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听涛,百年匠心通天堑;海底穿梭,隧桥岛岸连线三地谋未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跨越在伶仃洋海域之上的港珠澳大桥是苏权科心中的骄傲。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接受记者采访
“港珠澳大桥已经成为跨海通道建设的一个标杆,现在国家正把大桥的标准在‘一带一路’上推广。”全国政协委员苏权科是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眼看着超级工程从图纸跃然大海,他话里藏不住激动,从前中国追着欧美学习,现在他们主动前来参观,中国的技术和标准正在走向国外,广受认可。
今年,国内外共同关注的港珠澳大桥被写入政府报告,要求“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深入推进,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而随着贯通建成,它也将打破多个第一,拿下多个“最”——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跨海大桥,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桥梁。
据了解,大桥建成后,将对完善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密切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改善珠江西岸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产生重要作用。
苏权科告诉记者,港珠澳大桥把珠海、香港、澳门三个地方连接起来,形成环道,减少了上百公里的绕程,“以前要3、4个小时,现在30、40分钟就可以到达”。
除了节省时间,他指出,更重要的一点是,交通的联通和便利后,可以促进三地在经济、政治、经济多方面交流,达成观念上的融合,而建设桥梁过程中形成的三地合作建设管理机制也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比如投资模式、招投标模式,制度建设等,如何三家合起来成立一个机构来推进项目,怎样决策,议事规则,决策机制等都是一国两制下的合作建设的探索,应该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苏权科说道。
如今,距离实现三地融合发展仅一步之遥,而在迈下这一步之前,苏权科和这支桥梁规划建设团队已经走过了漫漫14载的攻坚克难路。
记者了解到,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开展了港珠澳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并同意成立由香港特区政府作为召集人,粤港澳三方组成的“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2004年3月,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全面启动港珠澳大桥各项建设前期工作。 2009年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珠海宣布大桥工程开工。
因为无先例无标准无经验借鉴,苏权科表示,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历经重重困难。“我们中国没有做过跨海隧道,没有在外海建过人工岛。就算是靠岸建一个防波堤都很困难的,遇到台风还没有建好就被吹跑了。”他说,现在需要在离岸20公里,没有岩石,下面是软土地基上修建人工岛,则更显其难。
另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自于沉管隧道。“隧道主要是由于通航的要求以及以后航用发展的要求,隧道埋得比较深,没有按常规,把沉管隧道贴着海床埋,而是埋到海床面以下20几米。”苏权科直言,“这样的沉管隧道是一个技术禁区”。
除此之外,没有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标准,水上施工装备,三地技术标准、法律体系、政治制度不同导致的管理难度上升等也是需要闯过的难关。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苏权科眼里,港珠澳大桥不只是一个庞然建筑,更是一种文化,一件艺术品,为此,他早已做好了接连闯关,精益求精,反复打磨的准备,埋头苦干,等待着珠联璧合贯通之日的“梅花香来”。
“ 做一个工程,第一就是先是把它做成,保证安全和使用功能。第二,要追求高品质,长寿命。高品质就是看起来舒服,还要有一定的景观文化蕴含其里,将来能成为一道风景,一个件艺术品。”苏权科说,光搭一个桥很容易,但是这个桥要生命长久,经得住历史考验,经得住老百姓的欣赏就需要“大国工匠”的精神。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因为这份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港珠澳大桥处处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美好的愿望期许。珠海和澳门的起点附近,两座“风帆”塔寓意扬帆远航,全桥最高的青州桥塔上,“中国结”钢结构结形撑,象征着三地同心,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面上,三个“海豚塔”跳跃而出,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苏权科和他的团队精心打磨着桥梁的每一处细节,容不得一处粗制滥造。
他说:“同样的一件事情,你可以做的很精致,也可以做的很粗糙,但是我们就是要向高质量发展。其实我们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品质规划,提出了品质管理和品质要求,要高质量发展,与三地合作建设一个项目,我们一定要追求品质,追求世界一流的效果。”
评论 (0)