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世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孔继东
16岁离开重庆 怀着建设祖国的梦想到云南支边
孔继东1948年出生于重庆渝中区两路口,今年67岁。从公司董事长职位退休后,他回重庆的次数变得频繁起来。
“一年至少要回一两次。”孔继东说,他还记得1968年第一次回重庆探亲,坐的是硬座火车,票价7元,路途花了28个小时。如今,两地早已开通航线,坐飞机只需一个半小时,离家更近了。
今年是孔继东到云南的第50年,1964年,15岁的他刚初中毕业,从学校团支部听到关于支援边疆建设的消息,就一心想去云南。
“母亲和两个姐姐很舍不得,一直哭,父亲却很支持。”孔继东回忆,在动员会上,云南建工集团的一位负责人提醒他们做好思想准备,“即将要去的那个地方比较艰苦,但这是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
听到能为祖国建设作贡献,孔继东更加坚定了信念。填完两张报名表后,他还写了一首诗:“填了两张表,心情真舒服,将要到云南,为国立功劳。”
带着为国立功劳的梦想,1965年,孔继东和2500多位小伙伴背着行李,从重庆赶到了昆明。
“那年,重庆到昆明还没有通火车,得坐大卡车。”孔继东说,当时从重庆到昆明赶了七天八夜,在卡车上,大家把行李卷当坐垫。路途中,一帮年轻人有说有笑,很开心。
一心就想“干革命” 在昆明搞了一辈子建设
“到昆明50年了,如弹指一挥间。”孔继东感慨,也从那时起,他的人生就和昆明的建设联系在了一起。
刚到昆明,孔继东被分到昆阳磷肥厂当一名平工,做挖土、推车之类的体力活。工厂发了被子、蚊帐、大瓷碗,还有20多元的路途补贴。
“20多元是一笔巨款,当时的鱼香肉丝只要两角钱一份,够两人吃。”孔继东回忆,拿到人生中的第一笔钱后,他买了一包巧克力,自己只吃了一块,剩下的都寄回家里,还给家里寄了5元钱。
虽然干的是体力活,但孔继东没有任何怨言,也没有喊累。“支援边疆建设就是要出力,当时心里只有‘干革命’这个目标。”
到昆明一个月后,生活出现了转机。由于孔继东干活出色,获得厂里表扬。这让他很高兴,感觉得到了组织的认可。
原本三个月的学工,凭借出色表现,一个半月后,孔继东就被抽调回了公司总部所在地昆明,学习石材、混凝土试验。随后被分到昆明钢铁厂第二实验室,成了一名技术工人,由此与建筑打起交道,这一干就是50年。
抓住两次重要机会 退休后创业当上董事长
孔继东说,他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有两次“天上掉馅饼”的机会,都被他抓住了。
1997年,国家科委发布文件,要求地方科研所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孔继东所在的科研所正在其列。
“1997年4月,我们开始筹建云南世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这是第一次机会。”孔继东说,当时他出任总工程师,但由于没有工程师,只好去其它单位借人,最多的时候借了70多人。
公司建成后,最为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建设世博会千人宴会厅。孔继东带领团队从开工到结束,仅半年时间,就建成了10000平方米的宴会厅。
“边设计边施工,有三个月没回一天家,吃住全部在工地上。”孔继东说,直到1999年4月30日晚上国宴结束后,他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落地。
2000年,孔继东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机会。云南世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按政策改制为民营企业,作为创始人的他选择了从原单位退休,接手了这家新公司,成为公司董事长。
“刚改制时,公司没有资产,就只有七八名员工,业务也少。”培养新人、借技术员做项目,孔继东带领团队历尽坎坷,把公司越做越大。如今,公司拥有500多人,在四川、安徽、海南、湖南、贵州等省市有20多个分公司,年合同金额达到8000万元以上。
说起公司的业绩,孔继东显得有些自豪。如今,退休后的他依旧没有休息,而是致力于全国监理制度的研究。
为母校捐赠100万元 设立教育奖励基金
重庆是孔继东的故乡,孔继东在昆明的家,也就成了重庆老乡的落脚点。“以前从重庆过来的两千多位老乡,被分到云南各个工地上,彼此见面的机会很少。但是,只要他们来昆明,都会来找我。”孔继东说,大家年纪相仿,一起吃饭,聊聊家常,很开心。
孔继东对重庆的记忆停留在16岁之前,这十多年的生活,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我家有5口人,父亲、母亲以及两个姐姐,靠父亲一月50多元的工资养家,生活很拮据。”孔继东回忆,小时候没有钱滑冰,他就去帮别人做清洁,来换取免费滑冰的机会。
在儿时记忆中,走路去南温泉也让孔继东记忆深刻。他说,当时从市中区到南温泉,没有钱坐车,只有走路去。那时他读小学五六年级,家里给3分钱,2两粮票。“早上天不亮就出发,走近5个小时才到南温泉,晚上天黑了再回家,玩得开心得很。”
儿时,孔继东跟着大人搬了好几次家,从两路口到观音岩,再到南纪门、中兴路,最后到公园路。因为生活在渝中区,孔继东对于重庆的记忆大多和解放碑有关:“当时的解放碑是最高的建筑,周边还是石板路,我们用废料、轴承做了滑板车,从新华路一直滑到解放碑。”
“2014年回重庆的时候,家附近已经变得认不出来。”孔继东说,虽然变化大,但他还清晰地记得人民公园,“我学会游泳就是在渝中区人民公园的游泳池。”去年回家,他发现,解放碑成了周边最矮的建筑,让他连声感叹:“重庆这些年在高速发展,变化确实快。”
本月17日,孔继东回到重庆,这次回来,是为了给母校复旦中学庆祝生日。“我读书的时候,这里叫凯旋路中学,我父亲孔传一当时是学校的老师。现在学校完全变样了,但这里仍然有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孔继东说。
参加母校80周年校庆,孔继东为母校捐赠了100万元,用于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孔继东认为,过去他是“逐梦他乡”,如今更是在“逐梦家乡”,为母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家乡,是他和当年的同学们共同的愿望,他只是替大家完成了这个梦想。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