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内壁预处理对纤维桩固位力影响的研究

2015-08-24 161 0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离体牙的纳入标准
 
  近期拔除的下颌单根前磨牙40颗,要求牙根无根面龋、隐裂且为单根管,形态较为接近,牙根长度大于10mm(如弯曲牙根,直段部分≥8mm),此前未做过任何化学处理。
 
  1.2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
 
  AHPlus、牙胶尖、3M玻璃纤维桩、超细根管输送头、小蜜蜂激活器、RelyXUnicem、
 
  自凝塑料、人工唾液:kcl(1.2g),羧甲基纤维素(18g),Mgcl2(0.05g),Nacl(0.84g),山梨醇(30g),蒸馏水加至1000ml。倒锥钻FG-34
 
  银汞合金调拌器、光固化灯、万能材料试验机5565、游标卡尺。
 
  2方法
 
  2.1离体牙的准备
 
  将符合标准的前磨牙存放于人工唾液中。待样本收集完成后同时进行根管治疗。
 
  2.2离体牙的根管预备
 
  在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上2mm处将40颗离体牙进行截冠后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扩挫至35#),三天后行纤维桩修复。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记录根管口大小读数,以最大读数为标准,利用纤维桩配套的红色钻针进行根管预备,深8mm,将所有离体牙的根管口预备成统一大小椭圆形,并且根管壁无倒凹,连续光滑,以保证粘结面积相同。随机分配为5组,每组8个。
 
  2.3实验分组和根管壁倒凹处理
 
  第一组:根管内壁无需任何处理。
 
  第二组:在根管口下2mm处的根管内壁制备一圈深0.3mm,宽1mm的倒凹
 
  第三组:在根管口下4mm处的根管内壁制备一圈深0.3mm,宽1mm的倒凹。
 
  第四组:在根管口下6mm处的根管内壁制备一圈深0.3mm,宽1mm的倒凹。
 
  第五组:在根管口下2mm、4mm、6mm三处根管内壁分别制备一圈深0.3mm,宽1mm的倒凹。
 
  用FG-34倒锥钻制备上述倒凹
 
  2.4玻璃纤维桩粘结固位:
 
  向根管内放入足量的粘结剂,顺着牙长轴的方向将纤维桩插入根管底部,去除根管口多余的粘结剂,将光固化灯置于玻璃纤维桩顶部,并使光固化灯发出的光束与纤维桩长轴一致,光照固化40秒。
 
  2.5拉力实验
 
  2.5.1包埋离体牙于自凝塑料底座中
 
  将上述制备好的试件在釉牙骨质界下2mm处与牙长轴一致的方向包埋于1.5×1.5cm的自凝塑料底座中
 
  2.5.2纤维桩冠向脱位力测量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样本进行测量。将夹具下部夹持自凝胶底座,夹具上部夹持纤维桩的暴露段,并使牙体长轴与测试台垂直。以2mm/min的速度施加冠向拉力,保持拉力方向与牙体长轴平行,直至纤维桩被拉出,记录纤维桩脱位时脱位模式及脱位力数值。
 
  2.6进行统计学检验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2.6进行统计学检验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3.结果。
 
  3.1脱位力大小:
 
  3.1.1第一组207.6±12.50N;第二组425.3±10.52N、第三组432.3±9.67N、第四组335.6±23.68N、第五组426.6±12.81N
 
  3.1.2配对T检验:
 
  3.1.2.1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与第一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
 
  3.1.2.2第二、三、五组相互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3.1.2.3第二、三、五组与第四组相互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
 
