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FG桩与预应力管桩的适用条件
1CFG桩
CFG桩通过改变桩长、桩径、桩距等设计参数可使承载力在较大范围内调整,承载力提高幅度在250%~400%;且沉降量小,变形稳定快;操作简便,工艺性好;成桩速度快,缩短工期;特别是CFG桩中由于粉煤灰的使用,使桩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和易性,灌筑方便,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可以节约水泥,废物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工程成本,经比较分析与灌注桩相比可以节约投资40%左右。CFG桩不仅适用于多层建筑,还适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且适用的地层范围广,如:填土、粉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砂土等地基加固处理。
2预应力管桩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预应力管桩或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单桩承载力高。由于挤压作用,管桩承载力要比同样直径的沉管灌注桩或钻孔灌注桩高。用柴油锤施打管桩时,震动剧烈,噪音大,挤土量大,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影响。采用静压法施工可解决震动剧烈和噪音大问题,但挤土作用仍然存在;打桩时送桩深度受限制,在深基坑开挖后截去余桩较多,但用静压法施工,送桩深度可加大,余桩就较少;在石灰岩作持力层、“上软下硬、软硬突变”等地质条件下,不宜采用锤击法施工。二CFG桩与预应力管桩的区别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不是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桩,也不是灌注桩,长度有限,又不能单独成为承受荷载的基础构件。它只是用来加固天然地基,起着构成复合地基作用的群体名称。预应力管桩是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在工厂里预制而成的管状(空心)的混凝土构件,运至现场,用静压工艺(或锤击)沉桩。多为单独使用(也可采用群桩)作为端承桩或摩擦桩,获得相当大的承载能力。是承受荷载的基础构件
三CFG桩与预应力管桩在实际中的应用
根据CFG桩与预应力管桩的使用条件,我们很容易得出:18层以上,应使用CFG桩,反之,使用预应力管桩
CFG桩在高层使用特点
1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根据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若采用预应力管桩,桩端应进入⑦含卵砾砂层中,由于该场地④砾砂、⑥砾砂分布较厚,且较密实,桩侧阻力特征值和桩端阻力特征值都较大,施工难度大,故桩端难以进入⑦含卵砾砂层中,质量难以保证;若采用钻孔灌注桩,工期长,造价高,且对环境有污染。经多种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分析对比,结合本地区的工程实践经验,决定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2CFG桩的施工与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该场地地基土的性质、地下水位埋深及场地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选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工艺。
1、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石料粒径一般为0.5-2.0c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10%,坍落度控制在18-22cm之间。
2、成桩施工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钻孔进入土层预定标高后,开始泵送混合料,待钻杆内管及输送软、硬管内混合料连续提钻。若提钻时间较晚,在泵送压力下钻头处的水泥浆液被挤出,容易造成管路堵塞。杜绝在泵送混合料前提钻,以免造成桩端处存在虚土或桩端混合料离析、端阻力减小。
3、提拔钻杆中应连续泵料,不得停泵待料,避免造成混合料离析、桩身缩径和断桩。
4、泵料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m,作为保护桩长,以确保桩头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5、由于该场地多为砂质地层,且含较多卵砾石,钻进中钻头磨损较快,因此每施工20-30根桩,需对钻头直径进行校核,以保证桩径满足设计要求。
6、由于施工时弃土较多,找到已定桩位的标志比较困难,故采用远距离参照定位,即在弃土外找到与施工桩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定位点,来确定桩位,认真对照桩位布置图,确定施工桩的位置及编号,做好施工记录。
7、采用人工开挖桩间土,钢锯或电钻截桩头,成桩后在桩体尚未达到一定强度时,尽量避免桩体附近的机械行走,以防止浅部桩体裂缝和断桩。
预应力管桩在低层中的使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收锤标准
1.除设计明确规定桩端标高控制的摩擦桩应保证设计桩长外,其他管桩应按设计、质检、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共同确认的收锤标准收锤。2.收锤标准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桩的规格和长短、锤的大小和落距(冲程设计等因素,综合考虑最后贯入度、桩入土深度、总锤击数、每米沉桩锤击数及最后1米沉桩锤击数、桩端持力层的岩土类别以及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桩土弹性压缩量等指标后给出。收锤标准应以到达的:(1)桩端持力层、(2)最后贯入度或(3)最后1米沉桩锤击数为主要控制指标,其他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作为参考指标。3.一级及地质条件复杂的二级管桩基础的收锤标准控制指标应通过试打桩确定,其他管桩基础的收锤标准控制指标宜通过试打桩确定4.正常情况下,最后贯入度不宜小于20mm/10击;当持力层为较薄的强化风化岩层且上覆土层较软弱时,最后贯入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15mm/10击。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数量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管桩基础工程,可采用高应变动测法检测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1)工程桩施工前,已按规定进行试打桩,且试打桩时采用高应变动测法配合测试并作静载试验的管桩基础;(2)地质条件不太复杂的二级管桩基础;3)三级管桩基础。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管桩基础工程,若检测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桩数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总桩数的0.5%,且整个工程不应少于2根。(1)施工前已按规定进行试打桩;(2)施工中实行监理制度(3)采用收锤回弹曲线测绘纸测定最后贯入度;(4)桩端持力层为强化风化岩层;5)大多数工程桩送深度不超过2.0m;3.除上述规定以外的管桩基础工程,若检测手段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的不应少2根,其他条件不应少于3根。
四总结
CFG桩具有可靠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在高层和超高层地基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预应力管桩有单桩承载力高,设计选用范围广,单位承载力造价便宜,运输吊装方便,接桩快捷等特点,他的广泛使用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吴贤国主编.《建筑工程概预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沈祥华主编.《建筑工程概预算》.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宗仁主编.《土木工程施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