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规划拓展融资渠道 打造地下综合管廊

2016-07-04 249 0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已显落后。城市里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各类管线事故频发,小雨积水、大雨积涝等事件时有发生。近日,由重庆市生产力发展中心、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和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企业沙龙,市级相关部门、企业、试点区县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等120余人,共同探寻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营运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市镇道路建设普遍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等问题,“马路拉链”与“空中蜘蛛网”并存的现象并不鲜见。“城市发展不仅需要‘面子’,更需要‘里子’!”研讨中,市建委副主任游正焜直言,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里子”。做好“里子”,其重要举措就是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也就是建设在地下用于集中铺设各类市政管线的隧道。
  “地下管廊建设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可以提高管线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游正焜解释说,管线植埋在地下,或者高架在空中,容易受到外力、水、温度等作用造成损害和老化,这种损害或老化难以发现,往往累计造成地面的塌陷和爆炸等事故,才可以被知晓。“若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外力损害。”游正焜称。
  事实上,近年来,城市地下管廊建设也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市级层面,早在2015年,我市便开始启动五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2018年以前将投入运营。今年初,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但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面临问题不少。其中,最大的“瓶颈”在于标准规范严重滞后缺乏。“目前,各种管线技术规范标准基本上都是针对直埋或者架空敷设制定,关于综合管廊的相关设计技术规范和标准较少。”参与试点的梁平县副县长雷旭东坦言。
  “显然,由于地下综合管廊需要将多种管线纳入,必然统筹考虑相互之间的兼容性,先行构建完善的规划体系,确保各入廊企业生产安全。”市市政设计院城环分院副院长勒俊伟认为,对重庆而言,还应先行制定地下综合管廊规划。
  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而言,高昂的一次性投入仍是摆在企业和试点区县政府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本市首批综合管廊试点区县,梁平县初步测算,该县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直接费用约为6000万元/公里,是采用传统直埋方式首次投资的2倍左右,一次性投入巨大。
  “巨大的建设投资和高昂的运营管理成本都将成为制约综合管廊发展的主要因素。”市政协城环委主任刘玲玲认为,引入市场融资的经营模式,建立具有运营阶段收益的融资体系,将是推广综合管廊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目前综合管廊的收费定价政策模糊、不确定的问题,刘玲玲建议,应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收机制。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