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控公路建设、养护工程机械经济效益

2015-08-20 137 0

  在公路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各类机械设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的机械化进程速度加快。现代机械设备在公路工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能力,突破机械利用率及作业效率发挥的薄弱环节,有效降低使用成本,全面管好、用好、经营好机械设备,是提高公路现代化建养水平,提升公路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和谐公路的必然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公路建设工程成本费用的组成,材料费约占70%,机械费约占20%,其他费用约占10%。
 
  “在工程建设上只有速度是最大的经济”,这是国际公认的准则。任何工程项目,缩短建设工期、提前完成工程任务,都将取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加快建设速度和保证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和建设施工技术水平。在实践中,如果因机械原因造成材料的浪费、施工工序返工、因机械故障拖延工期等,都会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机械所占比重往往要大大超过20%。因此,在公路建设、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的科学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必须有效降低机械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充分发挥机械作业效率,切实控制机械使用成本,保障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机械经济效益的有效管控。
 
  一、确保机械安全运行
 
  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速度、安全就是经济效益;安全更是保障工作效率、圆满完成任务的基石。在机械的维护维修、日常检查、机械作业、油料的储存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都与安全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灾祸,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同时还必将严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才能确保机械正常运转,从而确保施工任务的有序、高效开展。
 
  二、做好机械进场前的准备工作
 
  机械一旦进场,在计划工期内将周期性的满负荷运转,如果不做好机械进场前的各项维护保养、检测检修工作,势必会增加机械的故障停机率,进而影响整个施工进度,甚至打乱施工计划,造成工程延期。工期机械进场前,应当全面做好维护保养、检测检修工作,同时根据不同机械的保养周期,结合工期提前备足相关油料和配件,并根据机械使用情况和本身技术状况,列出薄弱环节,定期进行检测,把预防性维修变为预知性维修,在维修维护时,合理调配时间,尽量避开工作期间,把停机时间降到最低,以保障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转率。
 
  三、合理制订机械使用、配置及调度计划
 
  开工前,应当组织参与工程的负责人,技术、机务、安全人员对各工作面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每项工作任务的地理特性、任务性质、具体工作量、工艺工序要求以及周边环境,从机械进出场调度、各工序机械的选择、机械配置、调整工序后机械的转场方案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最终确定科学高效的机械使用计划,为各道工序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发掘机械作业潜能
 
  在机械操作方面,机械操作手的熟练程度以及技术创新能力都直接影响机械的作业效率及施工进度。机械操作手应当在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操作技术水平,深入研究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的方式方法,善于钻研和创新技术,根据施工任务的要求、地形、特点,充分发挥机械作业的灵动性和潜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实例:某偏僻穿村改建路段,在施工路段上建有一个氨水池,因池身是混凝土浇筑,强度较高,现有施工机械难以实施破碎。例如,进行爆破,因是穿村路段,人员密集且民房较多,安全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如另行租用其他破碎设备,即影响施工进度且成本过高。面对此情况,挖掘机操作手经过现场勘查,采取如下方法对氨水池成功进行了破碎:在现场实施一定范围的安全封闭措施后,操作挖掘机挖起一个大小适中的石块,然后旋转车体,当车体旋转至一定转速后,松开挖斗利用离心力将石块抛出砸击池身,两次后砌体完全被破坏,解决了施工难题,节省了时间和资金。
 
  五、强化现场调度
 
  施工现场的科学调度,是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不应以机械设备和人员的超负荷运转作为保障施工进度的手段,因为那样是失去质量和安全保障的风险施工,应当根据施工现场及施工工序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机械的性能、作业优缺点,合理进行机械设备与车辆的配置,制定最省事省力、省人工的可行性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变化,实施合理调整方案,以确保机械设备发挥最佳的作业效率,有效推进施工任务整体的顺利推进。
 
  实例:在利用自卸车转移土石方的作业中,首先要整修好装卸点之间的运输道路,并加强运输过程中道路的修复,使之保持较高的平整度,同时根据路程长短合理设置会车地点,以全面提升自卸车的运输速度,最后根据装载速度及运行情况合理调整自卸车的数量,使运力和装载力保持平衡,避免运力的浪费,从而实现机械运转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不顾运输道路的崎岖不平或不及时进行修整,让运输车辆以“龟速”行进,以增加自卸车的数量和延长作业时间来平衡运输效率。
 
  六、编制规范的机械作业指挥、交流手势
 
  机械作业过程中,操作手和施工指挥人员需要随时交流,在一些多台机械或车辆联合作业的施工工程中,机械操作手、车辆驾驶员和施工指挥人员、技术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更为复杂,因大型机械作业时噪音较大,频繁的交流和指挥单靠现有习惯性手势难以准确表达真实意图,不但浪费时间,而且难以实现指挥效果,特别是一些特殊、复杂的施工情形,如果交流不准确或者产生误解,将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损失或质量问题。如果能够根据公路施工特点,以手语为基础,结合当前形成的习惯性指挥手势,编制一套规范、标准、实用、高效的指挥手势,将会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实现筑养路机械设备经济效益的有效管控,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是做好筑养路机械设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真正做到技术管理、科学管理和经济管理紧密结合,必将提升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也必将推动公路建设和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