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的危害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如果被污染,就会造成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恶化,产生故障;元件加速磨损,寿命缩短,甚至造成机械和操作中的重大事故。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动力元件:污染颗粒会使泵的相对运动零件加剧磨损,降低容积效率,缩短使用寿命。
(二)对执行元件:坚硬微粒会使各类密封和精密配合件加快磨损,使泄漏量增大,造成元件动作迟缓、无力。
(三)对控制元件:污染物会使阀体和阀芯加剧磨损,使性能变差,有时还会把阀芯或阀杆卡死,堵塞节流孔,造成元件动作失灵。
(四)对辅助元件:油中的水分可腐蚀金属,使油液乳化变质,进一步腐蚀各类密封件。
(五)对整个液压系统:污物积存后,将堵塞滤油器,使泵吸油困难,产生空穴和气蚀,从而恶化系统的工作性能。
据统计,在液压系统所发生的故障中(如常见的系统堵塞、阀体卡死、控制失灵、密封件划伤、“爬行”、气蚀、锈蚀等)有60%~70%起因于液压油的污染,而液压油污染源主要是杂质、空气和水分。因此,我们必须防止液压油的污染,以提高机械使用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二、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问题的原因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问题的原因众多,主要有:
(一)残留污染
主要是指在液压系统的安装、生产过程中,液压元件、附件、液压管路中残留的污染物,过程中没有进行清洗或彻底清洗。可以说,液压系统尚未工作就存在原始污染物。
(二)侵入污染
主要指在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渠道侵入液压系统。主要途径是通过液压系统的油箱、液压缸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吸油管路、液压泵和各密封处等。
(三)生成污染
主要是指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元件的运动产生摩擦、磨损和密封件老化等原因,液压系统自行生成的污染物。
三、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问题的控制
(一)定期检查液压油质量,保持液压油的清洁
在检查液压油质量时,主要检查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液压油的氧化程度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空气中氧以及太阳光的作用,将会逐渐被氧化,使其粘度等性能改变。氧化的程度,通常从液压油的颜色、气味上判断。如果液压油的颜色呈黑褐色,并有恶臭味说明已被氧化。褐色越深,恶臭味越浓,则说明被氧化的程度越厉害。此时,应更换新油。
(2)液压油中含水分的程度。液压油中如果混入水分,将会降低其润滑性能,腐蚀金属。判断液压油中混入水分的程度,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其颜色和气味的变化情况,如液压油的颜色呈乳白色,气味没变,则说明水分过多。二是取少量液压油滴在灼热的铁板上,如果发出“叭叭”的声音,则说明含有水份。此时,应更换新油。
(3)液压油中含有杂质的情况。在工程机械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有悬浮颗粒或有杂质沉积,则必须对系统进行清洁,检查滤油器必要时更换。取数滴液压油放在手上,用手指捻一下,察看是否有金属颗粒,或在太阳光下观察是否有微小的闪光点。如果有较多的金属颗粒或闪光点,则证明液压油含有机械杂质较多。这时应更换液压油,或将液压油放出,进行不少于48h以上时间的沉淀,然后再将其过滤后使用。
(二)液压油的更换
检测中发现液压油品质恶化,已无法恢复使用标准即应及时进行更换,以避免对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对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换油步骤如下:
(1)首选更换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将油箱中的液压油放掉,并拆卸总油管,严格清洗油箱及滤油器。可先用颗粒等级不超过18/15的化学清洗剂清洗液压油箱,待晾干后,取用颗粒等级不超过18/15的新液压油冲洗,在放尽冲洗油后再加入新液压油。
(2)启动发动机,以低速运转,使油泵开始动作,分别操作各机构,靠新液压油将系统各回路的旧油逐一排出,排出的旧油不得流入液压油箱,直至总回油管有新油流出后停止油泵运转。在各回路换油同时,应注意不断向液压油箱中补充新液压油,防止油泵吸空。
(3)将总回油管与油箱连接,最后将各元件置于工作初始状态,往油箱中补充新液压油至规定位置。
(三)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固体杂质入侵系统:
(1)加油时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注,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以防固体杂质和纤维杂质掉入油中。
(2)保养时
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造成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接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橡胶的专用铁锤。
(3)液压系统的清洗
清洗油必须使用与系统所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油温在45~80℃之间,用大流量尽可能将系统中杂质带走。液压系统要反复清洗三次以上,每次清洗完后,趁油热时将其全部放出系统。清洗完毕再清洗滤清器、更换新滤芯后加注新油。
(四)防止空气进入
经常检查油箱中油面的高度,保持有足够油量,在工作过程中油液会损耗,必须及时补充新的同规格油液;即使在最低油面时吸油管和吸油口也应保护在油面以下,使用性能良好的密封件,失效的密封装置应及时更换,管接头及各结合面的螺钉都需要拧紧,在使用中应防止系统中各处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或局部真空,液压系统中进入空气是不可避免的,维修和换油后,要按说明书的规定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在更换油箱中的油液后,应开动机器循环运转几次,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对液压系统中的外部泄露(尤其是液压油缸和工作装置过载阀)要及时处理。
(五)加强施工用的管理
(1)建立登记卡和液压设备档案,每台机械均建立一个液压油登记本,记录需用液压油品名及牌号并注明每次加油或换油日期及数量,并由专人负责检查,有利于了解系统的密封性能,也可避免在工作中误用异种油品。
(2)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规定,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定期清洗或更换液压油滤芯,并每日检查液压油油位,不足时应及时补充。因油量不够或换油时造成系统中有空气,应根据机械使用说明书规定,怠速运转一定时间,操纵换向手柄,使液压缸往复运动数次或使液压马达运转一定时间,排除液压系统内空气。
(3)根据使用条件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油样分析,发现油液污染严重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4)在修理装配时防止环境污染,液压元件装配前各零件必须退磁并清洗干净。装配后必须进行清洗和性能试验,一方面可以检测修理质量,另一方面也可清洗杂质,所有液压管道要注意保护与密封。
(6)定期检查、定期保养
目前机械油液污染的解决办法大多依靠事后维修,以及经验法或仪器离线式检测。该办法的缺点是液压元器件如泵、溢流阀等已经发生故障才去查明故障原因,无法在故障发生时控制故障发展。由于在线状态检测能在故障初期起到预警作用,因此在线式检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在线式检测的应用,对液压系统进行状态检测,及时掌握机械的运行状况,寻找故障所在。
参考文献
[1]冀宏,左嘉韵,程源.工程机械液压元件及节能液压系统的发展与思考[J].液压与气动,2013年5期.
[2]杨欣.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