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为了解决以往地下综合管廊不受重视的现象,《意见》明确,要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督查制度,定期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像地面设施一样引人注目,一直以来,很多地方都不够重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方面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同时,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需要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因此被大力推进。
国务院连续3年发文推动
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体现出来的诸多问题,将有望通过综合管廊的建设得到解决。
连续3年,国务院以每年一文的频率来推动地下城市管廊的建设。
2013年,国务院在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指出,要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意见》,从统筹规划、有序建设、严格管理、支持政策等方面作了更加细致的规定。
进入到今年,地下综合管廊的“待遇”快速提升。
在《意见》下发前,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明确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要抓紧编制规划、创新投融资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在国务院的力推下,不仅中央多部门给予多项支持政策,多个地方政府也是将地下综合管廊列入当地发展规划中。这个以往不被注意的行业,已经从当初的星星之火变成了现在的燎原之势。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开行等多部门均表示将给予多项支持政策。其中,财政部会同住建部确定了10个试点城市,拟3年内投入102亿元引导地方建设试点;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办法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列入专项金融债支持范围予以长期投资;国开行与住建部合作共同推出贷款支持项目27个,拟建管廊940公里,贷款规模540亿元。
一些省份的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吉林省已经有长春等8个城市陆续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预计年内全省将有16个城市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约155公里,计划投资约160亿元。在青海省,西宁、玉树等5个城市的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已相继开展。
据国家发改委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043个PPP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97万亿元。
消除地下隐患
“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7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常务会议上说,“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
的确,无论是东北的沈阳,还是西南的昆明,不管是中部的郑州,还是南部的广州,经历暴雨不“看海”的城市,少之又少。
对人们生活造成困扰的,除了“看海”,还有“马路拉链”。
“过去,因为体制分割,许多城市的路面常常是‘你挖了我填,你填好我再挖’,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李克强说。
城市内涝、反复开挖路面等现象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而安全事故则是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到2013年,全国直接因地下管线事故而产生死伤的事故共27起,死亡人数达117人。全国每年由于路面开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
针对我国地下管线现状不明、“家底”不清问题,2014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监总局和能源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普查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普查和事故隐患排查。
“通过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来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这也正是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目的。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像地面设施一样引人注目,一直以来,很多地方都不够重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方面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冯俏彬说。
《意见》同时给出了时间表: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被列入专项金融债的投资
“之所以在现在这个时期,加快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推进速度,也是迫于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亟需找出新的投资点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地面上的基础设施留下的空间已经不大。同时,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下,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就成为了首选。”冯俏彬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说。
“今天来了很多城市的市长,你们应该知道,现在可投资的地方还有多少,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所以要想办法拉动投资,综合管廊建设是其中的一个办法。”在今年4月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座谈会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说。
近期首批专项金融债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也被列入并作为专项金融债的长期投资。此外,国家发改委在今年4月专门创新推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收益债,发布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
7月31日,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吹风会上表示,住建部会同财政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确定包头等10个城市为试点城市,计划3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今年开工190公里),总投资351亿元。根据测算,未来地下综合管廊需建8000公里,若按每公里1.2亿元测算,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元。
每年1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对于经济增长方面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觑——据陈政高在上述培训班时的数据称,前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4万亿元,去年是50万亿元。1万亿元投资占到2%,2%比例的投资已然不小。
“这还没包括间接拉动的投资,如果加上拉动的钢材、水泥、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以及大量的人力投入,拉动经济的作用那就更大了。”陈政高说。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