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管桩在制梁场制存梁台座的应用

2015-08-24 323 0

  1前言
 
  PHC管桩是空心圆柱形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多用于沿海地区软土地基施工,但随着现代铁路的发展,铁路桥梁已由过去的T梁发展到大型箱梁,传统制存梁台座基础的软基处置方式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采用PHC管桩作为制存梁台座基础是近几年一项新的软基处理方式,在合宁、广珠、京沪等国内大型铁路项目上广泛应用,施工技术逐步完善。
 
  2工程概况
 
  沪宁城际铁路工程昆山制梁场承担沪宁城际铁路DK257~DK278段范围内577孔无碴轨道箱梁预制、架设施工任务。
 
  3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
 
  制梁场区原为农田,地形较为平整。场地所处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现场勘探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主要分布有植物层(Qpd)和第四系冲积层(Qal)。
 
  3.2岩土工程勘察地质资料如下表:
 
  4PHC管桩基础承载力检算
 
  4.1总体布置方案
 
  4.1.1制梁台座荷载设计:按每片箱梁700t、底侧模120t、内模80t设计,安全系数1.2。
 
  4.1.2存梁台座荷载设计:按每片箱梁700t设计,安全系数1.2。
 
  4.2台座桩基设置
 
  4.2.1制梁台座结构设计:每个制梁台座基础设2个承台,每个承台下均布13根直径30cm的管桩。
 
  4.2.2存梁台座结构设计:存梁台座采用4点受力,每处双层存梁支点下设5根直径30cm的管桩。
 
  4.3管桩受力检算
 
  4.3.1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根据《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6.2.2-1)
 
  [P]=1/2(U∑aifili+λARa)
 
  式中:[P]---桩的容许承载力(KN)
 
  U---管桩周长(m);
 
  A---桩底支承面积(m2);
 
  ai、a---震动沉桩对各土层桩周摩擦力和桩底承压力的影响系数,取值为1.0;
 
  fi---桩周土的极限摩擦阻力;(kPa)
 
  λ---系数;
 
  Li---各土层厚度;
 
  4.3.2制梁台座管桩受力检算
 
  (1)荷载计算:
 
  单片梁自重W1=7000KN
 
  模型重W2=2000/32*5=312.5KN
 
  制梁台座混凝土重量为W3=2.5×190×10=4750KN
 
  每根管桩自重为W4=2.5×3.14×21×(0.3/2)2×10=37.1KN
 
  制梁台座的施工荷载W5=100KN
 
  总荷载W总=W1+W2+W3+26W4+W5=13127.1KN
 
  取安全系数为1.2
 
  则计算荷载N=1.2×13127.1K=15752.52KN
 
  每个承台所承受荷载P2=15752.52÷2=7876.26KN
 
  (2)张拉前基础整体受力(长为34m,宽为6.3m),地基平均应力为:σ=P/S=15752.52KN/(34×6.3)=73.5KN/m2<120kpa
 
  基底通过换填夯实处理后能满足应力要求。
 
  (3)桩基承载力检算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Ra=8000kPa,查表(6.2.2-1)λ=1。取桩打入深度21m计算,单桩承载力P为:
 
  P=1/2(U∑aifili+λARa)
 
  =1/2[3.14×0.3×(25×1.81+18×2.86+20×4.13+80×3.71+40×2.55+40×2.94+55×1.05)+1×3.14×(0.3/2)2×8000]=646KN
 
  13P=8398KN﹥P2=7876.26KN
 
  每个制梁台座设置26根长20m管桩能满足承载要求。
 
  4.3.3双层存梁台座管桩受力检算
 
  (1)荷载计算:
 
  2片箱梁自重W1=7000×2=14000KN。
 
  每个承台混凝土整体重量为W2=2.5×4.41(截面积)×1.0×10=110.3KN
 
  每根管桩自重为W3=2.5×3.14×30×(0.3/2)2÷4×10=54.7KN
 
  存梁区梁体的施工荷载W4=10KN
 
  总荷载W总=W1+4W2+20W3+W4=15545.2KN
 
  取安全系数为1.2
 
  则计算荷载N=1.2×15545.2=18654.24KN
 
  每个承台所承受的荷载P2=18654.24÷4=4663.56KN
 
  (2)桩基承载力检算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Ra=8000kPa,查表(6.2.2-1)λ=1。取桩打入深度30.5m计算,则单桩承载力p为:
 
  P=1/2(U∑aifili+λARa)
 
  =1/2[3.14×0.3×(25×1.81+18×2.86+20×4.13+80×3.71+40×2.55+40×2.94+55×6.3+80×4.75)+1×3.14×(0.3/2)2×8000]=942KN
 
  5P=4710KN﹥P2=4663.56KN
 
  每个双层存梁台座设置20根长30.5m的管桩能满足承载要求。
 
  5PHC管桩静载检测
 
  静载检测2根,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试验荷载按单桩竖向承载力1.5倍加载,即制梁台座20m桩1050KN、双层存台座30.5m桩1400KN加载。
 
