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路面“拉链工程” 成都将试点综合管廊

2015-11-04 93 0

  成都市公共交通将“画”成怎样的一张网?海绵城市、综合管廊这些规划热词又将如何实现与我们生活的“对接”?昨天,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做客成都新闻广播“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就这些问题与市民进行了交流。

  轨道交通规划将覆盖全域

  城西确定两条改造道路

  记者从节目中了解到,目前该市在城市交通方面坚持地铁、有轨电车、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四网合一”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理念,以增强公共交通的承载能力。

  成都市解决城市拥堵的发展战略是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体、以常规公交为基础、具备良好换乘条件和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根据规划,今后成都公交的分担率将占80%,其中轨道交通分担率将占50%。目前,该市正在加快推进地铁建设,到2020年我市地铁的运营里程将达500公里,是现在的六倍;同时还在进行新一轮的线网规划,未来全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覆盖全域,规模将从现在的900多公里,增加到1700公里左右。

  在道路提档升级方面,成都市规划局在节目中透露,目前在城西方向确定的改造道路有两条,一条是日月大道,这是“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中,在城西相连接城内和城外的一条重要的快速路。这条路将按照“双快”原则,也就是快速道路加快速公交的形式进行改造。另外一条改造道路是光华大道,将随着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的收尾,同步对该道路进行功能的提升。以上两条道路改造工程的具体开工时间,将由建设部门统筹后决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

  综合管廊试点各18公里

  “‘综合管廊’在2015年是比较热的规划词汇,指在建设地下用于容纳地下两类及以上的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目前我局正在进行我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方案的编制。”昨天,市规划局市政处副处长黄力在节目中介绍,目前高新区金融城、大源组团、新川科技园已经建成或在建的综合管廊达11公里,天府新区在建1.7公里。在中心城区一是将配合道路改造同步实施综合管廊建设;二是在区域整体开发或地下空间开发中实施综合管廊,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市民的影响。目前设立的第一批综合管廊实施试点中,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分别为18公里。其中中心城区的试点范围初步规划为“一井一环11射11片区”,“一井”位于城市核心区域;“一环”指3.5环;“11射”主要是结合11条要改造的放射性道路来确定;“11个片区”就是要进行改造的一些片区,例如金牛区的北改片区等。

  “综合管廊建好之后,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大家对城市建设中道路‘拉链工程’颇有诟病,而综合管廊建成之后,要新增管线时就可以直接通过预留的维护井下到管廊里面去作业,而不必打开路面。第二,在进行维护时也非常方便。现在如果我们的城市管线出现了问题,必须把管线挖出来进行维护;有了综合管廊,修理工人可以直接进到管廊里面去进行维护。第三,综合管廊还可以建立动态维护系统,就是通过智能化管理进行动态巡检,包括引进机器人技术之类的。第四,就是我们以前城市的建设基本上是平面建设,是往上的;但是我们现在将向下发展,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地下埋设的、我们平时看不见的各类市政管线,假如无序占用地下资源的话,会严重影响地下空间的开发;而引入综合管廊之后,可以节省出来大量的地下空间。”黄力表示。

  五城区2014年至今

  拆除违法建筑100多万平方米

  在昨天的节目中,违法建筑的拆除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记者从节目中了解到,市规划局始终以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为宗旨,不断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对侵占公共空间的建设实行“零容忍”,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对违法建筑开展专项治理以确保城市公共空间不受侵害。此外还针对居住区住房的违法建筑严查到底,在严格依法程序的同时,探索建立有物管、社区街办和执法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层次预防体系,防止新增违法建筑。据悉,2014年至今,该局拆除五城区范围内各类违法建设一千余处,建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有力地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就提到要利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来发展城市,成都在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上,又有怎样规划思路呢?据介绍,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方面有很好的弹性——在下雨的时候能够吸水、储水;到使用的时候就拿出来使用。成都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上,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河流湖泊湿地的水生态敏感区,科学设置绿线和蓝线;第二是对传统粗放性的城市建设模式造成的已经破坏的城市水体和自然环境进行修复;第三就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影响最小的方式确定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按需要适度开发。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