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月奋战,30个拥有二维码身份证的钢筋桩基笼随着鄞城大道跨奉化江特大桥的主墩桩基被打入江中,夯实了大桥的基础。
与通常在工地加工的钢筋笼不同,这些钢筋笼来自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据悉,这是全省首个钢筋加工配送中心,通过工厂化集中加工钢筋,不仅创新性地实现了交通工程钢筋配件的集约化生产,而且节省了大量土地资源和人力、资金。
交通工程特别是路桥建设,要用到的钢筋材料往往在工地现场加工。“一个10公里左右的高架桥标段,通常要建两个临时的钢筋加工场。”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总工程师宋冰泉说,“建设临时场地,需要大量租用土地,同时还要投入不少设备。一个临时的钢筋加工场大约两年的生产期,很多设备在完工后基本上可以报废了,再利用的可能性不大。”
利用闲置场地集中加工并配送钢筋,可大大发挥筋配集约化加工的高效、环保优势。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钢配加工中心一次性投入棒材锯切线、盘条钢筋弯箍生产线、钢筋笼滚焊生产线等,可加工各种钢筋材料。中心一期工程年产能2万吨,二期工程将实现5.6万吨钢筋的年加工量。“不仅可以省下大量临时用地,而且可降低外场工地立体作业的风险,同时可以加快产品加工进度和提升产品品质。”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副站长杨吴礼说。
“以前很多活是手工的,现在只要操作机械就可以了。”钢筋加工配送中心焊工赵勇生以前是建设工地的农民工,有时候会被拉去加工钢筋,现在已成为真正的工人。“以前一个工地经常有三四百人在加工钢筋,他们有的是泥工临时帮忙,有的是焊工,还有的是搬运工。”宋冰泉说,现在他们已经转型成为经过专业培训的产业工人。
生产工厂化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据悉,以前工地上钢筋配件的保护层合格率仅为75%,如今合格率在90%左右,大大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浪费。经过集中加工的钢配件,还可以通过二维码标签追溯其来源、尺寸规格、项目位置等,保障了工程的质量。
目前,市交通运输委正在积极推进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的标准化。“引导使用高效率、高精度、大型化、智能化的工程机械设备,实行机器换人,实现钢筋加工由现场到后场、由产品到商品的转变,是我们推行标准化的重要内容。”杨吴礼说。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