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267 0
2003年以来,水泥行业一直受到严格的宏观调控,但产能过剩愈演愈烈,过剩程度不断加剧,应反思水泥行业审批政策,从深层次去分析过剩原因、探讨化解对策,促进水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水泥产能过剩原因
1、并购价格过高是水泥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兼并重组是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的有效途径,但并购价格过高会恰得其反,形成“卖批文赚快钱、卖项目赚大钱、卖水泥不赚钱”现象:
(1)并购价格过高、使原业主不断审批和建设生产线。1条日产5000吨生产线投资成本约5亿元,目前并购价格约10亿元,原业主有5亿元的收益空间,起到了示范作用,驱使业主调动更多资源不断取得批文,用并购资金建设更大规模的生产线。
(2)高价并购使新建项目业主不必担心产能过剩。因为会有人高价并购,很多业主不必担心投产后的市场情况和竞争力,也不必担心产能过剩,使审批和新建有了新的动力。
(3)并购价格过高,并购者势必提高销售价格。因为并购价格过高,并购者必然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消化并购成本,使许多业主认为新建项目有竞争优势和赢利空间,导致产能过剩不断加剧。
2、市场协同提高价格是导致产能过剩的另一主因
(1)市场协同使销售价格大幅提高,使部分业主认为水泥供不应求。价格反映供求关系,人为减少供应量,提高销售价格,向市场传递出供不应求的虚假信息,误导业主再建新的生产线。
(2)市场协同提高价格,既违反国家反垄断法,也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以湖南省为例,2012年需求量约1亿吨,市场协同后水泥价格提高约100元/吨,湖南省消费者多支出约100亿元。大部分收益被带出湖南省,既严重损害湖南省消费者利益,也不利于湖南省经济整体发展。
3、严控项目审批是产能过剩又一主因
严格控制水泥项目审批后,项目批文资源越稀缺,使项目批文价值增加,驱使部分业主有更大动力、愿意付出更大代价,从各种途径取得批文,反而加剧了水泥产能过剩。
2003年12月国办发[2003]103号文件对水泥行业实施宏观调控,特别是2009年9月国发[2009]38号文件,明确提出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但水泥项目批文大量增加,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也充分证明了上述观点。
李克强总理5月13日指出,家电、服装等行业早已走上市场化轨道,不用政府审批,靠市场优胜劣汰,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而钢铁、水泥等行业上项目都是需要审批的,但多年来恰恰没有管住管好,以致造成产能严重过剩。这说明,该审批的审批不严格、执行不到位的,费力办了事而又事与愿违,还不如已放给市场的。
二、化解产能过剩对策
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困扰水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难题。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剩之痛:
1、放松行政审批。水泥是完全竞争性的行业,应用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关系。放松行政审批后,项目批文失去价值,业主就不会千方百计、不计代价取得批文,而会考虑产能过剩后,得不到投资回报而放弃新建,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技术创新等核心竞争力,促进水泥行业健康发展。
2、提高行业标准。取消P.C32.5级水泥,提高水泥质量标准;大幅提高环保、安全等行业标准,运用经济手段加速淘汰低效率和落后产能。
高价并购、市场协同和严控审批,是产生水泥产能过剩的原因。只有运用市场机制,放松行政审批,降低批文价值,业主就会失去新建生产线的动力,产能过剩就会迎刃而解。
2024-11-26 42 0
2024-11-26 40 0
2024-11-26 37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