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针对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机械操作人员素质低、对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主要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施工效率与质量。
一、公路工程机械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
1.工程机械事故时有发生
经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公路工程机械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操作人员对机械进行不规范操作,没有按规定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及维修,自我安全意识不强、没有使用防护用品,在未对机械安全装备进行全面检查的情况下使用机械等。另外,由于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也会造成工程机械事故发生,如施工地形险恶、遭遇暴风雨雪天气、施工场地杂乱无章等。
2.公路工程机械施工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公路工程机械施工具有机械施工的一般特点,其施工工作量大、过程复杂、工期紧等,由于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相应管理措施不到位,使得现在大多数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方都是片面的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轻视企业的管理,注重机械的使用而轻机械的维修和保护,这样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施工过程出现机械设备损耗率过高,由于维护人员的缺乏或是监管不利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状态,同时管理体制的不够完善,使得设备相关部门不能良好的进行沟通,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协商,例如管理阶层和操作层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出现脱节等。有些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企业甚至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在施工过程中设备使用不合理,机械配置闲置或是不足,造成相应资源浪费等。
3.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操作人员对新机械、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掌握甚少,对于企业引进的新设备不能熟练操作。由于自身对机械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使得机械在产生异常况时不能及时地发现、诊断和维修;其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机械操作知识,容易使管理事项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二、公路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之策
1.建立机械施工管理组织
机械施工管理组织是整个工程施工管理组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单位实现安全施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首先,完善工程机械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职责。对于机械管理的全过程,包括机械设备的计划、选购、调试、使用、维护、检修、升级、改造、更新和报废等环节,都要制定与其环节相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使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使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制度化、规范化。其次,明确管理组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工程机械施工计划的总工期和阶段工期;制定周详的工程施工方案;制定机械施工的程序、操作规范,明确现场管理人员职责;确定机械的选用和最佳配置;制定机械施工的总体进度计划;制定机械安全施工的具体措施等。
2.加强对工程施工机械的管理
(1)施工机械的选用施工机械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所以施工单位要从机械的选用开始做好机械的管理工作。施工机械的选用首先要考虑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工期、内容、工程量等多方面因素,在机械费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选用与其相适应的高效低耗、性能良好、安全性高的机械设备。在工程工期短、作业场地较小的情况下应选用一机多用的通用机械,而对工程作业量较大、对施工工程有特殊质量要求的,应选用专业性强的工程机械。
(2)施工机械的使用
为了确保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率,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实行定人定机制,操作人员要负责机械的使用、保管、保养,并且把机械的使用费用与操作者的经济挂钩,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调动起操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客观环境因素对机械使用造成的影响,施工单位针对天气变化、施工路况等特殊情况,预先制定相应的机械保护措施,防止和降低环境因素对机械造成
危害。
(3)施工机械的保养与维修
施工机械的保养对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要对机械设备制定详细的保养规划,并且加大实施力度。不能因为任务重工期紧就放弃对机械的保养,相反,在进行较大任务量作业时更应该重视机械的及时保养,让机械保持在一个良好的使用状态,降低机械的故障率。同时,也要重视对机械的定期维修,根据机械设备近期的使用情况和完好状况,制定机械的
年度、季度及当月的维修计划,并派专人负责和检查维修情况,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
3加强对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解决好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除了完善公路工程机械施工管理体制外,加强对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解决对策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应从机械施工相关员工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开始,不断加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对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灵活、更加规范、更加完美,同时还能减少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损害和破坏,更能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构建工程机械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要在各职能部门和各施工人员之间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观念,对工程负责人、安全管理员、机械操作员等所有成员岗位落实安全责任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机械操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风险意识,做好劳动防护工作。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要坚持做好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机械设备检查,目的在于及时预防、发现和处理机械事故隐患。操作人员要在确定自动控制机构、监测、指示、报警、仪表及警示等安全装置设备齐全并使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操作机械进行作业。二是加大现场的安全监察力度。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中一旦发现安全问题责令相关负责人整改,并且要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三是对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管理。在机械周要设置安全警示牌或路障,用来提高过路行人的安全意识。机械的停放场地要平坦,便于机械进出,并且要做好机械的防冻、防雷、放水工作。
三、结论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必须积极实施应对措施来解决公路工程机械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从加强机械施工的组织管理、施工机械的管理、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及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几方面使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发挥最大的功效,提高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增强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祁建利高速公路施工机械化相关问题探析[J].经济管理者2010.(09)
[2]韩垂振公路工程机械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07.(09).
[3]罗洪新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及其管理维护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
[4]李宏兵路面机械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5]席永慧,徐伟,顾浩声,应惠清.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9(0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