  5.1加载方式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电动油泵逐级加载,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10,卸载分级进行,逐级等量卸载。采用由主梁、工字钢和跳板搭成的压重反力平台,由钢筋混凝土块堆积,压重量为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图1PHC管桩进行静载试验
 
  5.2检测结果
 
  所抽取的2根工程桩(C1-5-N10#、C1-3-N5#)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时,终止加载,其总沉降量分别为7.76mm、6.26mm,总沉降量小于40mm,而Q~s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s~lgt曲线呈平缓规则排列,因此C1-5-N10#、C1-3-N5#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2Q~s曲线
 
  表3s~lgt曲线
 
  表4试验结果汇总表
 
  6管桩施工工艺要点
 
  6.1机械设备配置
 
  选用2台液压式多功能静压桩机,相应的接桩、吊装等配套机械设备及仪器见下表:
 
  表5机械设备及仪器表
 
  图2ZYJ250A液压静力压桩机
 
  图3ZYJ120A液压静力压桩机
 
  6.2施工工艺流程
 
  采用静压桩机进行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图5施工工艺流程图
 
  6.3施工程序和质量要求
 
  6.3.1定位放样:
 
  按平面布置图准确放出桩位控制桩,然后进行施工桩位放桩,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0mm。
 
  6.3.2压桩顺序:
 
  为确保压桩的垂直度和桩位正确,避免压桩挤土而引起的桩的偏斜和位移,压桩时按先内后外、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进行编号,按编号顺序进行压桩作业。
 
  6.3.3桩体运输
 
  为防止移桩断裂,吊装应缓慢,吊点适宜。当管桩叠放在2层以下时可采用打桩机拖拉取桩,超过2层应采用吊机取桩(三点支撑自行式打桩机不得拖拉取桩)。
 
  6.3.4静压沉桩
 
  (1)静压沉桩时,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2倍,场地应平整。
 
  (2)压桩过程中应测量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停压桩作业,并分析原因,采用相应措施:
 
  ①压力表读数显示情况与勘察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
 
  ②桩难以穿越具有软弱下卧层的硬夹层;
 
  ③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较大;
 
  ④出现异常响声,压桩机械工作状态出现异常;
 
  ⑤桩身出现纵向裂缝和桩头混凝土出现剥落等异常现象;
 
  ⑥夹持机构打滑;
 
  ⑦压桩机下陷。
 
  6.3.5接桩
 
  (1)下节管桩压入后,上端距离地面约800~1000mm,以便上节接桩。
 
  (2)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控制上桩的正确位置,使之不偏不斜,错位偏差不大2mm。
 
  (3)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采用铁刷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4)在焊接前用经纬仪复测垂直度,在吻合口周围快速电焊,焊毕冷却后进行验收,合格后继续沉桩,至设计桩顶标高,桩顶标高采用水准仪进行控制。
 
  表6桩位的允许偏差
 
  7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1严格按照桩基布置图进行定位放线,做到定位准确无误,由工程技术人员和监理验收签认。
 
  7.2桩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及龄期(常压养护为28天,压蒸养护为1天)后方可运输、进场及沉桩施工,管桩的起吊、装卸、运输必须做到平稳,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7.3运至现场的预制管桩,厂方须提供完整的产品质量保证书,并经现场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成品桩质量验收标准为:
 
  表7成品桩质量验收标准
 
  7.4管桩堆放和运输时,支点应按距两端0.2L(L为桩长)处设置,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堆放场地须坚实平整,上下层支点在同一垂线上。
 
  7.5在沉桩至接近设计深度时,应注意观察,根据试桩参数、以标高和压桩力严格控制沉桩标高。
 
  7.6焊接用的焊条符合规范规定要求,焊条直径≥4mm。施焊时,先用点焊固定,然后分三次焊满焊缝,第二次焊时要将前一次焊缝表面的焊渣清理干净,焊缝要饱满无夹渣、气孔,施焊时对称焊接,减少焊接变形。
 
  7.7沉桩工程中,当桩尖遇到硬土层或砂层而发生沉桩阻力突然增大,甚至超过压桩机最大静压能力而使桩机桩机上抬时,这时可以最大静压力作用在桩上,采取忽停忽压的冲击施压法,可使桩缓慢下沉直至穿透硬夹砂层。
 
  7.8当沉桩阻力超过压桩机最大静压力或者由于来不及调正平衡配重,以致使压桩机发生较大上抬倾斜时,应立即停压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造成断桩或其它事故。
 
  8结束语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便,承载力可靠,检测便利,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基础结构,广泛应用于制梁场台座基础。通过在昆山制梁场制存梁台座基础上的应用,使我们在管桩承载力检算、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上取得较为可贵经验和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2]《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03)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周水兴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昆山华一岩土勘测工程有限公司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