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是连续施工的根本保障,合理配置机械设备,科学有效使用,根据设备情况,及时进行设备保养维修,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机率,全面提升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只有全面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按操作规程使用,定期进行维修保养,时时关注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机械设备技术状态良好,才能有效满足项目施工需求。
一、工程机械的设备管理现状
1、设备管理工作薄弱
由于很多企业没有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台帐、技术资料档案不健全,造成对设备的管理工作混乱,从而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随着施工的需要,流动、迁移、拆装比较频繁,机械设备施工作业主要是露天作业,经常受到风吹雨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机械损耗大。再加上人机配合作业比较多,所以机械配套、劳动对象等都不固定,因此,管理起来比较麻烦,导致机械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严重脱节,致使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力度薄弱。
2、技术力量薄弱,维修保养困难
目前施工机械设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修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维修人员素质不高,能单独完成任务的技术骨干很少,修理人员不会修施工机械的尴尬局面在不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同时,一些旧机械老旧程度加重不能及时理更新,修理机具得不到更新补充,也造成了维修能力低下。有些企业设备坏了不得不送外修理,这样又造成了修理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3、忽视机械设备的正常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的、高科技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这些设备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一些工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使用年限较长的机械设备,虽然还能正常使用,但是施工效率却出现降低的情况,而且耗能和维护费用都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使用成本较高。在工程施工中,一些管理维护人员考虑到更换设备需要重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而且熟悉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就对机械设备更新缓慢,甚至出现一些机械设备已经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却还在继续使用的情况。这样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成本,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工程经济效益,影响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
4、不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
工程中标后按合同组建项目部,根据项目需求从各项目进行设备抽调,开展项目施工,但抽调的机械设备大多技术状态较差,存在较多问题,不能有效满足项目施工需求,且对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具有较大影响,甚至出现大型设备或特殊设备不能及时到位,影响项目施工的情况。同时,机械设备不配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强化、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效率的对策方法
1、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
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做好设备组织工作,合理安排项目工期,提升设备使用率。设备操作员要根据施工需求服从调配,并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关注设备动态,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有效排除,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升使用率。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定期进行设备保养,保证设备技术状态良好,时刻关注利用率高、容易出现故障及损坏的设备,做好事前维修保养工作,降低项目成本。施工过程中,设备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及时将问题与上级沟通,有效开展设备抢修工作。对易损件要做好事前储备,防止长时间购件影响项目工期。对缺口设备进行合理租借,做好租赁市场调查工作,全面控制项目成本。
2、设备要选对,使用需调度合理
挑选机械设备时要注意的几点:所挑选的机械设备应有全套的质量保证书、相关合格证,此外其安全配套设置一个不能漏;挑选设备的厂家也很重要,只有到有相关生产资格的厂家选购,才能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每一样机械设备都因为其本身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其所需的技能也不尽相同。为了能彻底高效的利用设备,就不得不要对设备进行合理调度。现实中,只有严格遵照相关操作流程、正确使用,才能降低不必要的损坏、提高效益、减少报废率、节省资金投入。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设备的调度问题。因为调度时经常会有谁养护和谁使用的矛盾。作者们应该做的就是详细真实实时的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和问题、项目进程,以此更好的展开不同项目间的设备调度工作。
3、加强在岗管理人员的科学化培训
对于工程的机械设备管理,其在岗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有关机械维护、设备检查、工程建设等专业的知识与技巧,同时还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影响、气候变化等外在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在岗管理人员的科学化培训,综合有关工程、管理、机械、物理等专业的知识内容、方法理论,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与需要,从中提取可利用的内容作为授课教材,以提高在岗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而通过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能够更好的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与手段,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从而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科学性。
4、加大对设备投入力度,适时更新换代
企业应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力度,不仅购置一些先进的设备,还要对一些老旧设备进行高科技的改造加工,使机械设备满足施工现场的需求,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力量,并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如果资金通入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内外融资的手段加强对设备的投入力度。
5、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在每个工程项目开展之前,项目经理部要从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增强企业生存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等角度考虑,应该制订出管理办法。当前,项目经理部需制定以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条例主要有:要求各种机械设备都应遵守《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规程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要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取得操作证后,方可单独操作;要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安全制度,加强责任心教育,要求操作人员不仅要保证本机的安全,且要保证协同作业人员的安全;要结合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委派专人对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指示装置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6、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
定期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能及时发现一些质量隐患,及时消除这些质量隐患,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能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因此科学有效的维修方式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的有力保障。例如在挖掘机、推土机维护中,可以通过零件换位的方法进行修复,通过适宜地更换受到磨损负荷的位置零件,从而促使它们可以受到均衡的磨损,也可以延长使用的期限。
7、加强机械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加强机械管理,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机械设备使用和维护情况,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机械设备技术档案要跟随设备至各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统一保管,退场时与设备同时交接。要为每台设备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固定资产卡片(即设备履历表);设备编号;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随机附件清单、易损零件等;维修、保养记录卡;设备报废申请表;设备进场验收、安装调试记录,大型设备还必须要填写运转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积极配合。其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为目标,切实搞好设备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这几项中心工作,并重视各级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由此才能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冰洁.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J].南方金属,2013,(4).
[2]张希黔.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研究与应用[J].长江建设,2013,(1).
[3]蒲青松.基建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几个问题[J].建筑机械,2012,(2).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