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由于社会的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机械在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工程项目单位提高机械远程监控系统技术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一些监控技术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需求,这就要提醒施工管理者对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应用的重视。
二、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的现状
伴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施工逐渐向全天候不间断作业转变,这样使原有计划性阶段维修模式逐步被淡化,继而替代它的是动态维修模式,但是,由于动态维修的主要环节:技术状态监控的手段和方法尚不完善,所以,对故障尚不能做到准确的提前预判,因此,由于设备故障导致停产停工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一些技术状态监控手段已在其他工业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工程机械领域,由于多是野外作业,地点环境经常变化,致使许多监控设备使用不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机械的局部使用失控,容易形成故障隐患。
施工中,机械设备突然出现故障,不但会给工程进展带来多种不利影响,而且会使维修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维修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为了避免这种不利局面的出现,变被动为主动,我们摸索着推行前置式管理的方法,前置式,顾名思义就是将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超前谋划,提前预判设备故障,防患于未然,以期将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前置式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计划性阶段维修模式被淡化,动态维修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设备有时出现部分项目管理失控的现象提出来的,在我单位实际生产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工程机械远程监控技术研究
1、远程监控系统自行研发
主要由监控中心和多种类型的车载监控系统组成,监控中心由硬件和智能服务系统组成。其原理为:智能服务系统将指令传输至车载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GSM/GPRS将机械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所在的方位传回调度室,由智能服务系统对参数作进一步处理后标示在电子地图上,然后综合分析所有参数信息,按用户需求制作管理图表,协助用户准确决策,远程监控机械设备。
2、智能服务系统功能设计
(一)、接入功能
该系统必须满足与不同的车载监控系统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必要的接口和不同工程机械厂商的内部管理系统实现连接,通过对相关信息整合,更好地实现对工程机械的管理。
(二)、工程机械数据采集与分析
远程智能服务系统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该系统能够实时传输GPS定位信息,同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如运行时间、发动机转速、压力和制动气压、液压油温度、故障代码和耗油量等。根据运行要求可适当调整系统参数,中心数据库负责存储设备参数。设备上装设的GPS终端能够直接联通原有监控器,可直接通过监控器获取设备参数,无需添加传感器。监控中心通过虚拟仪表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参数,方便使用。自动记录机械设备当前所处地详细位置、行驶轨迹。
(三)、工程机械远程检测与诊断
工程机械由于使用环境恶劣,故障率较高,产品发生故障是很常见的问题。通过智能服务系统,在监控中心增设一套专家系统专门用于故障诊断,远程监测机械运行参数,如突发故障,工程人员可参照设备参数及时排查故障并进行维护,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
(四)、报警和远程监控功能
该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基本满足客户需求,目前在研发和试用阶段,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还未达到实际运行要求,但远程监控技术武装工程机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使用户实现对工程机械的远程管理和维护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未来必定会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该领域的研究中,使工程机械的远程管理和维护更加符合现实需求。
3、温度监测与诊断技术
温度也是表征设备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设备出现机械、电气故障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温度的升高,同时温度的异常变化又是引发设备故障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与设备的运行状态密切相关,温度监测是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温度仪表种类较多,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非接触式温度仪表如红外点温仪在工程机械中应用较多。
四、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具体的技术应用
1、移动机械性能检测分析综合系统的应用
主要是将智能仪表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然后对机械的整体运行情况做出评测,使操作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机械的使用性能,如果在检测中性能参数出现问题,在应急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机械的快速保护。监测分析主要的性能参数包括:机械发动机的转速、工作时间、总计时间、冷却液的流出、机油的温度、液压油的温度以及输出电流电压等。只有对这些参数及时的评测,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GPRS的网络传输,能够将所检测到的机械运行的性能参数传送到用户中心的上位机处理系统中,这样用户就能够掌握机械的运行状态,同时制造商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的系统来监测机器的运行情况,提供更加优质的售后服务。在GPS定位模块上能够准确的定位到机械的位置,主要是通过在通信模块的基础上,将地理位置信息传送到用户中心,然后在嵌入式系统的作用下,将机械的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当中,为用户查询机械位置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上出现失误,会导致机械的性能的改变,如果程度不严重,在报警后会提醒操作人员及时的修复;如果对机械的损害非常的大,就会强行的采取保护措施,比如自动切断电源、停止机械运行。
2、人机页面的应用
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使用了移动机械车载操作监控界面,操作人员能够直观的在液晶显示器上看到机械运行的状态,该界面操作简单、信息量大,能够满足重型机械生产环境的使用要求。在用户中心监控界面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机械型号的形式来查询机械的性能参数,同时接收远程系统传送来的报警信息,在这个界面上,能够对报警信息、机械的损坏信息以及位置信息都能及时的掌握。
总而言之,目前在我国的重型机械越来越多,通过使用远程监控及智能化系统能够使用户及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当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快速的给用户提供解决措施,保证了机械的正常运行,实现了工程机械的智能化的发展,提升了系统自身的性能,所以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3、无损探伤检测
无损探伤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设备的重点受力部位,进行必要的探伤检测,对裂纹、沙眼等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这种检测技术对于大型设备和老旧设备的作用尤为明显。无损探伤主要有渗透探伤、磁粉探伤、超声探伤和射线探伤等;在我公司机械设备管理中应用较多的是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探伤。如磁粉探伤技术操作方便灵活,适用范围广,对起重机的重点连接部件如钢丝绳绳裤、连接板等的表面裂纹检测效果也较好。超声波探伤能准确判断裂纹的长度和深度,便于分析隐患的严重程度。渗透探伤主要针对表面裂纹,与磁粉探伤功能重复,所以使用较少。射线探伤所需专业设备操作不便,且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所以在工程设备管理中也应用较少。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应用的剖析,能够对机械工程潜在的危险进行把握,进而能够提出一些防备的对策,如此方可在实践的工程中对危险进行掌控,提高风工程机械更顺利的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程立辉,刘大成,金小伟,郑力.基于虚拟现实的设备网络化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0
[2]陈利燕,夏斌,方元.车载GPS的几种通讯方式及比较[J].农机化研究,2011
[3]梁列全;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应用研究[J].工程机械,2012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