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项目建设而言,机械设备是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评价生产力水平的衡量指标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企业对设备的依存度和需求量不断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提出了高要求。故而,对项目建设中工程机械的现场管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工程机械管理现状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涉及人员众多、范围广泛,且关联性与系统性并存,如设备运行记录、保养记录、维修记录、项目实施等。不仅涵盖了具体作业程序、检查状况,还涵盖了经济性分析等内容,某一环节失利便会影响到最终的实施情况。当前,工程机械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管理模式落后
以往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计划性预期检修制,并没有将经济性分析、管理纳入到实际的管理范畴。此种管理模式生产型色彩浓厚,实际上,机械设备管理除了要充分考虑具体的生产需要外,还要兼顾经济性原则。
1.2管理系统不完善
机械设备管理中,各项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往往存在执行力和实施力不够等弊端,部分单位甚至并未制定规章制度。因此,在具体的管理环节便不能取得满意的管理成效。
1.3维修率极低
施工单位在工程设备管理上,大多没有严格的机械设备使用机制,而设备在外借中出现问题时,其维修率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出现计划兑现率不高、维修工期不保、不彻底修理以及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1.4管理技术滞后
部分单位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引入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与检测技术,致使其在面临日渐多变的机械故障面前,对精密度越来越高、结构复杂多样、技术要求较高的机械设备,仅凭以往经验很难排查到。
1.5安全管理不到位
部分单位过度重视机械的使用,而忽略管理,安全管理便无从谈起。表现为技术档案欠完善与安全管理配置不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其正常运转带来了隐患。
1.6必要设施不配套
引进先进的设备后,其对润滑油、燃料、液压油等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有些采购人员对此并不知情,再加上责任感不强,为先进设备配备了不配套或劣质的油料,加快了设备的磨损,降低了效率和使用寿命。
2强化项目建设中工程机械管理的策略
2.1注重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养
致力于提高施工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尤其要强调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安全、顺利的生产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深入贯彻和落实二专(专人、专机)、三包(包使用、包看管、包保养)、三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制度。
2.2落实巡逻制,树立安全意识
为将设备的安全隐患在源头上消除,可实行巡逻制,并以监督策略为辅助。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例行检查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法。
2.3加强日常养护,提升设备完好率
首先,要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对不同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分级与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明确规定,此外,对施工现场中可能存在威胁安全的大型机械设备,更应该明确制定出设备养护工艺标准。其次,确保设备管理中各项制度、办法的执行力,对于运转中的设备,要编制出一级、二级工艺卡,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对于退场设备,要制定出标准的养护工艺流程;附件仓库管理工作要尽量做到细化,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现场设备的机况、机貌,促使现场设备符合实际施工要求。
3项目建设中工程机械管理具体方法
3.1基础管理
所谓基础管理,指的是对现场设备性能、技术、状态等方面做出详细、真实、客观的定量或定性反映,此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出参考意见。主要包括《机械设备技术管理档案》与《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建立、机械设备管理状况采集、统计与分析等。
3.2使用管理
项目建设中,机械设备的购置、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创造产值贯穿于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工作的始终,在侧面可反映出机械设备使用周期,因而,机械设备使用管理是其管理工作的关键。该环节有利于机械设备使用正确率的提高,可降低其运行成本,减少修理频率,从而维持施工正常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应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与操作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实现对三者的综合管理。
3.3技术保养管理
处于工作状态下的设备,面临着频繁的负荷变化,尤其在处于恶劣环境下时,不排除野外停放的可能,这就使得设备面临磨损、扭转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受到侵蚀。故而,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保养手段。
3.4供应管理
机械设备在正常维修状态或因意外维修时,要充分保证配件、加工材料以及修复材料的供应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对配件、材料等的供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规划,确保及时提供出设备维修所需的各种部件。此外,在条件允许下,可配备多台设备来维持施工的正常进展。
3.5后期维修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排除部分项目施工周期较长且工程机械设备处于长期工作的甚至是高负荷运转状态下,容易出现因疲劳、磨损、变形或自然条件因素腐蚀而造成机械紧固性、动力性、安全性及经济性降低等现象。一旦发展到某种程度,务必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广泛开展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平衡性、临时性以及修复性维修作业。作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体现出了设备性能由好变差再转好的过程。
4结论
总而言之,机械设备管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机械设备从最初的投产到最终报废,均被列为机械设备的管理范畴。单就设备的使用寿命而言,此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具有持续性,其管理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所发挥的效益水平。因此,务必要充分重视项目建设中工程机械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建国.项目施工中工程机械管理探究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J],2012(8).
[2]王淑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3]张斌.谈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0).
[4]廖深鹏.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6).
[5]赵厚祥.浅议“5S”管理与建筑企业[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