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5-08-20 274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的加快,各种工程机械在施工项目中广泛应用。正确的选择工程机械,对工程机械的正确应用就成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前提。
 
  一、道路工程机械的管理
 
  道路工程的机械管理依赖于现代管理组织机构与健全的规章制度。道路工程机械管理是否适当对于工程的施工有着很大的影响。机械管理工作中,机械的维修管理、配件的供应管理、配件和库存管理,每一项工作都十分重要,我们都应做好计划,进行统筹安排。
 
  1.机械的基础管理
 
  对基础资料应按不同工作性质、类别、级别等分别归类、建帐和归档,如固定资产台账、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原始机械技术文件,交接登记表,运转记录,维修记录,技术改造资料。且应采取一机一档的原则,做到机械设备、物、账、卡三者相符。
 
  2.加强机械设备的单机考核与效益核算
 
  通过核算的积极作用,降低成本支出,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的能力,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机械使用必须执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的原则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大中型专用机械不得雇用临时工操作。主要机械实行专机专人制,多人操作的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维修规程、安全规程和技术要求合理使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作业。
 
  4.更新机械设备
 
  设备的更新是为了消除有形磨损,用效能更高、性能更完善的设备来替换旧设备。现代化的机械施工与管理,是在保证工期、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大的可能性提高经济效益。
 
  二、工程机械在施工中的选择
 
  目前,道路施工建设的特点是工程量大,质量要求严格,施工工艺多而复杂,而且建设周期短,从而使得施工机械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工程地质、现场施工空间、人员素质及数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为了保证道路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在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上,就应当根据工程建筑的结构特点、质量要求、工期长短、资源供应的外在条件、施工现场的条件,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及管理的水平.比如在一些地区的道路建设中自然条件比较恶劣,道路建设项目往往就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因为大多在道路、桥梁、隧道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大型施工机械不能通过,假设建筑单位为了解决运输问题而另修道路,就会因耗资很大而造成效益不足,所以在这些地方往往使用中小型施工机械则较为经济合理.亦如在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带、工程量有的不是很大的道路建设项目,这些地方就需要选用配备增压柴油机为动力装置的施工机械.因此说在道路机械化施工中,要不断提高机械化装备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要依据不同的施工对象和要求,选择最适宜的机械种类,并且进行不同机械的合理组合,才能达到充分发挥不同机械的技术效能.不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而且可以降低消耗和施工成本,并保证工程质量过关.
 
  三、工程机械在施工中的应用
 
  企业承揽项目工程时,在拿到施工图纸后,首先应当对图纸进行复核,随后对工程量计算,然后按照工程量的大小选定工程机械。选定过程中还需考虑油料供应、机械维修、设备调配的因素,最终选定适合的且经济实用的工程机械。具体工程机械的数量可以根据计划时段内的台班数、工程量、机械的利用率与生产率来确定,公式表示为:N=P/WQK。式中,N表示需要的机械台数;P表示计划时段内应完成的工程量(m3);W表示计划时段内的制度台班数;Q表示机械的台班生产率;K表示机械的利用率。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过程中,应当按合理的组合方式来选择性能完好且适宜数量的压路机,并使碾压速度符合规范要求。初压应当选用钢轮压路机在摊铺机后进行压实。复压压路机在初压后开始压实,路面是以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时,应当优先选用振动式压路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应当优先选用重型轮胎式压路机。终压在复压后进行,一般选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或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修筑混凝土路面的时候,若工程量较小时,应当选用水泥混凝土拌和机,若工程量较大时,则应当选用水泥混凝土拌合楼。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方法主要有滑模机械铺筑、轨道摊铺机铺筑、小型机具铺筑、碾压混凝土和三辊轴机组铺筑五种方法。
 
  应用滑模摊铺技术的项目,工程质量同比其它方法技术最高端、装备最先进、施工速度最快。在应用此技术的项目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搅拌楼容量应当满足滑模摊铺机施工速度要求;高等级的道路应当选择宽度为7.5至12.5的大型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铺筑施工过程中除水泥混凝土生产机械和运输设备外,还需要配备摊铺机、卸料机、整平机、振捣机、拉毛养生机;小型机具铺筑施工的工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式中的传统施工方式。一般只应用于三、四级道路和村镇道路。
 
  四、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1.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时,应该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整套安全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网络,纵到底,横到边,层层落实,不留死角,在整个网络中应该包括第一责任人、主管负责人、日常安全业务管理的责任人、安全管理员、操控人员,所有的成员要各负其责,措施得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要使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能正常运转。约束安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使安全管理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遵守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依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以及行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和安全教育培训。
 
  2.培养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心理素质稳定,身体素质良好。在复杂的环境下具应有良好的适应性、应变性。操作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过培训不上岗,操作不熟不上岗,不了解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和防范措施不上岗。要在取得考核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要做好操作人员的劳动防护工作。安全管理者应与被管理者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同经济挂钩。使操作人员具备安全风险意识,有的放矢,避免事故的发生。
 
  3.搞好机械本身安全
 
  首先,要制定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采用定期、不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审核,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的过程中应严格的执行“三检”制度: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检查及工作后检查。工作前的检查是预防,工作中的检查是发现,工作后的检查是处理。其次,要保证机械各部位正常的运转,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设备不得再使用,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设备,例如如力矩限制器、紧急停机开关等安全装置,禁止拆除监测、指示、仪表、报警及警示装置,机械的周围可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牌,用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和发生意外时应如何采取紧急措施。
 
  五、结语
 
  总之,工程机械的合理应用关系到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必须高度重视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机械的作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道路施工进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厚宝.浅谈工程机械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
 
  [2]杨锦雄.论道路工程机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6).
 
  [3]王喆.论道路施工接卸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山西建筑,2011,(29).
 
  [4]岳国星.浅谈如何让工程机械在道路施工中发挥更大效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3).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