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工程概述
1.1机电一体化述说
现如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就是机电一体化,在前些年,自动化技术一般是凭靠凸轮或者机械机构来完成作业的,从实际来讲,在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机械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凸轮或者机械机构慢慢被继电器、接触器等机构所代替,此时才实现了电气自动化,那么机械机构就在很大程度上被简化了,自动化的水平得到了提高。
1.2机械工程的性能
现代工程施工要求工程机械要具备以下一些性能,来保证工程的有效运行。具有高生产效率和能量的低损失率,节约能源;达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施工精准度高,质量高;机械性能稳定,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期长;拥有很高的经济性能,也就是较高的技术价格比例同较低的制造和使用成本;操作十分简便,具有低劳动强度,给予驾驶员很好的工作条件;能够监视运行状态,对故障进行自珍,还具有自动报警功能,能够有效的节约对机器检修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的具体应用
2.1实现电子监控、自动完成报警、自诊故障
就是对工程机械的发动机、传动系统或者工作装置等等这样的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进行的监控工作,在整个系统正在运行的时候,一旦出现非常情况,就能够及时的进行报警,还可以对出现故障的部位精准的指出,这样就可以改变并完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更加提高了机器的生产效率,大大的减少了对设备维护的工作,从而也就降低了有关维修的费用,也就减少了停机对机器进行维修的时间,这样就会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
2.2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率
在以往传统的工程机械的作业中,对能源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如液压挖掘机所使用燃汕能量,对其的使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样低的利用率推动者对工程机械的节能化发展。日本一家公司的挖掘机通过使用一种新型的节能控制器可以让燃汕节省百分之二十三,日本还有的公司使用卡特电子效率控制系统,通过在挖掘机中的应用,对发动机和泵的综合控制,可以让使用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那么生产率必然会随之上升。
2.3提升作业的精准度
通过对现代沥青、水泥混凝土本拌和设备使用计算机控制的电子称量系统,让机械在具体的工作中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保证生产的成品料具备级配的精度。自动找平系统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上的应用,让施工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路面十分平整,另外还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的自动供料系统,可以实现对供料的自动调节,更是进一步提高了摊铺的质量。一些自动化管理系统还在推土机铲刀或者平地机刮刀等机械上进行运用,在提高作业准确度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难度与强度。
2.4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进行作业
在工程机械中通过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进行作业,能够让操作者用少的劳动换取更大生产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弥补由于操作者的经验不足对作业的影响,比如,日本的三菱公司通过在挖掘机上设置挖掘轨迹控制系统,来让操作者进行控制,对铲斗的运动轨迹形状进行设定后,通过微机控制系统依据各种角度传感器的信号,实现对动臂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挖掘作业进行自动化管理。
2.5对柴油机实现控制
通过对柴油机使用电子调速器和电子油门控制装置、自动停机的装置等,来对柴油机实现自动化控制,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
3.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上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研究,并对先进技术的发展动向进行掌握,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上主要有五个发展趋势。
3.1实现智能化发展
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同传统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依据控制理论为基础,容纳人工智能、心理学、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对人类进行职能模拟,针对诊断的过程,人-机进行接口,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活动,来取代人脑的部分劳动,还对人类专家制造职能进行各种收集、存储、共享、继承并发展,目标是达到更精准的控制效果。
3.2节能绿色化发展
使用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了节能的效果,另外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也是能够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污染生态环境,当产品报废的时候还能够回收利用,工业的不断发展必将会让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当今的时间就是绿色的时代,生产绿色产品更能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
3.3个性化发展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将是个性化发展的时代,与此同时,未来满足产品的个性化发展,机电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和观念也都在逐渐的发生改变,所以像精益制造、敏捷、智能制造、虚拟制造等出现。
3.4网络化发展
一旦研制出来机电一体化的新产品,如果产品的功能独特,具有高质量,那么在全球就会很畅销,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使用远程控制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对各种设备进行控制,通过现场的总线和局域网络技术让家庭电器实现了网络化,然后让计算机为中心,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各种高科技所提供服务的便捷。所以,机电一体化肯定会向着网络化发展。
3.5微型化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了微型化,主要指机电一体化向微电子机械系统领域发展的趋势,一般来讲就是几何尺寸不超过一立方厘米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的产品,还朝着微米、纳米级别发展着,由于微机电一体化产品有着很多优点,例如体积小、损耗能源少、活动灵活等等,所以广泛在生物医疗、军事等领域进行应用。制约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微机机械技术,对微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加工所使用的是精细加工技术,也就是超精密技术,主要有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这两种,通过这种技术的使用,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高质量,产品具有更高的精准度。
4.结语
总之,随着工程机械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地位也越发重要,设备的使用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表明,要想真正将此类先进技术更好的在工程施工中予以运用,则需要维修工作的管理工作者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这门技术,并且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同现代的工程机械加以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臧秋声.谈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11):45-46.
[2]岳鸣飞;马福喜.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与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9):66-67.
[3]陈飞凰.浅谈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2,(02):90-91.
[4]张彬.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2,(05):70-7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