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下穿复合锚杆桩加固的桥桩沉降技术分析

2015-09-18 217 0

   【摘要】地铁暗挖隧道穿越既有的桥梁、建筑物等工程对沉降控制严,安全风险大。本文通过隧道穿越前的复合锚杆施工及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沉降数据统计及分析,得出了控制沉降的关键部位及控制时机,为地铁暗挖隧道下穿桥梁及其它建筑物施工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一、工程概况
 
  1、丽泽桥概况
 
  丽泽桥位于北京市西三环南段,是北京市几座大型桥梁之一,于1991年竣工投入使用,是连接西三环和丰台北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北京地铁14号线西局~东管头站区间暗挖隧道下穿丽泽桥区,其中地铁近距离穿越桥桩的匝道桥共计7处,净距离在0.84~4.61m之间,且桩端在隧道的肩部--受力最不利位置。
 
  2、地铁隧道工程概况
 
  地铁14号线西局站~东管头站区间暗挖隧道下穿丽泽桥桩工程,暗挖为马蹄形标准断面(6570mm*6480mm)。自上而下主要地层为粉土填土①、粉砂-细砂②3、圆砾-卵石②5、中砂、粗砂⑤1、卵石⑤、层卵石⑦。结构覆土厚度为10.1~15.3m,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卵石⑤层,中砂、粗砂⑤1层。地下水位于结构线以下。设计采用地表双排复合锚杆桩和洞内径向注浆措施来控制桥梁沉降。
 
  二、沉降控制要求及加固措施设计
 
  1、桥梁沉降控制要求
 
  1)桥梁竖向均匀沉降15mm。
 
  2)纵向不均匀沉降位移控制值为5mm。
 
  3)墩柱横桥向相邻基础不均匀沉降位移控制值为3mm。
 
  4)桥区相关道路路面沉降控制值为10mm。
 
  2、加固措施设计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设计主要采用了两种措施来沉降受控,一是地面实施复合锚杆桩对土体进行隔离加固,并对桥桩周围土体加固和改良,以不降低原有侧摩阻为目的;二是在隧道内对桥桩底部土体实施径向注浆加固。
 
  三、理论分析
 
  本工程暗挖隧道边缘最近处距离桥桩距离不到1m,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该部分桥桩的整体摩擦力将会全部失去,并且周边土体变形也会影响未动土层摩擦力的降低。经验算,丽泽桥桥桩单桩承载力以侧摩阻为主,约占总承载力的65%,端阻力约占总承载力的35%,根据桩身进入长度不同,卵石5层和卵石7层提供的侧摩阻力较大。计算过程中假定侧阻力损失率为20%,经加固后,加固体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变化,加固体强度升高,按5MPa计算,计算结果得出侧阻力和端阻力分别占总承载力的50%,所以加固区的重点为桩端和处于卵石5层和卵石7层的桩周。
 
  通过连续体的快速Lagrangian分析法,利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从整体上研究桩–土–隧道三者间的作用特征,着重分析不同施工工况下单桩、群桩的位移及内力变化规律,得出隧道贯通时土体变形曲线。隧道施工对地表及隧道周围土体造成了较大范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上覆土层出现较大程度的沉降,隧道底部土体向上隆起,最大的土体变形出现在隧道顶部。由下图a可知,桩体的存在对其周围土体变形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桩体的下沉引起周围土体的附加沉降,竖向变形明显增大。 沿隧道施工前进方向,地表土体的最大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前期地表段,而后期地表的变形较小。隧道周围土体存在波浪状的变形,这表明在不同施工工况中土体应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四、施工技术
 
  1、复合锚杆桩隔离加固
 
  复合锚杆桩直径150mm,采用Ф50钢管(煤气管)和三根Ф18定位钢筋做为复合锚杆桩钢筋笼子的骨架,每段长100mm,间距1米,三根Ф20钢筋做为复合锚杆纵向主受力筋。另附三根Ф20塑料管作为注浆管,每根注浆管出浆口范围距底端4米,注浆管φ20mm,出浆孔φ4mm,四孔竖向错开150mm。采用两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0.4~0.5MPa,孔口溢浆时结束本次注浆,水泥浆水灰比0.5:1;第二次注浆采用中高压注浆,注浆压力1.0MPa,水泥浆水灰比0.75:1,在第一次注浆完成后10~15小时进行。
 
  2、径向注浆桩底加固
 
  暗挖区间下穿桥桩段时,桥桩底基本位于隧道中部,由于在开挖过程中容易造成土体松散、回喷不密实,导致桥桩沉降,因此在隧道靠近桥桩侧,临时仰拱下45°范围内进行径向注浆,注浆范围为1.5m;注浆管采用φ25*5小导管,长1.5m,1.0m*1.0m梅花型布置,布置纵向范围为桥桩两侧各6m,注浆浆液选用1:1纯水泥浆液,压力控制为0.2~0.5MPa。
 
  四、复合锚杆桩实施效果及沉降分析
 
  1、实施效果
 
  经现场开挖情况看,复合锚杆桩桩体坚固,周遍土体密实,对桥桩的隔离加固和减少其沉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沉降分析
 
  经对桥梁的监测及分析,在复合锚杆桩施工初期,数据呈下降趋势,累计沉降最大达0.8mm;在复合锚杆桩完成后,整体地层加固注浆结束,沉降数据呈微弱回升趋势,回升约0.6mm;随着隧道的开挖施工,数据逐渐再次下降,隧道的开挖施工期间,总沉降累计3.5mm;初衬回填注浆完毕后,沉降数据呈微弱回升趋势,回升约0.5mm。随之时间的推移,在回填注浆完毕3个月后,沉降稳定,最终总沉降3mm,远小于设计允许沉降值15mm。以桩与隧道的净距离1.51m的Z5c-5轴为例。
 
  五、结束语
 
  根据各施工阶段的数据分析得出,在砂卵石地层下施工暗挖隧道下穿桥桩施工,采用的复合锚杆桩加固隔离土层,可以有效控制隧道施工引起沉降,保证了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及周遍环境安全,具有指导的意义。但复合锚杆桩施工本身也将导致桥桩的沉降,施工是需严格控制注浆量,以防止其施工阶段沉降的扩大。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