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到位高速公路施工需要有严密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要有一定业务专长的技术人员和能较为熟练操作机械设备的机手,能在整个机械化施工过程中均衡协调各个作业和各道工序,需要量有足够数量、种类、和规格的机械施工设备、操作管理与维修人员。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虽然也有机料人员进驻工地,但是他们承担的机械设备管理和组织协调职能不能很好地调度机械设备,缺乏统一协调的安排管理。在施工工作中,甚至需要不同工作面、工作点的技术员来协调机械设备的使用,造成工作的低效率和设备使用的低效率。其次,针对各类不同的机械设备,缺乏统一的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调度各台机械的运转。完整严格的机管制度的缺乏,机械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工作尚未完善,使得管理工作无章可循,造成管理的无序。
1.2施工机械设备配套不够高速公路机械化施工范围广泛,作业条件复杂,使用机械繁多。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中标后,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单位要组建项目部,从现有机械设备中抽调的部分设备技术状态较差,投人工程建设难免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对于公路施工企业而言,由于高速公路工期要求紧,作业面集中,工种多样的特点,往往需要装备品种繁多的机械设备,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机械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正朝着专用大型化、多功能化、液压化、组装多功能化、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而在某些情况下,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是很棘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的进度。
1.3机械设备利用率低下高速公路各施工部门的机械管理各自为政,自成一体,无法进行统一的调配,由于一个单位掌握较多的自有机械设备,专业机械化程度高,但每个生产任务不可能十分均衡,随着工程任务或工艺和变化,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品种、数量也发生变化,必然在机械使用上造成忙闲不均,无法调剂,形成备者不用,需者又缺的情况,施工机械设备不能按工程的需要协调合作、统筹安排使用,因而机械设备难以全面和配套地投入到工程之中。
1.4机械维修、保养管理的混乱大部分施工企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制度没有落实,表面上实行了定人定机制度,但不过是固定操作人员,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明确落实到个人,造成操作人员只“管用不管修”,维修人员也应付了事。一旦机械发生故障,操作人员与修理人员互相推卸责任。这种重使用轻保养的现象,不但影响了生产、增加了机械的维修成本,而且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部分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缺乏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为赶工期,超负荷使用机械设备,造成严重磨损老化,下次调运到新工地时,又要花费大量精力与费用进行维修,延误了工期,也增加了维修成本。
2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积极做好设备的组织工作项目部成立时应立即建立项目设备组织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的大小做好组织计划,确定机械种类、数量和主导机械,编排所有进出场计划和机械总量控制,包括租赁设备在内及时上报组织计划,组织机械到位,并深入了解各机械技术状态,尽可能阻止低劣机械进场,为公路工程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2.2强调现场管理,实行机械设备监理制度在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下,作为工程施工重要组成部分的机械设备,仍处于由工程监理代问代管的状态。
而施工中机械施工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因此,必须着重抓好机械现场管理工作,采取机械设备社会监理制度,对机械现场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规范,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在执行机械监理过程中,必须明确机械监理是设备管理中的一部分,更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主要是对工程机械的使用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制止影响正确使用、维护等各种不利因素,使机械从进场到工程结束等各个环节,均符合机械管理规定和标准要求,最大程度的保持设备良好运转,满足工程的需要。
2.3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作业,编制施工作业进度计划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搞好施工任务与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供应之间的平衡,科学合理地安排机械设备的作业。施工过程中,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变化,组织机械施工要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以及天气情况,对机械设备进行调整。机械设备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必须适时改变机械设备组合,始终保持机械设备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例如,一台机械设备采取自走的方式从原作业点调到另一个作业点,应顺便安排做好行走沿线工作,不要让机械设备空走,避免重复调动机械设备。因为有的机械设备不适合长距离行走,要用拖车运输,调动起来比较麻烦。
2.4注重机械设备的有效保养、维修和保存许多设备应及时进行保养。如沥青混凝土拌和楼、水泥混凝土拌和设备、底基层料拌和设备等应在撤场前就做好保养,然后运回停放场地。对大中型设备应有维修保养计划。要按照《公路筑养路机械保修规程》的规定,按时、按项、按质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不要因设备工况好、工程进度紧而放弃维修保养。防止以修代保,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防患于未然。设备的正确修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设备的使用寿命、能耗、工效、环保、安全性等,必须十分重视设备修理工作。设备撤回场地后,要根据设备情况及需要再次使用的时期排好修理计划,尽快做好维修保养。
2.5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素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机务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根据各自单位的技术装备情况和管理制度,重用懂技术、懂业务、肯奉献的人员积极参与设备管理及操作,对薄弱环节要进行中短期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达到“三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构造、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3结语
设备管理永远是一个永恒而全新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机械化施工管理水平,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对管理、操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通过联系实际问题及受训者的知识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各级人员培训班,加大培训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把培养机械管理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还要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建设一支技术化、专业化的机械设备用、管、养、修队伍,以适应公路机械化施工快速发展的需要,真正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