  3.2脱位模式
 
  3.2.1对照组均由于牙本质与树脂粘结面破坏而脱位。
 
  3.2.2实验组均由于树脂内聚力破坏而脱位。
 
  4.讨论
 
  临床上修复残根残冠时,常需要利用桩核来增加修复体的固位力。玻璃纤维桩因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由于其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所以纤维桩修复后很少根折,而导致修复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粘结界面的破坏,并且以粘结剂与牙本质界面破坏为主,从而导致纤维桩的脱落[1]。玻璃纤维桩修复成功的关键有两点:1、树脂粘结剂与根管壁之间牢固的粘结力;2、核材料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载口腔内的各种功能应力,这些与材料的种类和性能密切相关[2]。提高桩核固位力的研究较多。李颖,陈吉华等[3]研究表明通过酸蚀根管内壁及涂布粘结剂可以提高纤维桩核的固位力。Macedo等[4]研究显示使用树脂类粘结剂可以显著的提高纤维桩的固位力。钱文昊[5],Prithviraj等[6]研究显示使用硅烷偶联剂以及24%双氧水处理纤维桩表面可提高纤维桩的固位力。但目前尚未发现通过在根管内壁制备特殊固位形来增加纤维桩固位力的文献。本实验通过在根管内壁制备倒凹,以增强玻璃纤维桩与根管壁之间的机械固位力从而达到提高玻璃纤维桩的固位力的效果。
 
  4.1、根管内制备倒凹增强固位的原理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固位力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经配对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DeMunck等[7]研究发现RelyXUnicem粘结剂仅覆盖在牙本质表层,而未见到树脂突明显深入深层的牙本质小管内。Miyazaki等[8~9]提出混合层的质量是影响粘结剂-牙本质界面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但凡是能够影响树脂牙本质混合层质量的因素均会影响到粘结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本实验所用的RelyXUnicem属于自酸蚀粘结剂,对牙本质的酸蚀作用较弱,不能彻底地清除残留在根管内壁上的玷污层,也不能深入玷污层,所以不能很好的建立树脂牙本质混合层,导致粘结剂与牙本质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机械固位作用,从而降低了粘结剂与牙本质的粘结力。由此可以解释对照组测得的脱位力仅为207.6±12.50N,脱位模式均为桩核的脱落,脱落的纤维桩表面有完好的树脂粘结剂包裹,表明破坏界面为牙本质与树脂粘结剂粘结面的破坏,脱落的纤维桩根尖部和根中部可见树脂粘结剂表面被一薄层碎屑包裹,这充分证明了自酸蚀粘结系统不能彻底的清除玷污层,因为玷污层的薄弱所以无法提供足够的粘结力,这与VanMeerbeek的研究结果相印证。对照组在根管内壁制备了倒凹,使用微输送器输送树脂粘结剂,可以使树脂粘结剂充满所制备的倒凹间隙可以加强起机械崁合作用,当加载冠向脱位力过大,超过了粘结剂自身的强度时,就会因粘结剂内聚力的破坏而导致纤维桩的脱落。大量的实验证实使树脂内聚力破坏所需的力比粘结力的破坏力要大,本实验后4组的脱位方式均是树脂粘接剂在倒凹处发生断裂,说明是粘接剂内聚力的破坏,因此得出实验组的脱位力数值高于对照组。
 
  4.2、倒凹位置不同对固位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纤维桩的粘结强度从冠方到根方逐渐减弱[10]。所以本实验分为根颈、根中和根尖三部分来研究不同位置制备倒凹对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实验数据表面根颈组、根中组、混合组的固位力高于根尖组,经配对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下颌前磨牙根管虽经过尖端直径约为1.6mm的根管预备钻预备,但始终有残留的根充材料无法去净,使得部分树脂粘结剂不是粘结在根管牙本质内壁上,而是粘结在残留的牙胶尖或根充糊剂上。Jorge等[11]研究表面,残留的牙胶尖与树脂粘结剂粘结剂之间存在间隙,无法形成类似牙本质粘结界面存在的树脂突,残留的牙胶尖与粘结剂界面并没有形成粘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粘结力。根充糊剂AHPlus是根管封闭材料,该材料的特性是空间稳定性和密封性,不能与牙本质形成较强的粘结力。当残留有根充糊剂时,本应粘结在牙本质表面的粘结剂就粘附在残留根充糊剂上,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纤维桩的粘结强度。在根管治疗和桩道预备过程中器械削切根管壁会产生玷污层,通常难以用机械冲洗去除,从而降低了牙本质小管的渗入性,树脂粘结剂难以渗入牙本质小管,从而影响混合层的形成。根上段和中段,因根管腔粗大,易操作,视野好、可以比较容易地的去净根充糊剂和牙胶尖,使用大量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清洗可以基本去净倒凹内的牙本质碎屑,以确保粘结剂充满倒凹。自酸蚀树脂粘结剂中残留的酸性单体和双固化复合物中的引发剂发生反应,干扰聚合反应,引发粘结面的崩解,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粘结[12],又因为根尖部狭小的空间,难以操作,难以把残留的根冲材料和倒凹内的牙本质碎屑去除干净,使树脂粘合剂不能完全进入凹,以上因素均可导致根尖组的固位力小于其他实验组。
 
