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工程机械产品加工与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工程机械的涂装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的增加,机械制造商已经认识到单单靠产品自身质量想要取胜已经远远不够,产品的外观越来越成为影响产品销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当前我国的机械喷涂工艺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去改进,促使其不断的发展。
一、工程机械涂装存在的问题
(一)涂装设备、工艺落后
在涂装设备上,自动化程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工程机械生产达不到批量化的要求,且不成规模,机械形状不规则,不容易利用自动化喷涂。在磷化池和抛丸池等设备上的投资较低,没有专门的场所,多数都是露天作业环境,使得漆膜还未干燥就是的灰尘掉落在上面,影响涂层质量。
(二)涂装材料落后
当前的涂装中,材料基本上沿用先前的中低固体含量溶剂型涂料,在防护性能和装饰性上没有优势,且溶剂含量过高,大气污染严重,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三)涂装管理较差
在涂装管理中对质量的要求不高,因其自制件较少,外协、外购件较多,零部件的前处理、涂装由外协承担,且没有相关管理制度,对配套件的前处理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仪器设备和可执行的标准,对漆膜的质量检查主要依靠目测,不能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
二、工程机械产品涂装要求
(一)涂层体系及复合膜厚设计
工程机械一般要求成膜较厚,目的是为了将腐蚀介质隔离。无病态膜层综合膜厚(底涂+中涂+面涂)达到80μm就能够达到完全隔绝腐蚀介质的目的,多遍喷涂就可达到一定厚度,一次成膜要求任20μm以下的用低压喷涂,成膜在20—40μm的用中压喷涂,要求在40μm以上的用高压喷涂。涂层体系一般采用环氧铁红+厚浆中涂+聚氨醋面漆;对于腐蚀环境比较恶劣(C5以上)一般采用富锌底漆,若条件允许,也可采用热镀锌层作为防护底层。
(二)机械强度
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摩擦、磕碰等工况,所以,工程机械涂膜硬度要求达到H及以上,耐冲击性≥40Cm,同时必须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随着膜厚的增加,涂膜的柔韧性和抗冲击能力都会下降,所以,一定的涂膜体系,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机械强度,就必须控制综合膜厚,对于现在普遍采用的环氧铁红+厚浆中涂+聚氨醋面漆或者富锌底漆+厚浆中涂+聚氨醋面漆体系,通常认为,综合膜厚控制在80—140μm是比较合理的,此范围的膜层具有最好的机械强度。
(三)附着力
附着力也是衡量机械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工程机械的构件的表边氧化皮与沾污物一般采用抛丸的处理方式,抛丸过后进行吹灰,清洁度为二级。跑完前要注意处理工件表面的油污,以免污染丸料从而对工件表面产生二次污染而影响涂层结合力。对于大型结构件抛(喷)丸后进行磷化处理,由于存在翻转倾倒残余液体的困难在目前设备设计制造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而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因此磷化工艺只适合覆盖件、面漆、小底漆、彩条喷漆室都采用水旋喷漆室,检查、修补工位设计为干式喷漆室。
三、涂装工作
(一)涂装准备工作
1.设备准备
(1)抛丸清理室
抛丸清理室一般采用吊挂式,主要构成部分是抛丸室体、隔离室体、底部结构等部分组成。其优点是对工程机械的锻铸件、结构件的表面进行清理和强化,使其能够变得光滑,以增加涂抹时的附着力以及防腐蚀性能。在进行此工序时,弹丸会被抛丸器高速抛出,冲击工件表面的氧化部分,达到除锈目的,通常最后工件表面的清理等级可以达到很高的标准。
(2)整机清洗室、喷漆室往往是根据不同规格的工件大小而进行相对应的大小非标设计或者选用定型设备,以便工件匀速运动或若干次自转后,立即清理干净,使表面质量达到很高标准。
(3)流平室、烘干室则主要由热风循环系统、烘干室体等部分构成。烘干室所接纳的有机废气一般是通过热风装置直接燃烧,达标后再排放。其中整机涂装烘干不仅要满足一般烘干室的要求,对温度的控制要求也很高,尽量控制在80℃以下,否则就会使得产品电器元件损坏。烘干方式一般为热风循环对流方式,加热热源有蒸汽、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二)涂装工艺
工程机械涂装的特点是产品品种杂、规格多、体积大,形状复杂、自制件多,以及不同零部件的生产特点和工艺定位不同,其涂装工艺各有特点。目前,工程机械涂装技术已基本自成系统,其典型工艺流程如下:
结构件:上件→前处理(或脱脂,水洗)→抛丸→清理→喷底漆→流平→烘干→刮腻子→烘干→打磨→喷涂中涂漆→烘干→喷涂面漆→流平→烘干→下件。
整机:清洗→干燥→前处理(洗油、屏蔽、补腻子、打磨)→喷涂面漆→流平→烘干→精饰→成品。
工程机械的涂装一般分为零部件涂装和整机涂装,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在零部件涂装线上把涂装工艺做细、做全,即在零部件涂装线上增加中涂层、腻子层,在零部件涂装时达到整机面漆的外观,下线装配后整机涂装只是针对局部细节的找补和精饰,即零部件面漆化或一次性涂装。
1.脱脂工艺
由于工件在焊接过程中为了防止飞溅,表面涂覆有防飞溅剂,其中一类防飞溅剂为油基型,即在有机溶剂中添加相关助剂。该防飞溅剂涂覆到工件后不易去除,可能对后续的涂装前处理乃至涂层附着力造成影响。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冷却和润滑而使用的切削油和切削液也含有油基,使用过程会残留在工件表面,而影响到漆膜附着力。因此,工程机械结构件涂装前处理一般都少不了脱脂工序,对于局部小面积且油污轻的工件,可采用人工擦拭的方法去除,但对于大面积油污的工件,除了要先采用手工擦拭的方法去除局部严重的油污,还要对工件进行碱水、热水或高压水清洗,才能有效去除表面油污。
2.抛丸
抛丸工艺主要是为了除锈,对工程机械结构件而言,除锈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大规模生产的应选用自动抛丸,因其效率非常高。另外,抛丸还用于铸件的落砂清理,齿轮的表面强化、焊接件的应力去除等。工程机械结构件采用抛丸除锈,不仅起到了涂装前处理功能,还起到了让焊缝释放应力的作用。
四、工程机械涂装工艺的发展方向
(一)新涂装材料的应用发展
为了加大环境保护,降低VOC排量,一些环境友好型涂料得以发展应用,如高固体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及紫外光和电子束固化涂料。
(二)新涂装工艺及设备的应用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涂装工艺及其设备上的发展主要是环保材料的应用,对于降低成本、优化生产过程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柔性化设计的涂装生产线,提高涂装的利用率及生产效率。
结束语
工程机械的喷涂是一项繁复的工艺,要求涂装人员掌握好每一项喷涂工艺,并且在实践中不但总结经验,善于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开发新的涂装材料,都将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张瑞.浅说工程机械涂装发展趋势[J].建筑机械化,2010,07:47-49.
[2]文廉盛.涂装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0,08:237-238.
[3]钟玉柱,陈廷.浅析工程机械涂装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2,01:37-40+42.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