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机械管理工作与养护

2015-08-20 166 0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施工规模的不断加大,施工机械、设备也逐步向智能化、自动化、大型化发展,因此,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若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使用效益,就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实现对工程机械的科学化管理与养护。
 
  一、当前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大量的专业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机械管理意识淡薄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很长,使得参与施工的人员与设备经常发生调动,这就使得管理人员很难对施工人员及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许多施工企业的领导根本没有机械设备管理的意识,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他们不惜减少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和机械管理人员的数量,而让其它施工管理人员兼任机械管理员。这样一来,就使得专业的机械管理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而各机械管理人员由于不够专业,就互相推诿工作,使得机械设备根本无人管理。由于专职机械管理人员的缺失,使得机械管理制度严重的不健全,很多施工企业因为不具备完整的机械使用管理制度,使得施工企业在进行机械采购入库、使用及维护和报废等制度措施时根本无据可依,造成管理工作不能井井有条的进行。甚至有的施工企业,根本都不清楚自己下属的机械设备的数量和类型,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非常淡薄,使得企业的设备管理方面是一塌糊涂。
 
  2、操作人员的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由于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常常采用非专业的人员进行设备管理。近几年来,随着施工机械设备的增加,使得那些非专业的施工操作人员根本无法进行设备操作。另外,有些施工企业由于机械设备的养护方式陈旧落后,养护经费严重不足,使得他们宁可用人力,也不用机械,造成机械管理人员的意识严重降低。有些施工企业只注重眼前效益,根本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他们缺乏对特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从而使设备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极低、没有责任心,也不能对机械设备进行专业的维护,造成有些机械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
 
  3、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维护脱节
 
  许多施工企业实行一人一台机械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个操作人员只能使用某一台机械设备。这样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械的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其实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说当机械需要维护和维修时,应该由专门的修理厂和设备维护部门来进行,但由于指定使用机械的人员,自以为真正地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和问题所在,经常自己对机械设备进行草草地修理,这样日积月累,最终使得机械出现报废的情况。然而当机械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又会与维护管理人员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会严重地影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工程机械养护措施
 
  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标准化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管理制度是关键。机械设备从选型、采购、使用、维修、管理到报废的全过程都要标准化管理,操作人员要每天认真填写三个记录:机械设备运转记录、日常维护记录、每日发生费用记录,这样可以充分了解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时间、维护、故障及维修情况。此外,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巡视,根据每月实际情况编制下个月的维护保养计划,安排修理作业。修理作业时,也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按照正常的修理工作程序,完成修理之前的技术检验、故障分析判断及解体鉴定,制订修复方案,修理过程要执行自检、专检记录的填写和最终竣工的验收。
 
  2、完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方案
 
  为了能够使得工程施工企业合理的使用工程机械设备,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做好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工作。具体的设计工作如下:安排机械设备使用的计划表;对施工现场总平面进行合理的规划;拟定施工机械设备的平面图以及建立一个大型机械的进场使用拆装方案。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能够提高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且也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的不负责任会对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想工程机械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就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工程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部门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严格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按照相关的监督办法,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的细节进行严格的监督,积极地指出错误并监督改正,不放过一个细节。通过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机械设备能够得到正常的运行。
 
  4、保证正常的工作载荷
 
  工程机械工作载荷的大小和性质对机械的损耗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能因为工期紧、任务重就加大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一般来说,零件的磨损随负荷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当零件承受的载荷高于平均设计载荷时,其磨损将会加剧。另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稳定的载荷比动载荷下磨损要小,故障少,寿命低。发动机在不稳定载荷下工作与稳定载荷下工作比较,其气缸的磨损将增大2倍。在正常负荷下工作的发动机,其故障发生率较低,且寿命延长。相反,超负荷运转的发动机,故障发生率明显增多,寿命也会比设计指标减少。经常处于大范围负荷变动的机械磨损量大于连续稳定工作的机械。
 
  一般情况下,发电机使用的发动机要比推土机、挖掘机等使用的发动机寿命要长。保证正常的工作载荷主要取决于操作手对工程机械的使用。一要注意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进行工作,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使用机械。作为工程机械管理人员,在指定操作人员时,要把工程机械随机资料及操作手册等交给操作手,使其能熟悉掌握机械性能及操作规程。二要尽量保证机械负荷的均匀加减,使机械处于较为平缓的负荷变动,具体地说,就是要较为均匀地加减油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动作的大起大落。
 
  5、保证工程机械的合理润滑
 
  零件工作面的磨损、零件表面的腐蚀和材料的老化是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机械零部件的三种主要失效形式,而零件工作面的磨损所引起的失效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就是说,机械的磨损是使其各种零部件走向极限技术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问题,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在使用过程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润滑。由于工程机械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润滑可以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间隙和合适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减少机械故障。一是要合理选用润滑剂,要根据机械的种类和应用结构的不同选用正常的润滑剂类别,根据机械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组,根据机械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级,根据机械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润滑剂牌号。使用中,既不可使用低等级的润滑剂,也不可用其他种类的润滑剂代替,更不可使用劣质产品。二是要经常检查润滑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及时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应急条件下使用不同种类及牌号润滑剂代用者,事后一定对润滑系统进行清洗并及时地更换正常的润滑剂。
 
  6、保证机械的及时维修和养护
 
  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在这些故障中,有些故障对机械设备的影响可能是很微小的,有些是比较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机毁人亡的大事故。经验表明,严重机械故障往往是由一些较小的故障引发的。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对小故障的及时处置。因此,对于机械故障,无论大小都应及时地进行排除,这样才能保持机械的正常性能,减少引发更大故障的可能性。
 
  结束语
 
  总之,随着工程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工程机械的广泛使用,做好工程机械的管理工作与养护尤为重要。因此,只有将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提升,才能够在机械作用得以发挥的同时做好工程机械的管理与养护,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李中华.工程机械管理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2]钟君明.浅谈工程机械管理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3]钟云.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5).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