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受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拉动,我国工程机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在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从上世纪的80年代起就逐渐重视循环经济社会的建设。根据中国的基本现状和发展目标,我国政府做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就是节约能源和资源。
一、再制造的基本概念
再制造工程是指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废旧产品性能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环保节能、节材为原则,以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来修复、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简单的说,再制造工程就是通过使用高新技术,使废旧的机电产品,恢复或超过原出厂时新品技术指标和性能,使报废的机电产品寿命延伸。
二、再制造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再制造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美国的再制造工程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本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就建立了国家级再制造与资源回收中心、再制造工业协会及研究所。1996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罗伯特·兰德教授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对美国的再制造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发布了再制造业调查报告《再制造业:潜在的巨人》。报告显示,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拥有专门从事再制造的企业超过7.3万家,主要生产46种各类型的再制造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30亿美元,再制造直接从业人数多达48万人。与传统的诸如计算机制造业、钢铁业相比较,再制造业的产值与它们相差不多,但是就业人数要明显高于它们。这说明再制造业不仅能创造巨大的财富,也能显著解决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压力。
2.再制造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再制造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和大型企业的重视,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的再制造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组成《再制造产品目录》编制小组,并于2011年和2012年相继公布了两批次产品目录。并且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用再制造产品。在中国,维修工程、表面工程这些先进的工程技术在再制造中的推广应用,可将旧件利用率提高到90%。在满足再制造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的同时,在耐腐蚀、抗磨损、防断裂等方面性能也能得到提升,使得再制造的零部件能优于原型新品。
三、工程机械行业目前的维修方式
20世纪初,工程机械维修方式基本上是事后维修,它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利用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20世纪中期,随着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为减少因故障而造成的停机损失,提高可靠性,推行了定期维修制,同时在维修活动中改进维修工艺,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实践证明,只有定期维修是不够的,因为定期维修不仅存在着较多的剩余修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维修不足。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技术状态监测维修,并且将维修活动向前延伸至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当前,发达国家维修现状是以状态监测为基础,以可靠性为中心,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的状态监测维修,针对不同的机械设备及使用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一般设备采用事后维修,平时难以停机,出现故障对生产和安全影响较大,而对故障规律已基本掌握的设备,采取定期维修。关键设备在有监测和诊断技术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取状态监测维修。随着监测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今后状态监测维修在整个维修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维修方式。
四、我国实施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可行性
我国发展再制造技术较晚,特别是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但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工程机械的再制造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在市场上、技术上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某些关键核心技术上与国外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随着世界上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殆尽,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等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绿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将会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业,需要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五、我国实施工程机械再制造效益分析
制造一台工程机械产品会消耗大量的钢材、有色金属、玻塑制品等。假如机器报废后就弃之不用,已消耗的资源就没有可再利用的可能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再者废旧的工程机械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场地资源,造成固体垃圾;另一方面废旧工程机械零部件的有害成分将带来大气、水体污染,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危及人类健康。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也促使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企业要想用最经济的方法得到更高性能、更好质量的再制造产品就必须加大再制造产品的科研投入,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探索新的再制造先进技术,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来,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加便捷、快速的生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六、结语
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家资源、能源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在行业内实施再制造工程是必要的,同时根据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在国内发展的日趋成熟,使得工程机械行业在实施再制造工程的在市场、技术层次也存在相当大的可行性,同时,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部分相关法规也为绿色再制造工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可进一步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绿色再制造工程进展。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再制造工程体系的搭建将会促进国内工程机械的更高、更快发展,提高国内工程机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高峰.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中国制造业信息化[J].2003(4).
[2]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年鉴[M].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2005:3-9.
[3]吴学松.中国工程机械“十五”回顾及展望[J].河北:中国质量协会工程机械分会,建筑机械化,2006,5:19-23.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