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装配化”为何走在前?原因值得一看

2017-11-07 185 0

  中央新设的雄安新区,80%以上要实行装配式建筑,说明了装配式在整个建筑业中是方向。装配式建筑模式比传统建筑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里就无需赘叙,大势所趋,不管深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施工企业,还是地面建筑企业,都必须认清形势,尽快转型,谁转型快,谁就取得了先机,否则就被淘汰。为助力各地加快建筑装配式发展,这里,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为例,特把上海的重要经验总结给业界,权当为各地政府部门、建筑行业以及企业抛砖引玉。

 
  上海市可以说是建筑装配式发展的领头羊。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政策基础上推行装配式建筑,2013年开始全面推广,快速发展。2014年全市建成装配式建筑312万平方米,比2013年翻了一番。2015年建成600万平方米,2016年建成1385万平方米。2016年~2018年,将有3000万平方米工程项目推行装配式建筑。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发展到近50家,年生产能力从2014年仅能满足18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需求,到2015年提升至500万平方米,2016年已形成满足每年建设12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能力。从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不少于50%,并逐年增加。

  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政府努力在政策与目标层面做到位。从2008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和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本市新建住宅节能省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若干意见》、《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规定;制定了《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和《上海市装配式建筑2016~2020年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有关部门制定《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绿色建筑发展推进力度提升建筑性能的若干意见》、《关于本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的通知》、《关于推进本市保障性住房实施装配式建设若干事项的通知》、《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使用监督管理规定》等实施性规定,提出了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具体措施和进度要求。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在土地出让、技术标准、行政许可、市场激励等四个方面形成了推进与监管的机制,明确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方向、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使这项工作有章可循,循序渐进,装配式建筑率先在住宅领域取得突破,并逐步向公共建筑推进。

 
  二是积极在技术创新与制定标准上作为。为了规范装配式建筑技术,上海市加大了框架、剪力墙等多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研究力度,建立并初步完善了从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到竣工验收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图集。为此,上海市住建委建筑节能处副处长叶海松介绍,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规范,已经出台了9个,今年还将出台6、7 个,未来将达到20个左右。此外,工业化建筑的评价标准出台,对规范装配式建筑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据了解,上海市已经出台《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工业化住宅建筑评价标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质量检验规程》等标准规范十多项。

 
  三是注重在开发产能与协同推进上发力。2014年以来,上海市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和目标激励构件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上海本地的构件产能从2014年底仅能满足18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需要,提升至2015年底近500万平方米,2016年又有约500万平方米产能投入建设,近期构件产能将达到建造12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的能力,为建筑工业化进程提供保障。上海市成立了涵盖建设、设计、施工、构件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相关企业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全地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同时鼓励大型企业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形成投资开发、规划设计、科技研发、工程总承包、构配件生产与装配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建造全产 业链体系。

 
  四是坚持在示范引路与利益激励上推动。早在2012年上海就开展“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工作,到2014年共确定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示范项目17个,建筑面积达88万平方米,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有效推进了面上工作,当年装配式住宅就突破200万平方米。同时,为了调动建设单位的积极性,上海市在推行装配式建筑的初期,实行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归纳起来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方面,符合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要求,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预制装配率40%以上的项目,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对于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奖励不超过3%的容积率。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其墙体不计入建筑面积,其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3%,从而提高了容积率,相应增加了建筑面积,相当于开发商每平方米可以多得到900元的收益。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墙体部分不计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计算范围,装配式保障房免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相当于每平方米减少了250~300元的支出;凡实行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给予每平方米60至100元节能补贴,对因采用装配式建筑而增加成本的保障房项目给予补贴。此外,在房产预售政策上给予扶持。装配式建筑项目可以分层、分段验收。装配式新建商品房7层以下的,主体结构封顶,8层以上的主体结构完成50% (不少于7层)即可预售,从而大大减轻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资金压力。
五是大力在强化监管与狠抓落实上求真。上海市建立了由土地规划、发改、住建、财政等20多个机构组成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工作协调力度,以土地源头控制为抓手,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充分释放市场需求,并在报建、审图、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装配式项目按照规定的标准实施建设。
本文系基础工程网原创作品,转载注明出处!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