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现场实验和资料处理建立了录井参数与岩石可钻性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结合研究地区录井、地质、钻井资料进行钻头合理选型,得出该地区初步钻头选型结果,并在现场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引言
钻头的合理选型在钻井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钻进速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以往钻头选型时,大多数采用分析邻井资料或通过室内地层岩石可钻性实验,对地层岩石可钻性进行分级、对比。这种室内测定方法存在着许多不足:1.难以反映岩石在地下所处的真实条件;2.受到岩心资料的限制;3.建立地区岩石可钻性剖面需要进行大量岩石性质测定实验,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对新探区和岩心资料少的探区,就有必要开展钻头合理选型的新方法研究。本文就是利用随钻录测井资料,来开展钻头选型的研究。现场随钻录井数据,能够真实反映井下岩石的特性。根据录井资料可以获得地下岩石的可钻性、地层研磨性系数等性质。
2、录井参数与岩石可钻性关系
1.地层微可钻性系数模型建立
①利用五点钻速法的实钻数据,求取门限钻压和转速指数。
②建立钻头数据库,求水力转换系数和压差影响系数等区域常数。可利用进尺加权法对相应层段进行处理得到。
③录井数据处理:
(i)逐米计算标准化钻时:
(1)
式中-钻时,min/m;-标准化钻时,min/m;-门限钻压,kN;-水力转换系数;-钻头比水马力,kw/cm2;-钻压,kN;-转速,rpm;,,-分别是加权平均钻压,转速和比水马力;λ为系数。
(ii)微可钻性系数与标准化钻时关系
(2)
式中-岩石微可钻性系数;为系数。
(iii)钻时录井曲线的分段处理及非均质地层的校正,包括恒变换和恒变换。
(3)
式中-地层研磨性系数;-钻头纯钻进时间,h;为计算系数;-牙齿磨损系数;-牙齿最终磨损量,为系数。
(iv)根据不同钻头类型,分别计算地层参数。对于铣齿钻头,计算地层研磨性系数、牙齿磨损系数和地层可钻性系数;对于镶齿钻头,计算牙齿最终磨损量〖2〗、地层研磨性系数和地层可钻性系数;
根据同一构造上每口井的录井资料处理,建立区域可钻性变化规律及钻头最优选型图版,对应不同的地层,可得到综合钻井成本最低的钻头类型。根据上述算法,最后可建立区域地层可钻性级值与钻头选型实用模式。
3、应用实例
利用录井资料进行钻头选型,在试验井上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
该井的下部井段(4600以下)钻头尺寸为215.9毫米,钻头类型为ATJ11镶齿钻头,IADC编号是437,连续使用三只同样的钻头,仅喷嘴尺寸稍有差别,钻井参数基本相同。
该段从4649至4713米共64米,地层研磨性系数由高渐降低。由于钻头牙齿的钝化,在钻完这段地层后,钻速逐渐下降,可钻性系数基本不变,反映了牙齿的自然钝化趋势。这只钻头起出后,牙齿和轴承的实际磨损也基本反映了这种情况。钻头B从4819米开始钻进,钻速得到提高,接近整段平均钻速,地层研磨性系数和可钻性系数值都基本保持不变,反映这段地层比较均匀,钻头的磨损变化较正常。钻头C从4955米钻进,钻速没有太大变化,但地层研磨性系数逐渐增大,可钻性系数值基本不变,表明地层进入了高研磨性硬地层,此时应选择合适的钻井参数和水力参数。起出后的钻头表明磨损很严重,这与钻头选型不当有关。
从上述结果可知,钻头A基本适应地层,钻头B未充分使用,钻头C的选型和钻井操作参数是不合适的。因此,对这三段地层,可考虑重新设计钻头选型如下:
在钻头A前面的那只钻头应尽可能钻进至4713米,由于夹层段不很厚,这是有可能做到的。钻头类型可选用中或中软型ATJ11钻头(IADC编号为437或517);从4713米处起钻换新钻头,改用较硬钻头,中或中硬(IADC编号为537或617)都可以,采用合适的钻井参数,一只钻头钻完剩余的井段,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钻井费用。在末段,要注意防止由于钻头的过渡磨损产生的缩径等问题。
根据研究得出的试验地区钻头选型结果,在两口试验井上进行了应用,其应用结果是:本井钻头使用数量比本区块同类型井相比节约20%,钻井周期缩短近两个月,整口井节约钻井成本一千多万元。
4、结论
利用录井资料来合理的选择钻头,在理论和实际上是可行的,它给钻头选型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对该方法的初步研究探索,可得出如下结论:
1.随钻录井参数能够反映地下岩石的可钻性,这一点已在室内实验中得到验证。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的微可钻性与岩石可钻性关系模型,可用于钻头选型和钻井设计,这对于一个新探区钻井工作来说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根据试验地区已钻探井的录井资料得出的钻头选型结果,可作为该区以后钻井设计时参考。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