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棚改”筑就百姓“安居梦”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模式

2017-12-22 181 0

  日前,家住宁波鄞州东胜街道曙光一村的童秀娣终于等到了盼望十余年的好消息——曙光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曙光一村地块征收改造签约率提前半个月突破80%,征收补偿协议生效,第一笔补偿资金将陆续发给被征收人。

  随着周边建设推进,眼看自家小区从“高地”沦为“洼地”,逢雨必涝、逢台必抗,许多与童秀娣相同情况的居民对于改善住房条件的呼声非常高。据悉,此次启动拆迁的曙光片区涉及住户2252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鄞州区今年体量最大的危旧房改造项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波住宅建设数量搭乘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高速增长。建设标准较低,拆改或维护不当,历经几十年的老宅逐渐功能退化、配套缺失、环境杂乱,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2014年10月,宁波以成片危旧房为重点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历经三年“攻坚战”,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签约)771万平方米、7.97万户,其中危旧房380万平方米、5.27万户,城中村391万平方米、2.69万户。并累计获得国开行、农发行授信及各类棚改政策性资金额度1715亿元。

  一批批居民实现“安居梦”、城市面貌大大改善,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宁波市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阳光征收”原则贯穿宁波棚改始终,利用房屋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和房屋征收信息公开系统,在保障被征收人隐私的同时,坚持实行棚改征收补偿信息“九公开”和征收补偿协议“三上网”,实现全过程信息公开透明。

  “自主+竞争”模式最早由是江北区孔浦街道摸索出来的。多个区块同时启动意愿征询,居民作为改造决策主体,通过竞争性投票确定先行改造区块,同意率最高的区块先行改造,其他区块视改造资金到位情况轮候启动。最终实现“改不改,群众说了算”“谁先改,票数说了算”。

  在宁海,棚改还结合了城市有机更新,提早谋划、统筹规划,并针对改造体量大资金压力大的困难,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形成独特的融资经验。此外,奉化采取异地置换、房票置换等五种方式多点推进;镇海骆驼街道危旧房改造项目作为全市单体最大的项目,实现当年启动当年完结,保持棚改零投诉,象山、北仑、余姚、慈溪、海曙等地也都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加快项目推进。

  城镇危旧住宅和城中村既是城市品质的现实“短板”,也是城市有机更新的“主战场”,棚户区改造俨然成为宁波提升城市品质工作中的“重头戏”。宁波市棚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棚改的综合带动作用下,宁波通过大规模、快速度地推进旧城区改造,新视角、高水平地统筹规划建设这些城市洼地,未来几年还将高效率地提升城市品质,助推宁波名城名都的建设。”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