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管桩工程试桩案例分析与探讨

2015-08-24 300 0

  某工程设计采用AB型500mm直径100mm厚PHC高强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摩擦端承桩,设计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为350KN,桩端持力层要求进入粗砂层;不考虑负摩阻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估计为1800~2300KN(考虑负摩阻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约为1200KN)。场地进行堆载预压排水固结。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揭示相关土层资料如下示:
 
  1、人工填土层<1>:层厚8.2m;
 
  2、淤泥质土层<2-1>:层厚5.4m;
 
  3、粘土层<2-5>:层厚3.4m;
 
  4、粉细砂层<2-6>:层厚1.5m;
 
  5、中砂层<2-8>:层厚2.5m;
 
  6、淤泥质土层<2-9>:层厚9.6m;
 
  7、粗砂层<2-11>:为设计的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特点及现场条件,施工方案确定采用50#型柴油锤桩机采用,锤重11t,最大冲程2.5m;桩靴采用闭口钝圆锥型,要求锤击最后贯入度20mm/阵。
 
  一、锤击“拒打”,但桩体正常
 
  案例首先对第1根试验桩进行了试验,根据原施工方案施工,当桩体进入粉砂层时,出现了“拒打”现象。
 
  经过对比场地条件,对施工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由于场地实施堆载预压排水固结地基处理后,各土层密实度较地质勘察时有所提高,导致锤击桩摩擦阻力加大,出现击桩拒打现象。
 
  根据桩位附近地质勘探资料显示,该砂层较薄,且砂层下软弱下卧层,为较厚的淤泥质土层,所以该土层不能作为桩端持力层,否则该桩加载后沉降量会不符合设计要求,此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击穿该砂层。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决定维持原设计方案,采取加大锤击冲量的措施。将原桩基更换为62#柴油锤桩机,锤重15t,最大冲程3.6米。
 
  二、锤击冲量大,桩端裂缝
 
  更换桩机后进行第2根桩锤击试验,桩穿透中砂层,但是在穿透中砂层过程中,桩身端头部位出现纵向裂缝。裂缝长度:第一节桩端头主裂缝长度为20mm,主裂缝宽度稍大于0.3mm;沿管桩周出现多条细小的竖向裂缝;第二节桩端头主裂缝长度为50mm,主裂缝宽度远大于0.3mm;第三节桩击打至中砂层时,桩端头裂缝开始延伸至桩身,终止打桩。
 
  根据裂纹及现场情况分析,认为为更换桩机后,造成锤击冲量过大,在桩端产生较大压应力,造成桩身拉应力(张力)过大,超过桩身结构极限承载力,出现裂纹并沿桩身发展致桩破坏。
 
  该情况下确定应提高桩壁极限承载力,因此将原管桩更换125mm壁厚的AB型500直径的PHC高强预应力砼管桩(管桩规格如下表)。
 
  表1PHC高强预应力砼管桩规格表
 
  三、采用闭口桩靴,桩身下部压应力大
 
  在相同锤击冲量的前提下,采用闭口桩靴时桩锤锤击时间短,桩端压应力大而贯入度小,不利于沉桩。而采用开口型桩靴则贯入度能显著增大,提升锤击时间,沉桩效果好,能缓解因桩端锤击冲量大而击碎桩端的情况。
 
  故当试验桩穿越中砂层时,除提升桩自身壁厚外,通过更换开口型桩靴(如下图示),改善桩身应力分布,避免桩端击碎,提高沉桩贯入度。
 
  综上所述,采用PHC高强预应力砼管桩桩基础,在相同设计条件下,可通过调整桩机规格、选桩型号、桩身构造等措施,分别应对不同的地质及施工环境,以满足基础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于缘宝、王树峰;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壁厚和内壁纵向裂缝问题的探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3年04期
 
  2、张忠苗、谢志专等;淤质与粉质互层土中管桩沉桩过程的土压力;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8期
 
  3、张正恩;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研究;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4、王继成,周向阳等;重锤低击和轻锤高击沉桩效果分析;人民长江2011年2月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