  4.3、倒凹的数量与固位力的关系
 
  本实验研究表明,混合组与根颈组、根中组粘结强度相近,配对t检验,P>0.05无著性差异。制备倒凹后流动性较好的树脂粘结剂可以进入倒凹间隙,当纤维桩受到过大脱位力时,树脂内聚力破坏导致纤维桩脱落,而内聚力是树脂粘接剂本身的特性,只和粘结剂的固化程度与厚度相关,李颖[13]等用微推出法测定了树脂粘结剂在牙根各部位的内聚力大小,研究表面根颈部和根中部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均大于根尖部。Mark[14]的研究发现,使用树脂粘结剂粘接纤维预成桩时,树脂粘结剂厚度为200μm组的固位力最佳,粘结层过薄会导致固位力下降。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组制备了深1mm,宽0.3mm的倒凹,可以确保有足够厚度的树脂粘结剂进入倒凹,而且本实验所选用的粘结剂属于双固化粘接剂,可以保证完全固化,所以当在纤维桩受到较大脱位力时,树脂内聚力的破坏早于粘结剂—根管壁界面破坏,但本实验尚不能证明倒凹的数量与固位力的关系。因此得出结论:在根颈部或根中部制作一条倒凹即可有效地提高纤维桩的固位力。
 
  参考文献
 
  [1] RichardSS,JamesWR.Postplacementandrestorationofendodonticallytreatedteeth:aliteraturereview[J].JEndod,2004;30(5):289-301.
 
  [2]游欢,陈吉华,张凌等.不同复合树脂桩核材料与纤维桩微拉伸强度的对照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2):201-203
 
  [3]李颖,陈吉华,赵三军等.不同根管内壁处理方法对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根管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25(1):22-24
 
  [4]MacedoVC,FariaeSilvaAL,MartinsLR.Effectofcementtype,reliningprocedure,andlengthofcementationonpull-outbondstrengthoffiberposts[J].JEndod.2010;36(9):1543-1546.
 
  [5] 钱文昊,苏俭生,徐培成.不同表面处理对石英纤维桩与根管粘结强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2):270-273
 
  [6]PrithvirajDR,SoniR,RamaswamyS,ShruthiDP.evaluationoftheeffectofdifferentsurfacetreatmentsontheretentionofposts:alaboratorystudy[J].IndianJDentRes.2010;21(2):201-206.
 
  [7] DeMunckJ,ValgasM,VanUnduytK.Bondingofanauto-adhesivelutingmaterialtoenamelanddentin[J].DentMater,2004,20(10):963-971
 
  [8]MasashiM,AndoS,Hinourak,eta1.Influenceoffilleradditiontobondingagentsonshearbondstrengthtobovinedetain[J].DentMater,1995;11(4):234-238.
 
  [9]MiyazakiM,OnoseH,IidaN,eta1.Determinationofresidualdoublebondsinresin-dentininterfacebyRamanspectroscopy[J].DentMater,2003;19(3):245-251.
 
  [10]张咏梅.两种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微拉伸实验研究[J].医药与保健2009;17(6):58-59
 
  [11]JorgePerdigao,GeorgeGomes,VimrAugusto.TheEffectofDowelSpaceontheBondStrengthsofFiberPosts[J].JournalofProsthodontics,2007;16(3):154-164.
 
  [12]TayFR,PashleyDH,YoshiyamaM.Twomodesofnanoleakageexpressioninsinglestepadhesives[J].JDentRes,2002;81(7):472-476
 
  [13]李颖,陈吉华,赵三军.不同根管内壁处理方法对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根管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25(1)22-24
 
  [14]MarkS,Hagge,RalanD,etal.EffectofDowelSpacePreparationandCompositeCementThicknessonRetentionofaPrefabricatedDowel[J].JProsthodontics,2002;11(1):19-24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