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静压管桩质量安全控制

2015-08-24 133 0

  引言:在长三角地区包括南京、上海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推广应用。
 
  同时由于锤击法施工在环保等方面的缺点日益突出,故而静压法施工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许多关于静压管桩的质量安全技术问题也倍受人们的关注。
 
  一.静压管桩的优缺点分析
 
  静压法施工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自重和桩架上的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压人土中的一种成桩工艺。下面简要谈谈预应力管桩中静压法施工有哪些优缺点。
 
  .1、主要优点
 
  (1)低噪声、无振动、无污染,可以24小时连续施工,缩短建设工期,创造时间效益,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施工速度很快,同时场地整洁、施工文明程度高。
 
  (2)由于送桩器与工程桩桩头的接触面吻合较好,送桩器在送桩过程中不会左右晃动和上下跳动,因而可以送桩较深,基础开挖后的截去量少;
 
  (3)施工中由于压桩引起的应力较小,且桩身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拉应力,桩头一般都完好无损,复压较为容易。
 
  2.主要缺点
 
  (1)具有挤土效应,对周围建筑环境及地下管线有一定的影响,要求边桩中心到相邻建筑物的间距较大;
 
  (2)施工场地的地耐力要求较高,在新填土、淤泥土及积水浸泡过的场地施工易陷机;
 
  (3)过大的压桩力(夹持力)易将管桩桩身夹破夹碎,或使管桩出现纵向裂缝;
 
  (4)不宜在地下障碍物或孤石较多的场地施工。
 
  二、静压管桩施工质量控制
 
  1、压桩前的准备工作
 
  (1)桩机的选择
 
  根据具体工程的地质资料和设计的单桩承载力要求,准确地选择压桩机。如果压桩机吨位过小,可能出现桩压不下的情况,因而无法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反之,如果压桩机吨位过大,易发生陷机情况。所以应该合理地选择桩机,尽量采用超载施工。一般情况下,桩机的压桩力应不小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1.2倍。
 
  (2)施工放线与定桩位
 
  放线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而桩位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结构。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对已定好的轴线位进行复核,根据建筑物与结构桩位图逐位校核,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
 
  (3)桩尖、桩身质量检查
 
  首先必须对桩尖进行查验、测量,按照管桩有关规范对于桩尖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图纸要求,对所有到场的桩尖进行测量,不满足设计和管桩规范要求的,责令其更换;再次测量管桩的外径、壁厚、桩身、长度、桩身弯曲度等有关尺寸,并详细记录。特别是管壁厚度,由于静压法施工中的夹持力较大,壁厚不够很容易把桩夹碎。同时应对桩身外观质量进行仔细地查验,检查桩身是否粘皮麻面、内外表面是否露筋、表面是否有裂缝、是否断头脱头、桩套箍是否凹陷、表面砼是否坍落等情况,不符合管桩规范要求的,责令厂家退回。
 
  2、压桩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底桩(第一节人土的桩)的定点
 
  虽然在放线与定桩位时已经核查过,但是经验不足或技术水平不高的施工技术人员往往在放底桩时偏离原定的桩位,从而导致成桩的偏位。
 
  (2)桩身垂直度的控制
 
  由于静压管桩桩机驾驶室内一般会悬挂一吊有重锤的绳线,由开机员以此线为准控制桩一个方向的垂直度,因而另一方向的垂直度必须另外控制,方法就是在垂直于桩与此绳线连接的地方(即另一正交方向)另设一吊重锤的绳线(视线要通透),以这两条绳线来控制桩的垂直度。当桩在两个方向都已经垂直的情况下方允许压桩,而且在压桩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身垂直度。
 
  (3)接桩及焊缝控制
 
  接桩前,应保证上下两节桩的顺直,而且两桩桩心的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宜设置接桩导向箍)。管桩施工中主要采用焊接接桩法,在焊接前应该把两节桩的端头板用钢刷清刷干净,直至坡口露出金属光泽,而且应该保证上节桩已经垂直后方能焊接。
 
  (4)压桩过程的施工记录
 
  为了便于控制终止压桩,必须详细记录压桩过程的压力与桩人土深度,了解桩尖人持力层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桩穿过各土层时的压力值。
 
  (5)终压(即终止压桩)标准及终压的控制
 
  终压标准应该以质监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及监理单位等有关部门在试桩会议中根据试桩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标准为准则。一般情况下,除保证桩长及桩尖入持力层深度应该满足设计要求外,还要控制终压值Q的大小。
 
  3、桩头填芯的质量控制
 
  由于桩与上部结构的连接主要通过桩的承台,因此桩头嵌入承台的长度不宜太短。在地震设防区有必要把桩嵌入承台的长度加长,且桩头的插筋长度也应加长及增加配筋量,桩头填芯砼的强度等级应满足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
 
  三、常见质量问题解决办法
 
  1、桩倾斜
 
  插桩初压即有较大幅度的桩端走位和倾斜。碰到此种情况,很可能在地面下不远处有障碍物。处理的措施主要是在压桩施工前将地面下旧建筑物基础、块石等障碍物彻底清理干净。
 
  2、桩尖达不到设计深度
 
  静压管桩施工时,若发生个别桩长达不到设计深度,其原因可能是:
 
  桩尖碰到了局部的较厚夹层或其他硬层;中断沉桩时间过长,沉桩阻力增加,使桩无法沉到设计深度;接桩时若时间拖长,很可能不能继续沉桩。
 
  发生管桩沉不下去时,应分析原因,切不要盲目加大压桩力强行沉桩。
 
  3、基坑开挖不当引起大面积群桩倾斜
 
  挖土引起基桩的倾斜,直接起因是挖土方法不当,将基坑挖得太深或将挖出的土堆放在基坑边坡附近,因而产生侧向压力,而管桩对水平力的抵抗能力小,于是随着土体的位移而倾斜,造成桩顶大量位移。发生这样的事故先要进行调查分析哪些桩折减其承载力,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桩。为防止此类工程事故的发生,应严禁边压桩边开挖;开挖宜在基桩全部完成并至少隔15天后进行,挖土宜逐层均匀进行,桩周土体高差不宜超过1m;注意保持基坑围护结构或边坡土体的稳定;基坑顶部周边不得堆土或堆放其他重物等。
 
  4、桩身上浮
 
  当工程桩较短或桩较密集时较容易发生桩身上浮的情况,此时采取复压是一较有效的补救措施。所谓复压指的是已经压好的桩再进行静压的一种措施。
 
  结语
 
  预应力管桩技术在施工应用方面的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多的,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质量问题和隐患的出现。通过以上内容对预应力管桩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分析,只有通过在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全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才能发挥预应力管桩应用的施工效果。另外,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工程分包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均要履行自己的职责,重点加强事前和事中控制,以工序质量来保证整个桩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九平静压桩质量事故处理与预防[j]山西建筑,2007,33(26):251-252
 
  [2]JGJ106-200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s]
 
  [3]李寓,薛文碧.建筑桩基础工程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