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路施工中工程机械的应用

2015-08-20 202 0

  一、公路施工中工程机械使用特点
 
  (一)作业环境差
 
  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任务重、投资高、工期紧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公路工程机械大都在泥沙、砾石、雨水和风雪恶劣环境中作业,且施工带有突击性,机件工作的润滑条件差其技术状况必然较其他机械下降得快,零件间的配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磨损、锈蚀及结垢等现象,各连接件配合性质、零件间相互位置关系和机构工作协调性等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标下降,甚至引起机器事故。此外,由于公路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企业和施工机械设备会随工地不断的转移,施工地点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机械的工地转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即使一些具有行走功能的施工机械,也不允许其在公路上长途跋涉,而必须用拖车运送,而且运送过程中也容易损坏,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作业进度,科学有效的维护保养对于常年野外作业,工况恶劣的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来说十分重要。
 
  (二)技术综合性较强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快速进步,工程机械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一方面显著提高了筑路施工水平,同时由于公路施工工程机械品种繁多、规格齐全、技术结构复杂,涉及到机、电、液、计算机等各个知识领域,在使用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机械的选型、使用、养护、维修、管理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必须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出科学的决策以及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成本较高
 
  虽然众多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机械设备有力的保障了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但购买施工机械的投资额也是比较大。购买工程机械的投资额一般都很大,部分机械设备从十几万元到上千万元。因此,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按照机械设备本身的客观规律定期进行养护,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以降低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速度,预防故障的发生,从而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有效的公路工程机械保养措施对提高机械设备工作效率,降低公路工程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选择原则
 
  (一)地质适用性
 
  我国地域辽阔,公路工程通过区域的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必须根据公路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进行施工机械的选择。土质可以分为软土和硬土,通常情况下根据地质、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使机械充分发挥其效能。
 
  (二)气候适应性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公路施工机械性能的影响相差很大。如果所处地区降雨频繁,就应当考虑履带式机械代替轮胎式机械进行作业。如果所处地区高原地区,由于高原地区气候独特、空气密度小、含氧量低、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年低温期长、长年冻土面积大、冰雪冻土层厚、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高、风沙尘大等,因此对各类施工机械的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排放性、耐火性、可靠性等提高了新的要求,应该选择配备高原型柴油机的施工机械,不仅可增强发动机动力,充分发挥车辆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可节约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公路施工中工程机械的管理措施分析
 
  (一)完善管理制度
 
  公路施工企业应组建专门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组织,明确制定组织和人员的职责范围,统筹协调和安排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完整、严格的车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用细化的制度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设备的使用以及维护保养等工作,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实现规范化管理。
 
  (二)做好公路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的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不断的加强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地操作和维修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操作使用设备,要求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每台机械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熟悉机械结构原理、性能、保养常识,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非岗位人员操作设备。机械设备的快速更新换代对维护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维护人员不仅要懂得工程机械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而且还要有工程机械的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能力。维护人员良好的技术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工程机械的损坏,缩短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时间和维修周期。所以应积极探索施工企业培养专业维修技术人员的路子以及强化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有关人员的维修水平,以保证修理质量。
 
  (三)实现保养与维修的有效结合
 
  任何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事故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维修及保养计划。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就能抓住主动权。对新设备要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加强维护为重点;对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
 
  (四)实行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机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建立工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为每台设备从购买到批准报废都要建立技术档案,详细记录机械履历表、台班登记、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以及机械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问题并进行维护,充分发挥设备的潜能。通过对机械设备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整理,转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信息,如进行数据处理输出管理报表、提供管理决策、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五)强化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监督
 
  为有效控制机械设备维修质量,施工企业首先要收集各种修理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在维修过程中,要实行有效的监督制,设专人严格按规程和标准对维修过程进行全程或不定期监督检查。
 
  总结: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实际已演化为技术和设备的竞争。因此公路施工企业要以长远利益着想,做好工程机械设备应用的管理工作。通过科学检测,将磨损严重,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修理维护费用高,已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更新,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实用的、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袁清来、王峙《工程机械设备规划与投资决策经济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10)
 
  [2]郭小宏、曹源文等《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
 
  [1]高培坤、胡江平《试论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J].科技创新导报2009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