施工机械组合作业时,应选用同样的一套施工机械进行同时作业,这样当一套施工机械出现错误时仍可保证工程的持续施工。
 
  三、施工机械的选择方法
 
  (一)以工程项目作业内容为依据进行施工机械选择
 
  首先路基工程的工序为:准备工作、土方开挖、土石填筑、运输及平整场地,其各项工序对应选择的工程机械如表1所示:
 

 
  (二)以其它因素为依据选择施工机械
 
  除了以上的选择依据外,也可根据场地土质、当地气候及工程量大小作为选择的依据。分别如下:1.以土质为依据。土质是大多数施工机械作用的对象,土质的特点会直接影响到机械的使用、磨损,进而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根据土壤的性质,可选择不同规格的推土机及装载机等机械,土质的质地、颗粒大小等定子采用光面压路机或轮胎压机等。2.施工现场气候的变化会引起土体状态的改变,故在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充分考虑施工期间的气候状况,如施工期处于雨季时,可采用履带式等重型机械作业,而处于旱季时可选择轮式机械作业。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